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河北频道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河北频道 > 各地舆情 >

邯郸转型正扬帆:让老树开新花、新芽长大树

时间:2015-04-07 09:31来源: 河北新闻网作者:点击: 次

字号:TT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赵晓清 白增安 刘剑英

    日前,邯郸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拉开了今年上半年项目“三集中”活动的帷幕。从2012年起,该市每半年进行一轮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集中观摩活动,全市上下集中精力抓招商、上项目,努力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大考中闯出一条新路。

    产业转型

    ——让老树开新花、新芽长大树

    支柱行业市场低迷、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大气污染防治形势紧迫……面对多重压力,拥有1000万人口、3000亿元GDP总量的工业大市邯郸,毅然踏上“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征途。

    “一头是曾经引以为荣的传统主导产业辉煌不再,一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还不能‘当家吃饭’,只有尽快让老树开出新花、新芽长成大树,才能实现弯道赶超。”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说。

    作为钢铁大市,钢铁产业转型成为重中之重。去年12月6日,冀南钢铁、河北太行钢铁退城进园升级改造项目正式签约,邯郸钢铁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按照规划,邯郸将打造邯钢、天铁、新兴铸管3家大型钢铁集团,武安峰峰、永年3个钢铁生产基地,力争用3到4年时间把钢铁产业调优、调强。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目前,家电板、汽车板、彩涂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在邯郸均已量产。邯钢公司在国内首家引进德国百米重轨在线淬火技术,整体装备水平国际领先。1月15日,随着首批56根百米重轨下线,邯钢跻身国内五家百米重轨生产钢企“俱乐部”,也结束了河北不能生产百米重轨钢的历史

    转型方程式中,既要把减法当加法做,更要把加法当乘法做,才能增大于减、进大于退。

    实施“三年千项”工程,引导每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新上一个项目,三年达到1000项,目前已累计实施项目1116个、完成投资2620亿元。

    加快发展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该市筛选10家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和10家高成长性企业,一企一策重点支持,仅去年就新增入统企业253家。

    新芽正在长成大树。2014年,邯郸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1%、21.9%,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个、16.8个百分点,现代装备制造、农业机械、新能源等7个创新型产业集群稳步推进,制管、标准件等6个特色产业正在绿色崛起。邯郸主导产业“老四样”——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已调整为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煤炭,钢铁产业虽仍居首位,但占比明显下降,产品结构正在优化。

    铁腕治污

    ——标本兼治绿色崛起

    转型,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到2017年年底前,邯郸要净削减炼铁产能1614万吨、粗钢产能1204万吨,特别是净削减煤炭消费量1670万吨,占到全省的41%。

    “宁可伤筋动骨也要实现环境质量的脱胎换骨,宁可牺牲一段时间的GDP和财政收入,也要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攻坚硬仗,实现绿色转型。”邯郸市市长王会勇说。

    压能、减煤、治企、控车、降尘、增绿,围绕改善生态环境,邯郸打出一套组合拳。2013年,集中开展“三小”企业整治,关、停、并、转多措并举,共取缔“三小”及重污染小企业2620家;启动“绿美邯郸”攻坚行动,连续三年,每年植树造林52万亩。

    2014年,实施拆锅炉拔烟囱百日攻坚,拆除锅炉955台、拔掉烟囱1650根,年可削减煤炭消耗量16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3.94万吨、烟粉尘排放量2.01万吨;启动清洁煤配送、油气治理、黄标车淘汰等十项行动,当年淘汰黄标车3.8万辆,关停取缔重污染企业693家,治理矿山3000多亩。

    今年,邯郸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瞄准两大关键:降尘,借鉴邯峰电厂经验,推动全市所有电力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工程改造,主城区四家排放大户率先运用行业先进的治污技术,实现超低排放;控煤,城中村推行“煤改气”,城郊村推行“散煤改型煤”,中心城区209平方公里全部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铁腕治污,成效初现。2014年,邯郸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3.2%、16.5%。

    项目攻坚

    ——靠优质增量调结构

    统计显示,去年邯郸压铁、压钢、减煤,直接下拉全市GDP增速近1个百分点。

    产能下去了,发展怎么办?

    项目成为发展的核心抓手。牢牢把握干部和项目两个关键,邯郸铆足劲抓项目、抓企业、抓产业,“只要是符合产业政策、拉动就业、增加税收的项目,越大越好;只要是体现质量效益、节能环保、能够普惠民生的项目,越多越好;只要是实实在在、可持续的增长,越快越好。”高宏志说。

    每年两轮“三集中”,一连三年坚持不懈,既让各级干部感到“压力山大”,也使项目建设发生了可喜变化: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抓项目的方法越来越科学;从“捡到篮子都是菜”到“不是名花不入门”,质量效益理念越来越强;从“鹤立独行”到“雁阵齐飞”,产业链关联项目越来越多……一批邯郸历史上没有的产业落地生根,首台新能源汽车、首台冰箱、首台洗衣机相继下线,智能装备、数控机床、农机制造等产业呼之欲出,以原材料、加工厂为特征的邯郸工业正在向“整机制造”演变。

    抓项目既要铺天盖地,更要顶天立地。在转型发展中,邯郸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当前最缺的是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今年该市出台“215”目标,每年洽谈和引进2个投资超百亿元的战略支撑项目、15个投资超50亿元的大项目。市级领导每人包联一个项目,从谋划招商到落地开工、推进达效,全程负责;市直部门直抓项目,商务、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组建4个专业招商团队,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精准对接国内外500强和行业排头兵,集中力量招大商、招好商。

    今年,该市33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盘子,项目数量列全省首位,22个在建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到21.1亿元。目前,投资125亿元的福尔通用航空产业园、投资200亿元的新峰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已经落地,三一重工煤制清洁汽油成套设备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千亿元。

    入夜,邯郸人民路、中华大街两侧灯火辉煌,这里聚集着丛台区数栋年税收超千万元的商务楼宇。作为邯郸市发展楼宇经济、培育现代服务业的先行区,目前,该区42栋商务楼宇平均出租率超过90%,对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贡献率达21%。

    一栋高楼,千人就业,每月纳税百万元。这是现代服务业崛起的见证,也折射着邯郸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嬗变。

(责任编辑:linguob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