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河北频道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河北频道 > 环保要闻 >

中华环保联合会:地方保护致“环境维权”困难多

时间:2015-03-28 09:25来源: 新华网作者:点击: 次

字号:TT

原标题:中华环保联合会:地方保护致“环境维权”困难多

中华环保联合会27日召开发布会,通报2014年环境维权情况,称环境信息公开渠道并不畅通、地方保护仍是维权瓶颈,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面临“叫好不叫座”尴尬,导致运用司法手段维护环境权益困难依旧。

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马勇介绍,2008年5月,环保部配合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明确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但过去7年间,信息平台建设不足、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公开监督机制不全。

“依法维护社会和公众的环境权益,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但公众在申请环境信息公开中屡遭拒绝、回避、遮掩,诱发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环境群体性事件。”马勇说。

当日发布的“2014年环境维权情况通报”指出,因“地方保护”导致环境案件求告无门、久拖不决,是环境维权的瓶颈。

“违法行为恶劣、污染后果严重的事件,多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重点企业、纳税大户,环境监督不乏包庇纵容、视而不见、查而不处,司法部门被‘地方保护’干预,以不符合立案条件、建议庭外调解等理由,拒绝受理污染案件,致违法屡查屡犯、屡禁不止。”马勇说。此外,许多公众在遭受污染侵害时,因“惹不起”“拖不起”“花不起”等考虑,不想、不敢甚至不能通过司法手段进行环境维权,致环境污染纠纷单纯依赖行政处理的现象突出。

“污染发生后,公众往往通过信访途径要求解决问题,造成‘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得解决’的恶性循环。”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吕克勤说。

此外,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依旧寥寥无几。尽管新修订通过的《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赋予部分社会组织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但因资金不足、专业能力欠缺,许多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并无能力开展环境公益诉讼。

“缺乏社会筹资良性渠道,极大制约了自负盈亏的环保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力。”马勇说。(记者倪元锦)

(责任编辑:linguob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