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县美术教师张浩在线描作品集《水淀留痕》中,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鸡里蹦等白洋淀特色美食。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张岩)老妈的针线活儿、土灶上的美食、故园的穿堂院儿、水上行舟、院子里的小伙伴……安新县美术教师张浩的笔下,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白洋淀风情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6月13日,在河北省图书馆“冀图讲坛”上,张浩带着他的线描作品集《故园画忆——水淀留痕》,与听众分享了北方水乡或将消逝的民风民俗。
故乡是他的灵感源头
白洋淀土生土长的张浩小名叫“泥鳅”,笔名“泥鳅张”,他希望自己像水乡的泥鳅一样顽强生存,适应社会,做好自己的事。张浩从小就喜欢画画,中师毕业后一头扎进孩子群做起了美术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河滩码头写生、采风。白洋淀的芦苇、荷花和渔船,渔家灶台上的瓜和菜,都是他和孩子们笔下的素材。
在《水淀留痕》中,张浩用画笔重现了淘埝子摸鱼等儿时的游戏。
张浩的祖籍是白洋淀古镇赵北口村。在他偶然淘到的一部清代画稿《南巡盛典名胜图录》中,赵北口行宫就名列其中,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岀巡至此并留下诗赋。赵北口十二连桥更是闻名遐迩,“遗憾的是,村南六座桥已然无迹可寻,我有记忆的也只有三座了。”张浩说,记录故乡古镇的历史文化、生活变迁是自己由来已久的夙愿,而故乡那些俭朴而丰富的生活元素则给予了他丰富的灵感。
美丽乡愁渐行渐远渐浓
虎头帽子、斗篷、屁股帘子、饭单褂儿……在《水淀留痕》中,张浩细致地描绘了儿时老妈做的针线活儿,“那是从头到脚的温暖。”他感慨说,小时候全家人的衣服从头到脚、一针一线都是老人们亲手缝制的,如今会做针线活儿的女人寥寥无几,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以持家的生活习俗已经渐行渐远。
水乡农村土灶上的鱼米香,渔村夕阳下的炊烟袅袅,成为张浩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他常常忆起幼时做饭的情景,孩子们围着锅台转,全家人齐动手,抱柴、烧火、淘米、洗菜各司其职,“这是一天里最温馨幸福的时刻。”提起白洋淀的美食,他津津乐道:“小虾糊饼,鱼馅饺子,鸡里蹦等等,这些都是特色名菜。”而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乡间土灶越来越少,他在书中记录的那些特色饮食正在慢慢消失。
《水淀留痕》中,张浩细致地描绘了儿时老妈做的针线活儿。
身为一名70后,张浩对他的童年生活有着无限美好的回忆。在《水淀留痕》中,他用画笔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打水仗、摸虾虾、掏呱呱鸡、打埝子摸鱼等儿时的游戏。“小时候一张纸片,一块泥巴,几根柳条都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乐趣。如今做了父亲,也希望孩子们能拥有简单快乐的童年。”张浩说。
历时两年完成的120幅线描作品,结成了一部再现白洋淀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衣、食、住、行的画卷。张浩坦言,这部作品就像亲手蘸就的一支满载乡愁的冰糖葫芦,那种滋味酸酸甜甜,“酸的是失落,甜的希望。”
“故园可能陈旧,但并不肤浅,可能残破,但绝不突兀,祖屋不单单是祖父辈对儿孙辈的物质馈赠,也是精神遗产在血脉间的传递。”张浩最后说,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笔墨了解白洋淀曾经承载的文明与历史,品味白洋淀人蕴含劳动智慧的古老民风民俗。
(责任编辑:linguob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