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地震第二天,灾区的情况仍不明朗,多条求助信息经过成百上千次转发之后被证明是谣言。而当天一张救灾地图却引起人们关注:这张鲁甸救灾地图上,虽仅仅只有二三十条信息,但每一条信息都有工整的格式,标明了信息来源、具体地点的情况和需求内容,以及是否经过核实、由谁核实。
救灾地图(网络截图)
万涛曾获得责任中国·2013南都公益盛典公益行动奖项。(资料图片)
鲁甸地震第二天,灾区的情况仍不明朗,多条求助信息经过成百上千次转发之后被证明是谣言。而当天一张救灾地图却引起人们关注:这张鲁甸救灾地图上,虽仅仅只有二三十条信息,但每一条信息都有工整的格式,标明了信息来源、具体地点的情况和需求内容,以及是否经过核实、由谁核实。
事实上,去年雅安地震时,公益技术支持机构益云就紧急开发出了第一张救灾地图。目前,益云地图也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地图系统,任何人、任何公益组织都可以通过益云地图平台建立自己的地图。
此次发布的鲁甸救灾地图,是在雅安救灾地图基础之上升级的2 .0版本雏形,可生成简报,接入数据接口,亦可自动生成数据。但是,益云创始人、有“黑客教父”之称的万涛指出,救灾地图仅仅是信息救灾的初级阶段,距离真正的信息救灾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创新和完善。
救灾地图诞生记
7月29日,益云刚刚启动新地图系统的开发,准备将去年雅安地震后开发的救灾地图1.0升级为2.0,增加简易的物资登记模块、失踪人口登记模块、可视化分析等,结果5天之后鲁甸就发生地震。
万涛没有想到,6 .5级的地震,发生在地震多发地带,竟然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把救灾地图2 .0的某些构想实现。3日晚,紧急制作的鲁甸救灾地图在益云网站上线,仅有来自卓明灾害信息中心的一条灾情介绍。
2012年,万涛在日本经历了两次6.5级地震,他发现日本人手里都有一个地震预警A PP。晚上九点大家在酒吧看球,突然断电,A PP开始预警,告诉人们在哪里发生了地震,多少秒之后地震波会传到你这里。“虽然就是几秒钟,但这几秒很关键,给你一个反应时间,马上知道地震从哪里来,找个地方准备一下。”这让他很受触动。
2013年雅安地震之后,他所在的益云率先开发出一个名为“信号弹”的手机应用程序。
万涛的想法是:人们安装该程序后,如果遇上危情,按一下手机键便能将短信、紧急联系人电话、所在区域经纬度、当前需求等求救信息发送出来,呈现在地图上,以方便救援人员开展行动。在此基础上,益云第一张救灾地图上线。
但前方信息的搜集并不容易。益云发出征集志愿者的消息之后,网络公司高管、专业人才等纷纷加入,主要负责前方信息的搜集与处理,由此积累下不少信息优化的经验。
一年后,益云地图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地图系统,任何人、任何公益组织都可以通过益云地图平台建立自己的地图集。“在大数据时代,N G O可以把数据呈现给大众,加强数据应用能力。而且,N G O需要捐赠人的理解,益云地图可以提高N G O披露信息的效益,提高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直观认知。”比如,一家县域环保组织便可在益云建立县域河流污染地图、固废污染地图等;而一支救援队则可建立自己在前方收到的需求地图、行动地图等。
今年的鲁甸救灾地图,主要由卓明团队负责前方信息的搜集、核实,两家N G O密切合作。包括卓明在内的多家救灾机构频繁更新灾情简报,引起了万涛的关注。“目前N G O发布的简报还是1.0的方式,都是文本和图片,可能一般公众很少关注,可读性亟待提高。”因此,鲁甸救灾地图2.0开发了简报板块,任何组织都可以创立、编辑自己的简报。
挑战
从2013年紧急开发地图,到今年升级救灾地图2.0版,万涛清醒地认识到,现在还只是信息救灾的初级阶段,益云救灾地图远非一个完善的产品。
“在紧急阶段,大家都在忙,不可能带着电脑去看救灾地图。”万涛认为,推出救灾地图的手机版本势在必行,让用户能有更好的使用体验:简单、方便、快捷、有效。他指出,民间组织的信息能力本身就不足,如果能实现简化操作,就可以让前方的数据更快传到后方。
救灾地图推广的难度,还在于要提高救灾类N G O的数据意识。“盲动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我认为加强数据披露是前线救灾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能够帮助后方更好地了解前线的情况和救援行动。”万涛说。
目前救灾地图的主要用户是一线民间救援机构的信息协调者,他们可以根据地图上的需求作为行动依据。不过,万涛希望后方想要捐助的人也来使用这个地图。地震之后,大家都想得到一线的信息,信息处理能力越强,救灾就越有效率。公益机构应协商好如何分工,拾遗补缺。“尤其是这次地震发生的区域还比较小,就特别需要协调,比如把通道让开,让最能救急的队伍进去。”
但是,什么是灾区最需要的东西?万涛希望在地图上呈现出灾区需求的应急性和对应性:是否灾区需要的物资,有多紧急?
最理想的状态是,救灾地图能与政府的信息对接。“政府掌握的很多信息是N G O没有的,比如行政村数据、当地常住人口多少、外出人口多少、行政村负责人等等。民间救援机构应该发挥短、小、快的特点,去扫盲点。如果我们能够对接上,也会减少民间组织的盲动。”
未来20周,益云将开发物资登记和领用、人口失踪登记等模块和救灾地图的手机A PP,这需要更多合作和推广。
去年雅安地震,益云的工程师们完全在后方进行地图开发,这次他们决定去前线。8月12日,益云两名工程师来到鲁甸民间组织大本营,建立信息技术站,交替轮班。
“一个是加强地图使用,与前方各个救援机构包括政府实现数据交互,看一下数据应用的过程如何。目前我们的救灾地图仅 仅 是 需 求 地图,其实我们更关注的是行动,一个需求标注 出 来 之后 ,如 果促 成 救援 行动,从而在 地 图上反映出来。”万涛介绍道。
其 次,益云将在救灾一线加强对公益组织的技术支持服务。8月10日,鲁甸民间组织大本营反映,前线救援机构所发的图片被兄弟机构拷贝,却未注明来源,恐引起纠纷。万涛认为益云可有所作为:“我们可以用技术来优化。大家都在倡导专业救援,我们自己也要表现出专业性。搜救不是我们的专长,我们就不会去做救援队,而是待在大本营。同时也让技术人员体验一下前线,增强对救灾机构的技术支持。”
信息救灾的未来
一个救灾地图,远非信息救灾的未来。
事实上,汶川地震之后,在IB M支持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推出了一款地震预警客户端软件。他们在龙门山地震带放置了一些传感器,利用地震波做地震预警。该A PP能告知地震对手机用户的影响大小,地震波达到的时间,且具有倒计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预警来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
益云未来将着眼信息救灾。“救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中国太大了,特别是在农村,建筑基础比较薄弱,地质灾害区还有很多盲点。我们不可能短时间内把建筑都更新成防震级别高的房子,但我们可以尝试着找盲点,提高救灾的科技含量。”
去年底,益云和卓明等多家N G O发起成立了华夏救灾专项基金,挂靠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之下,致力于救灾产品的研发,比如信息救灾包。在万涛的描述中,这个包里要有无线电收音机,让人们在断网时也可以接收到外界的信息;要有智能手机搭配的模块,通过这种有科技含量的软件,人们可以在断网的情况下对外发出求助信息,人们通过手机跟手机之间的联系寻找在突发灾害中失去联系的人等等。
在万涛的视野中,还有很多商业领域的技术可供借鉴。“比如北斗手机,”他说,“支持断网下通短信。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一个北斗的模块,国外就有类似产品,手机加一个壳,就可以变成对讲机。”2008年汶川地震中,重灾区通信中断。救援部队曾持北斗终端设备进入,利用其短报文功能突破通信盲点,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同时管理中心则通过位置报告功能,随时掌握每一个终端所处的位置。
这次益云也计划在震区尝试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有些地方我们进不去,就做局部的航拍,飞机与手机建立无线网,利用飞机拍照把数据传送回来。”
除此之外,万涛还希望将来如果再有类似突然灾害,他们能够马上搭建信息指挥站,即使没有互联网,也能使用数据无线电发挥作用。“我们还想开发语音部分,如果前方没法写文字,就用语音方式传到地图上,加强人们对前线的理解。”
要创新和完善的事情还不少。这名资深的技术骇客最后告诉南都记者,救灾地图只是第一阶段,他的梦想是打造一支专业的信息救援队,在地震来临时实现信息的全面快速共享。
(责任编辑:k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