如何建立NGO与资助方,特别是基金会之间健康的合作关系的讨论一直伴随着中国公益行业发展的足迹。开展过不少各种促进NGO与资助方之间的工作坊,还有NGO给资助方打分的活动。最近这个问题又因为灯塔计划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幸福列车”项目上的合作变得受人关注起来。我不是非常清楚这起纠纷的细节,只想作为一个曾经的资助方的工作人员和一个现在在接受资助的NGO工作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例如有一定周期的固定业务支持(比如,3年支持某项业务XX元),应该是公益活动的重要甚至是主要形式。因为社会问题的解决一般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近两个世纪的历史来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例子是苏共对中共的援助,另一个例子是基督教的援助式宣教。
这些资助的效果往往有两个重要共性:有时候会走回头路;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来评估。因此,如果资助方太过于纠结单个项目SMART的短期项目评估(不是说不重要,也要看项目类型)第一可能成本太高,第二容易让人过于纠结在眼前的问题而丧失了大的图景。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是1)双方对于议题的认识和价值观非常一致;2)双方有足够的信任。这两点需要1)双方对自己所针对的议题和自己的价值观有所认识,并且能有有效地沟通,2)双方需要有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
现在讨论得比较多的好象是相互信任的问题,对议题和价值观的问题讲得不是很多。这种现象可能和我们目前公益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我们发展起步比较晚,我们的NGO和资助方(民间的)多数是由于关注和试图解决某个特定问题而产生的,所以能对议题本身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位置,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及自己工作的变革理论(theory of change)能有一个系统解释或者言说的并不多。
特别是中国的民间资助方的资金多来自于最近致富的一代,首先自己的安全感也不是很强,其次自己成功的经验告诉他量化的绩效评估的重要性,而且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市场经济社会。所以整个产业链基本上是问题导向的。
据说美国硅谷新贵的资助方式也比较强调量化评估。但是美国一些传统家族基金会的资助就会有更多价值方面的导向,这种类型的资助会较少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支持别人坚持做双方认为正确的事。不是说不关注问题,而是在一个更大的框架内来识别和理解问题。
公益行业不是为了满足公益人行善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为了实现自己的本质,中国的公益行业需要继续在实践和思考中学习。《青年环境评论》的口号是“在反思中前进”,但是这个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反思,也需要有前瞻性的思考。这个过程一定会比较漫长,但是就像以前别人说中国的改革:“可以慢,但是不能等。”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