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在县城建设中,产业是根,生态是基,文化是魂,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和文化发展之间有机结合、交融共生,是县城建设必须坚持的发展理念和方向。对我省来讲,推进县城建设,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坚持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美、文化底蕴厚的美丽县城。而坚持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当前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突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产业发展导向、城市管理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县城建设中产业是根。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将农民转移进城,而是要通过产业支撑、服务配套,带动居民实现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因此,产业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县城建设要通过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加快形成产业的聚集效应,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和人口吸纳功能。县城产业布局、园区发展要坚持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产业发展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导向,发展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我省京津周边区域尤其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更好更多地承接产业转移,按照区域功能和产业布局要求,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要按照市场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平台,加快产业集聚。园区是产业聚集的平台,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有机结合点,各地要重点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统筹城乡、科学规划,把园区建设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打造集群式、生态型、创新型产业园区,使园区与县城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县城建设中生态是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居宜业的基本要素,搞好生态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县城建设要始终坚持与生态建设同步实施。坚持用“规划至上,规划先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进行城市建设与管理,着力打造集“生态产业、靓丽宜居、休闲旅游、魅力文化、幸福和谐”为一体的城乡统一体。县城生态建设必须尊重自然、科学设计、注重细节,着力提升空间视觉效果和城市品位内涵,力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并举。要搞好县城的绿化美化和景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进行环境整治。主城区与功能新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和绿道绿廊,突出生态绿化,形成城外有林带,城内有绿地、庭院、公园的优美环境。要进行功能分区,坚持“产业生态、自然生态”双生态理念,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生态工业,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发展低碳高端产业园区。完善连接主城区与功能区域及产业新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清新秀美的新格局。城市组团新区要搞好村庄绿化,打造环村林带,使城郊农村同时也成为城郊公园、果园,成为休闲旅游的乐园,让绿色环抱城市,让城市融入自然。
县城建设中文化是魂。文化是城市之魂,赋予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城市才会有生命力、有品位、有魅力。河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千年古城”,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都是当地最为宝贵的财富。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不仅有助于展现县城特色,还有助于提升县城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县城建设要转变一味求洋的传统理念,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轴心,让文化精髓贯穿于城市发展进程,让城市始终闪耀着璀璨的文化光辉。全省各地在县城建设和产业发展中,要善于发掘并融入具有本地特色的独特文化元素,打造文化特色,彰显发展活力,提升县域发展软实力。一方面要着力修缮历史文化古城、名城,挖掘和延续历史文脉,注重建设体现城市文化功能的特色建筑,保护彰显历史文化底蕴的精品建筑,建设好县城的重要节点和地标建筑。另一方面要将各种文化元素渗透到整个县城布局中,体现在道路、广场、绿地以及各种公共设施中,让县城的各个构件饱含文化元素,从而形成建筑、景观、文化相融合的独特的县城风貌。街区、单体建筑要精心构思、精致设计,彰显本地独特文化魅力,传承特色,使人记得住乡愁。同一空间区域要强调建筑整体搭配形成特色,格调、色彩、外观和谐统一。城区要有文化场馆设施和活动空间,城区周边村庄、农业园区也要高起点规划,避免简单划一的“城郊村”模式。要探索打造能够传承农耕文明的各具特色、适于休闲的“庄园文化”,留住体现乡土风情的文化符号,着力建设成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的特色庄园,在城区周边构筑起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实现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发展、有机融合。农业园区不仅要建成观光、休闲、采摘的近郊型生态果品基地,还要顺应自然,融入特色文化元素,打造现代农业文化园区,着力形成和发展以农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农业公园等新兴业态。
(责任编辑:linguob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