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河北频道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河北频道 > 环保时评 >

河北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

时间:2015-03-26 15:20来源: 河北新闻网作者:点击: 次

字号:TT

    策划主持:张国兴,河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河北环境保护》杂志执行主编

    特邀嘉宾

    谢禄生, 省政府研究室原主任

    王路光,省环境保护厅原总工程师

    谢军安,石家庄经济学院法学院原院长

    “顶层设计”,原本是工程学概念,其引申义为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出现在中央文件中,首见于“十二五”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成为热词,被理解为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陈国鹰厅长上任以来,也在各种场合突出强调我省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问题。为此,《河北环境保护》编辑部邀请了有关学者、专家围绕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学者们纵横捭阖,鞭辟入里,亦庄亦谐,不拘一格,思想的光芒穿云破雾,为读者廓清了一片澄澈的天宇。

    顶层设计 解决悖论与绕开陷阱谢禄生: 着名经济学家吴敬琏2010年12月18日在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发言指出,落实十二五规划,推进全面改革,“顶层设计”是个很好的意见。顶层设计的意思,是从全局视角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审视安排,实现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等系统论的方法。吴敬琏认为,“我们要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去形成新的体制,而由政府来主持建立我们新的体制,这个设计不是像指令性计划那样把它弄得丝丝入扣,非常具体,但是一个框架性的设计是必须要有的,这就是最上面的一些设计。”

    谢军安:从环境保护本身而言,应该说,我们这些年环境保护的探索基本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早在1992年第一次世界环保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时,就产生了一个宣言,呼吁全世界共同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很遗憾,在10年后的约翰内斯堡第二次世界环保大会上,有一个针对过去10年的总结,大意是正在进行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整个过程是失败的。就我们国家而言,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环保的道路,无论是以前还是以后,都不能漠视一个悖论,这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悖论,所谓探索环保新道路,无非就是找到这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我觉得这些年来,我们的这个平衡点没有很好地找到。从这个意义上讲,顶层设计也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给环保工作者提出的必然的任务。对照河北省实际,我举一个例子。目前钢铁行业利润太低,省国土厅就在考虑将我省的矿产资源进行储备,这也是一个顶层设计的考量,因为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资源都用了。所以环保顶层设计并不能仅仅局限在环保,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统筹起来。

    王路光:我们一直在讲,我们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有一些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1979年《环保法》试行,到上世纪80年代提出“环保八项制度”,现在回头看,绝大多数企业都是1979年以后才投产的,环境影响评价啊,“三同时”啊,限期治理啊,制度有很多,就是效果不理想。我国着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分析中国历史时指出,中国管理制度演绎的规律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越来越繁密的制度堆积,往往造成前后矛盾。这样,制度越繁密越容易生歧义,越容易出漏洞,因而越来越失去效率。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钱穆制度陷阱。 “钱穆制度陷阱”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有效的监督制度不可能是一个单项的制度,而应是一个制度体系。但这个制度体系不是以制度的多少为标准的,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在于管不管用。因此,制定制度要切中问题要害,建立真正管用的制度框架。目前环保制度就存在“碎片化”的问题,亟需在顶层设计思维下重新取舍、安排、统合。

    顶层在哪里需要设计者审时度势

    谢禄生:“顶层设计”是一个决策问题。提出“顶层设计”既是中央审时度势的结果,又是实施科学决策的方法。现在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间存在的东亚出口模式、美国高消费模式和资源供给国经济模式的“三角循环”,已基本被国际金融危机打破,表面是冲击了增长速度,实际是冲击的发展方式,不转不行了。环境治理在发展中的地位凸显,成为一项大目标、大工作、大改革,本质上是因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果问“顶层”在哪里,顶层就在转方式、调结构。各区域、各部门,方方面面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干,但如何形成合力仍是需要研究的大问题。各部门、各地方既有共同利益,也有自身角度,过去较多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不算是个别现象,由此造成摩擦与掣肘。所以,必须有一个顶层设计,没有顶层设计,这样一个大涵盖面的问题难以推动。

    王路光:什么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我认为它必须能够统和环境与发展、环保与社会、顺应与保护、管理与文化的基本关系,体现十八大报告中讲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即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位一体,这才算顶层。那么要让这个宏大的设想不落空,就需要环保顶层设计需要实事求是,返璞归真。省委书记周本顺曾讲过全域规划,我的理解是,要局部,更要整体;要眼前,更要长远。不要陷在眼前繁杂的问题中,也不是平视,而是要从问题中超脱出来,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寻求解决之道。全域规划和顶层设计应该是一个事情,一个是从全局、整体上解决,一个是从高端、源头上解决,高度就是全局。顶层,是解决问题必须和首先切入的层面,但到底多少是高?哪个是顶?这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止境,事实上,在实际的工作中,设计者站到哪个高度,哪儿就是顶,设计者看到哪个广度,哪儿就是全局,这就需要设计者能够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解决的效果好,说明站到位了。效果不好,那就需要调整站位。

    河北不走在前头交不了账

    谢禄生:所谓顶层设计,是一个战略问题。战略不是目标,是路径。战略要做取舍,做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发了“十条”措施、 “二十条”措施,这还不是战略,是具体工作,当然它内涵着战略思想。但这还不够,战略要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否则就分不清轻重缓急,就只能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确定战略定位首先要搞清战略背景,明确战略决策的出发点。对我们来讲,主要应该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和要求,这是明确的,也是严格的;二是我们的发展实际,主要矛盾是如何协调环保和经济的关系,争取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共赢。这需要进一步研究环保视角下的产业调整的方向、目标、路径、次序及措施;三是社会动员问题,包括群众环保、生态意识的提升,社会、家庭、个人生活方式转变的组织问题,这些方面的很多问题还有待破题。我认为,环保的顶层设计从原则上可以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是先行意识。中央把京津冀地区确定为环境治理的重点地区和先行地区,我们只能前行,不走在前头交不了账;第二是短期目标。战略自然要关注长期目标,但为了达到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及路径又是更重要的。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建议采取“不求超不求快、打基础顾长远”的方针,以求渐进加速;第三是总体联动。把环保纳入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的大盘子,各地各部门保持有关工作项的简单一致性,使各项工作相互得到加强。

    绿色崛起必须以环保“一区两统”为支撑王路光:省委书记周本顺提出“绿色崛起”,我认为说得很到位。河北的发展,需要崛起,才能顺应京津冀发展的战略格局。同时,崛起必须以绿色为标志,才能符合京津冀发展的战略方向。应该说,这是以生态环保为特征的强势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崛起,需要资源环境的承载与支撑。在环保领域,亟需做好“一区两统”。一区,就是环境功能区划;两统,就是统合各类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合各种环境管理制度。从而形成引领发展方向的合力,提升环境管理的效率。在环保部门三定方案的若干职责中,有四个最关键的,即区划、规划、标准、监管。区划是生态环保的基点,在空间上划分环境功能区,按功能进行保护。高功能区域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域低标准保护。必须要先有区划,然后制定或者确定执行的标准,然后规划实现标准的路线图、时间表,并通过监管去落实规划,一环扣一环。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很快,格局变化很大,原先的环境功能区划已经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如何与生态功能区相适应,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而环境功能区划,就是我们在全域视角上统合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重大关系,回答上述重大问题的基础。这项工作,需要集中力量做好。区划好了,才能根据区域环境功能定位找出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把生态环境规划做好,进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是一套组合拳。 “两统”,一是统合现有的各类环境保护规划。我们现在面临两类问题,一是生态环境问题,一是环境污染问题。前者涉及人民根本与长远利益,后者涉及人民健康与生活。从生态学上讲,后者从属前者,是前者能量流、物质流循环的问题。相应的环境规划有很多,长期的,短期的,生态环境的,环境要素的,污染物的等等。我省有一个最根本的规划---河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期限是2030年。生态环境问题的时空尺度很大,要素很多,结构很复杂,必须用一个时空尺度与之相应的规划去解决,去统合各环境要素、各区域流域、各时段的子规划,统分结合,形成合力,持续推进,这样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另一个是统合环境管理制度。现在的环境制度和规定很多很多,需要按照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个根本目标,重新审视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在架构上进行再设计再创新,形成与我省绿色崛起相适应的简洁高效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文中所涉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河北环保顶层设计的切入点

    谢禄生: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切入点问题。第一,目标切入点。目标切入点主要是治理对象的切入点。环境问题的治理对象主要有三个,空气、水、土壤。三者之中,应把大气治理作为“明星业务” ,因为中央要求最明确,社会影响最广泛,监测评估条件也较完善;水的治理次之,基本思路是广泛宣传、典型处理、实际推进;土壤治理问题,基础工作较滞后,思路待清晰,基本思路是选择性宣传、基础工作加污染物治理。从区域对象看,大气污染的治理重点,就按中央确定的5个城市,其它跟进,不用管短期排名谁前谁后的问题。第二,战略切入点。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调整控制战略,从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向环境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要测定各地的“环境容量”,实行“容量总量控制”和“特别排放限值”的差别化控制政策,引导地方与企业形成稳定预期。从控制局地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是一个方向,但涉及跨省联控,需要认真研究政策问题。第三,业务切入点。主要是尽快完善环境监测评估,弄清污染物区域排放与污染特征,加强大空间、长时间尺度污染源识别;加强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全面把握污染的固定源和移动源,有重点的精准治理;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排除监管漏洞,提高违法成本,强化社会动员。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着力向中央争取防污治污资金、财税、金融、补偿和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并加强与央企在这方面的合作。

    必须确定生态红线

    谢军安:顶层设计中,一定要把我们河北省的生态红线明确出来,资源红线在什么地方,环境红线在什么地方。从国家层面,现在国土部门、矿产部门、林业部门都划定了红线,水资源的红线也划定了,我们河北省怎么去做?生态红线是扞卫老百姓的生存底线,底线一旦破了,生存都成了问题。同时,我建议河北省尽快建立绿色GDP的核算,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河北省是一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前十位,但是我们能耗占了全国的1/12,而产生的GDP才是全国的1/20,财政收入是全国的1/34。我们的GDP是靠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换来的。据我了解,国家在2006年搞过一段绿色GDP核算,后来放弃了,觉得比较难,去年今年又准备重新启动绿色GDP整个国家的核算,我想我省可以先行一步。建议加快我们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公民的行为,有些东西光靠宣传口号是不行的,必须在法律、制度上去规制。现在据我了解,宁夏、天津已经走在了前头,河北省也可以开始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

    顶层设计的推动问题 谢禄生:我们讨论的顶层设计问题,除了刚才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解决推动问题。好政策要有好落实取决于三个条件, 第一,领导层的政治意志;第二,强有力的执行体系;第三,进入角色的群众基础。“顶层设计”是宏观设计,不是微观管理,上层与下层必须呼应起来,这些都需要领导层的工作力度。作为环保部门要做些什么工作呢?我觉得,一是推动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高层设计,需要政府牵头,各方参加;二是推动顶层决策,环保部门要加强研究,提供论证;三是推动顶层推动,就是要当好参谋,需要高层协调的问题,及时提出来。

    城市建设要学点老子哲学王路光: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在空间上,人与自然存在一个数量的界限,一个阈值,一条底线。资源开发,例如河流开发,达到一定程度会丧失其生态环境功能。空间开发、海岸线开发、城市建设有没有度的问题?我想是有的。老子《道德经》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为静为大,阳为动为小,是为调和。空间开发过度,宜阴静处而阳动,必失调和,必有后果。我们河北7个城市大气污染排名前十,这是个特别值得思考的现象。这7个城市,无论是人口多的还是少的,无论是产值大的还是小的,无论是产业重的还是轻的,无论是山前的还是平原的,都进入了前十。我想,这里面是不是存在一个共性的主导的因子在起作用哪?是不是城市建设存在问题,或者说建设用地与绿地的比例和布局出了同样的问题?现在一些专家已经开始反思城市建设,不能建造一个易发雾霾的城市。建了一个造纸厂,怎么能不排黑液?池塘养殖密度过大,怎么能不发生水华?海岸线开发过度,怎么能不发生赤潮?当然,不是不能消除雾霾,只不过城市的维护成本会很高。为什么不能建设一个统合顺应与保护的城市,一个低耗高效的城市哪!现在,经济需要调结构、转方式 ,工业需要转型升级,城市是不是也要调结构、转方式、转型升级哪?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聚,这个“人文”最集中的地方,要不要顺应自然呢?答案应该也是肯定的。一位音乐教师说,石家庄的扬尘多是因为石家庄的路太平!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雾霾诱因是雾,成因主要是尘,其中扬尘占有很大比重。我想起以前在武汉走过一段路,那段路面是弧形的,路面很清洁,尘土都被刚刚下过的雨水冲掉了。这个道路的设计,把人力和天力统筹考虑,顺应自然,达到了人力所不及的效果。这其实就是符合“道”的顶层设计,事半而功倍。而石家庄道路的路面大多是平的,很多裸地绿地与道路是连通的。下雨时,裸地绿地的土冲到路面,路面上的土,雨水冲不掉,都淤在道路两侧,天晴后过车又把它扬起来,这样往复循环。我们只想自己怎么去治,没想到借天力,其实天力比人力大得多。

(责任编辑:linguob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