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邢台市有集体林业用地446万亩,多少年来,普遍存在林农不愿造林、集体无力造林、林业部门无钱造林的问题,广大山区走不出“资源富区、经济穷区”的怪圈。
暮春时节,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张公塔村一片春意。山坡上核桃苗绿意葱葱,村民程新国正带着十来个工人给树木浇水、施肥。“多亏用林权证抵押从信用社贷来30万元救了急,要不然连工人工资都开不起了。”程新国说。
张公塔是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典型的山区村,耕地不足600亩,山场却有3200余亩。早些年,村里为了发动村民治山,开出50块钱承包50亩山的价,都没人愿意要。
“理由很简单,没钱治山。”村支书程江海说。
邢台市有集体林业用地446万亩,多少年来,普遍存在林农不愿造林、集体无力造林、林业部门无钱造林的问题,广大山区走不出“资源富区、经济穷区”的怪圈。
2008年,该市启动林权制度改革,张公塔也将村集体林地分包到户,农户有了林权证。
山定权,树定根,人也定了心。就是在那一年,程新国和村里另外14户联合承包了2600亩山场,但资金仍是制约山场发展的最大瓶颈。打水平沟、整地、换土、栽树,7年累计投入400多万元,这些钱是15户农民东拼西凑借来的。
“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盘活林地资源。”邢台市林业局局长钮庆武说,为破解林业发展资金难题,2009年该市开始探索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内丘县农村信用社率先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也可作抵押,贷款期限一年,月息略低于其他类别贷款利率。
按规定,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林权抵押登记或变更登记。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未清偿债务或抵押合同规定的其他行使抵押权的情形发生时,林业主管部门可通过竞价交易、协议转让、林木采伐或诉讼等途径处置已抵押的林权。
这一变革,使“沉睡”的森林资源变成了可以抵押变现的资产。年前,程新国顺利贷到30万元,用于工人工资、水肥费用。入春,他又在山场补植几百亩核桃苗和枣树苗。今年秋是核桃挂果的第二年,收入刚够还清贷款。后年将迎来盛果期,程新国说,保守估计能收入四五百万元。
和程新国一样,邢台越来越多的林农看到了希望。去年,全市有22个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林权抵押贷款,贷款金额1.5亿元。全市新增人工造林面积38.85万亩,新发展和改造果树25万亩,新增和规范林业专业合作社328家,果品产值达47亿元。
(责任编辑:linguob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