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5-03-21 09:14来源: 未知作者:点击: 次
平时,家里的狗会陪着吴凤奎一同巡山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李金花、师源)3月19日,距2015年的“世界森林日”还有两天。一大早,记者顶着唐山市区不算太严重的雾霾出发,奔向地处滦县境内的9000亩林场。那里,一位63岁的老护林员用脚步丈量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13年里林场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虽然并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个“世界森林日”,但从老吴的认识和行动中却能看到,林场里的每一天,都是他的“世界森林日”。
井里每天打出的四、五桶水
因为喜欢山才当护林员
从1972年至今,每年的3月21日都是属于森林的。可当你从雾霾弥漫的城市走上沁凉静谧的林间山路时,才会真切体会到设置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多么应该。
63岁的吴凤奎常年住在我们要去的那座大山里,那山看起来近在咫尺,却在一路蜿蜒颠簸中耗费了来客的很多时间。
滦县青龙山国营林场,一部分是6000亩的东山林区,一部分是占地9000亩的北山林区,而北山林区正是吴凤奎守护的“地盘”。
进入林区并非易事,在山脚换乘了底盘更高的越野车才能前行。在记者看来,那条新开的山路不是惊吓,而是惊悚:一边是峭壁急弯,另一边就是数十米的山沟。目光透过车窗,只能看到那些参天大树的顶梢。直到车停稳,初来者们才发现死抠着前椅背的手已经僵直。实际上,对去年之前的吴凤奎来说,连这样的路都是奢望。他的路,都是自己踩出来的。
平时家里的狗会陪着吴凤奎一同巡山
深山里,三间矮小的砖房就是吴凤奎的家。和记者想像的冷清场景不同,老远就听到了数条狗叫,走近时还看见了数十只山羊和正在闲卧的几只鸭子。鸭鸣狗叫,倒也是一派热闹的生活景象。迎出来的吴凤奎一脸憨笑,乌黑的头发和矫健的步伐并不像60多岁的人。
2001年,从唐山市古冶区赵各庄矿救护队退休的吴凤奎,到滦县当上了一名护林员。之所以选择这份孤独艰苦的工作,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山、喜欢景。“那时候家旁边有座山,有空就去爬,也是为了锻炼身体。在救护队上班时,我每天都要跑5000米。”
正因为当年打下了身体的底子,吴凤奎才视每天的三四十里山路为“小菜”。
13年未发生过一场火灾
每天早上6点,天还没有亮,老吴就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对讲机出发巡山了。为了能够及时发现火情,吴凤奎总是利用一上午的时间爬上山的最高点巡视、了望。这一趟下来,往往已是中午。简单吃口饭,下午1点多他又迈开大步开始了去山林深处的巡查。
虽然处于旱季,但记者发现草皮下的山泥湿润光滑,得揪住旁边的高草树杈才能艰难上行。而老吴对这样的路却是如履平川,看着笨拙往上爬的记者笑了起来。
走路,是吴凤奎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他的工作却不仅仅是走路。9000亩的林区,周边又有人家居住,一不小心就可能酿成大事故,让漫山遍野的油松毁于一旦。
2008年正月初十,没有回家过年的吴凤奎早上照常巡山。10时多,当他走到一座山顶往下看时,突然发现一处草丛中冒着浓烟。他不敢大意,边往事发地点跑边联系镇里和林场。到达事发地点后,吴凤奎一边认真观察地形,一边抡着自己身上的衣服扑打火苗。正是防火季节,林干枝燥,一直到晚上,老吴和陆续赶到的同志们才把火星全部扑灭。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火扑灭后吴凤奎又在现场蹲守了半个多小时才离开,以防止灰烬复燃。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林场住处,时间已是深夜12点了,精神松懈下来他那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一天水米未沾了。
青龙山林场地形复杂多样,面积宽广。凡是到过林场的人都会用“九沟十八峪”来形容它。“如今,我已经把这里的每个地方都走过来了。”吴凤奎说,“哪个地方啥地形,哪个地方隐蔽容易引起火灾,我心里都有个数儿。”就是凭着这股爱山、爱树、爱景的劲头,老吴才保证了自己在任13年间林场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上一次回家是2012年
居住深山,生活不便是首要问题。吴凤奎平时很少出山,如果想买点生活用品和蔬菜,最近的集也要走上10华里。这还不是主要的,吃水难才是真正的困难。
在住所的东侧,记者看到了吴凤奎“专享”的水井。打开老吴特意盖上的树枝盖子,一眼方井现于眼前,井壁是石头,一米多深的井底也是岩石。一洼清水不是太多,上面漂着枯叶,正等着老吴拿着水桶来舀。
“这井应该是跟泉水相通的,你几天不取水也是这么高,只有把水舀出来,它才能接着往外渗水”。老吴上午10点取一次水,能舀出三四桶,下午4点多再取一次,井水只能再多渗出一桶。每天这四五桶水,能保证老吴和他的鸭、狗、羊们渴不着。
2003年,当地连续干旱,连井水都不往外渗了。吴凤奎只能翻过山到更远的地方背水喝。“我每次背50多公斤的水,来来回回需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整整背了9个多月。直到第二年7月下了一场大雨,井里才又重新有了水。”
虽然山上还无法实现通电,但只要吃水方便,吴凤奎就觉得“哪儿都挺好”。“在天然氧吧里,喝着山泉水,每天走三四十里路锻炼身体,我身板可好了。”
在吴凤奎自己看来,他的日子过得并不孤单。家里养了6条狗,三条小狗总是不离左右,连巡山时都蹦蹦跳跳地跟在老吴身后。更“刺激”的是,老吴还遇到过几回野狼。
“晚上听到狼叫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巡山回来,迎面走来两只狼,开始我以为是家里的狗,走近了才认了出来。不过山里的狼怕人,看到人后自己就调头跑了”。老吴说他不怕狼,也不怕存在于林子里的任何东西。在他那来,那不过是同样居住在林子里邻居们。而他,不过是林中各类动物中的一类。人与自然,在他这里得到了完美相融。
因为9000亩林场里就他一个人,所以老吴没有假期。记者问他上次回古冶的家是什么时候,他想了想说,是2012年5月。好在,家人经常到林场来看他,女儿更是每月来个两三次,给父亲带些生活必须品。
不在乎钱多少就喜欢这儿
常年居住在深山,每天的工作量也很大。即使这样,老吴的收入却并不高: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的防火期每月1400元,非防火期每月900元。这样的收入,即使在环境优越的地方上班都没有多大吸引力,更别说身居深山老林之间。但吴凤奎却说,“我不在乎钱多少,我就喜欢这儿”。
的确,吴凤奎热爱山里的一切。他爱自己踏出的越来越长、越来越宽的巡山路,他爱遮天蔽日的万里松涛,他爱林间的野兔、野核桃和遍地的蘑菇,他更爱在自己守护下平安生长的整个林场。
“森林防火,现任重大,我能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按照规定,每60公顷林木应该有一个护林员,9000亩的林场应该配15个人。但这9000亩林场里,每天却只有老吴一个人和他的狗走来走去。“这个待遇招不上人来,即使招了人呆不上几天也就走了”。
据林场宋场长说,现在林场没有收入来源,9000亩的林场也没有得到政府的生态补贴,所以在资金方面非常困难,也根本没有能力提高待遇去吸引人。
人手虽然不够,但林场的安全却是一点都不容忽视,于是,老吴把自己一个人当数个人使,13年里从不允许自己的领地出现任何火星。
“防火期林子里有个火星就能着起来,所以得一刻不停地盯着。为了看得范围大一点,我总是拿着望远镜爬上山顶。”按理说,在非防火期老吴应该可以轻松一点,但事实却和记者想得恰好相反。“八九月的时候山上的野果都熟了,也有采蘑菇的。虽然不让进入林区,但这么大的范围,不定从哪儿人们就能进来。一旦有人扔下个烟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地下的干松针有半尺多厚,即使非防火期也能很容易着起来”。
近两年,林场里进驻了开发单位打造林场景区,开发单位修了一条进山路,据说还要重建老吴的防护点,并在山里打一眼井,对这一切老吴都充满期待。“我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一点当然高兴,但我更希望人们来这个生态林场多看看。知道树木多的好处,知道应该怎么保护树木。虽然人来的多我的巡山任务会更加重,但我愿意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森林。”
后记:
采访快结束时宋场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以“燕山三期防火项目”为题向中央财政申报了资金。资金到位后,他们将在林间安装摄像头、修建了望塔。“用上了现代化的设备,就能更及时地发现火情。那时候,老吴就可以松口气了”。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公众微信账号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