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力强 生态环境美 文化底蕴厚
——三论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努力打造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美、文化底蕴厚的现代一流大省省会,这是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明确目标。这三大支撑抓住了大省省会的本质特征、丰富内涵,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推进省会建设,就要紧盯这三个着力点,重点发力,强力攻坚,统筹兼顾,上水平、出品位。
经济是实力、是根基。钱袋子不鼓,腰杆子不硬。没有经济实力,谈省会建设就没有底气,就是一句空话。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省会行政区划调整等有利因素的存在,为我市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大作为、实现新跨越,提供了难得机遇。全市上下一定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抢抓机遇,推动省会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新跨越。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创新驱动这个“核心动力”的引擎开到最大,努力在工业强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拿出过硬举措,把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实做细,让每一个铜板在中东西都跳跃起来。
生态是引力、是梧桐林。“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一点,全市已经形成共识。“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前,对我市来说,最紧要、最急迫的就是让“黑帽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要坚定必胜信心,加大工作力度,以坚韧不拔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管用的举措,一招不让地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让省会重现蓝天白云。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活动,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作,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秀丽石家庄,让每个石家庄人自豪地唱出“家乡美”的赞歌。
文化是特质、是魅力。没有文化浸润,城市就会失去色彩和活力;把文化作为省会建设的底色,省会就能更显斑斓、更富温情。文化设施是体现城市个性、魅力和历史脉络的载体。这就需要规划建设标志性文化工程时,必须注意努力挖掘文化底蕴、突出地域特色,有意识地注入文化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内涵。从严把控建筑风格、外观色调,注重增加城市文化内涵,让每一条街区、每一座建筑都体现匠心、成为经典。大力提升市民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让历史文化、现代文化,设施文化与人的文明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建设是基础,规划是灵魂,管理是保障。行政区划调整,使省会建设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顺势而为提升规划的科学化水平,着力打造“一河两岸三组团”的省会城市建设新格局。切实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决不能各行其是、无序发展。按照“大城市”的标准,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将精之又精、细之又细的管理触角延伸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管理创新中使城市井然有序、特色浓郁。
跨河发展、融合发展,提升中心城区品位、强力推进县城建设。实施城市跨河发展、加快推进组团新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对于拉开城市框架、打造一流省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县城建设上打一场干净利落的翻身仗,更有利于省会补齐“短板”,整体推进。现在,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已经对此进行了安排部署,接下来就是苦干、实干、埋头干。有关各方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顽强作风,一路攻坚克难,一路高歌猛进,力争早日把石家庄建设成为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美、文化底蕴厚的现代一流大省省会!
(责任编辑:linguob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