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河北频道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河北频道 > 低碳生活 >

环保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时间:2015-11-23 22:59来源: 人民网作者:点击: 次

字号:TT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蒋琪)环保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为全面深入了解《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实施的意义、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其对策,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主要负责人,对《实施意见》进行详细解读。

   问:《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对于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新安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出台《实施意见》正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一系列部署要求以及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的重要举措。

   问: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意义何在?

   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公众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解决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尤为重要。实践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过程中,如公众和社会都行动起来,人人都自觉参与和践行环境保护,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化转变,将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作用将胜过政府数百倍的投入。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的行动指南。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一方面可以倒逼生产方式绿色化,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减排;另一方面以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为抓手,从公众衣食住行游抓起,规范和引导践行绿色生活,广泛汇聚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力量,共同为保护生态文明的环境作贡献。

   所以,大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不仅会带来社会治理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还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

   问: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重点有哪些?

   答:生活方式绿色化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在实施中,应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典型,加强宣传,有序推进。

   首先要抓住重点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青壮年人群。青壮年是消费旺盛群体,引领着生活潮流和消费潮流,应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发挥青壮年消费行为的影响力,力戒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形成践行健康时尚的绿色生活方式。

   二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好风气的形成,既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在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率先垂范,带动全社会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三是青少年。应将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内容纳入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和绿色环保的审美情操,增强他们抵制过度消费的错误思潮和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

   四是公众人物。善用名人效应,倡导公众人物履行社会责任,适时推出绿色生活形象大使,激励他们身先示范,不使用大排量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购买绿色产品、积极参与环保公益行动,力戒炫耀性消费。

   其次要抓住重点领域,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领域。生产方式绿色化主要取决于原材料采集和处理,以及产品加工制作等环节。企业应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安全健康、回收循环为原则,优先采购使用节能、节水和节材的原材料、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通过有效管理和技术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使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是销售领域。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销售环节应更多采购绿色产品,进一步倒逼生产企业向绿色转型,引导公众绿色消费。

   三是资源回收再利用领域。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垃圾分类和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探索建成一批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重点品种回收率较高的回收示范体系。

   此外,还要抓住重点场所。抓住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游等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所,通过开展绿色生活进家庭、进社区、进机关、进商场、进酒店、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

   问: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难点有哪些?

   答:落实《实施意见》,推动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也需要全社共同行动,调动全民参与,就目前来看,还存在不少难点问题。

   一是公众绿色生活的意识不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虽然一部分人有了绿色生活的意识,但离转化为绿色行动还有很大差距。面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公众埋怨的多,从自身找原因的少,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

   二是管理机制缺失,相关制度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和工作推动,人们在生活中在一些领域已经树立起环保意识,由于一些制度不尽完善,配套设施还跟不上,导致相关工作推动缓慢。

   三是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绿色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关于绿色产品认证名目繁多,至今没有统一的绿色标准、认证机制,导致绿色产品市场鱼目混珠,难分真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政策支持,生产和市场出售的绿色产品,成本高、价格高,而那些不顾环保、浪费资源的产品,则价格相对较低,绿色产品反而变成了有钱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是涉及部门众多,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难度较大。生活方式绿色化涉及面极广,需要环保、发改、工商、工信、商务、财政、教育等众多部门联动,携手推进。

   问:环保部门下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实施意见》?

   答: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社会转变过程,需要从改变消费理念、制定政策制度、推动全民行动和完善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协调推进。

   一是加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顶层设计。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需要合理制定远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响应、公众参与的运行保障长效机制,规范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职责和义务,明确分工。建议依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新环保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出台“绿十条”,使之与“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相呼应,与中央下发的意见相配套,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绿色理念,营造绿色氛围。建立生活方式绿色化宣传联动机制,整合各部门、各单位宣传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持续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开展绿色生活教育活动,制定公民行为准则,增强道德约束力。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发面向公众的绿色生活APP,让公众随时可以关注绿色生活指数。

   三是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构建全民参与的绿色行动体系。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大学生社团开展各项环保活动。开展绿色产品信息发布,建立便于查询的平台,发布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装饰材料,置换废旧日用品;曝光有害产品,接受公众举报。

   四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按行业、领域制定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标准,对绿色产品的生产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开展绿色信贷,对积极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有利于绿色消费的项目,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税收减免。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租赁系统等。


   五是规范绿色消费市场。首先,积极开发绿色产品,制定统一的绿色认证标准,加强绿色产品的标识管理。其次,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对绿色产品的监测、监督和管理,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再次,大力推动绿色产品生产和绿色基地建设,扶持绿色产业。同时建立绿色产品营销体系和绿色产品追溯制度,对假认证伪绿色产品予以严厉打击。

   六是培育生态环境文化。做大做强环境文化产业,创作生产出一批倡导生态文明、反映环保成就,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电影、电视、戏剧、公益广告、图书、书法、绘画、摄影等环境宣传品。大力开展以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为主题的环境文化活动,鼓励将绿色生活方式植入各类文化产品,利用影视、戏曲、音乐及图书漫画等形式传播绿色生活科学知识和方法。




   七是开展试点示范工程。选择条件较好、工作较成熟、经验较丰富的城市,先行开展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试点工作,摸索经验,树立典型,引领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以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为抓手,发挥示范引路作用。研究建立统一、科学、标准化、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体系,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完善奖惩机制,形成奖优罚劣的政策导向。  
.
(责任编辑:linguob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