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河北频道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河北频道 > 环保要闻 >

河北将关停7700眼自备井 减1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

时间:2015-04-27 08:59来源: 央广网作者:点击: 次

字号:TT

    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记者孟晓光许伟)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国务院近日下发《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严控地下水超采,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排查登记已建机井,要求未经批准的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一律予以关闭。

  目前,河北省已启动南水北调受水区自备井关停行动,未来三年,将逐步关停7700眼自备井,可减少1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

  随着关闭自备井的口令下达,石家庄水务集团的工作人员用吊车将石家庄玉龙小区自备井里的水泵缓缓吊起,随后灌沙子、封水泥,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十几分钟。河北省水政监察总队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提上管道之后,它下面是一个潜水泵,然后提上泵来以后,将沙子水泥灌进去,等于把它全部封死。

  玉龙小区自备井正式关停拉开了河北省关停南水北调受水区自备井的序幕。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河北共有7个设区市、92个县在受水区范围内。河北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苏建平介绍,经初步摸排,受水区范围内共有7700多眼自备井。

  苏建平:自备井主要是原来城市供水管网覆盖不了的,只能用自备井用地下水,包括工业和生活用水。

河北省水资源极为匮乏,为保证生产生活用水,不得不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每年超采量超过50亿立方米。自备井曾经解决了部分工业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但每天带来巨大的地下水超采量,对本已非常脆弱的地下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河北每年将新增3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用来替换地下水的抽取,满足受水区范围内的生产生活用水。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位铁强介绍,今年是通水第一年,国家分配河北省可用水量是4.63亿立方米,以后随着配套工程的逐步完工,将继续加大引江水量。

  位铁强:截止2月,水厂以上输水工程廊涿、保沧、石津、邢清4条大型输水干渠和7市输水管道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80%;水厂及配水管网工程118座地表水厂,已开工建设77座,建成9座,石家庄西北水厂、保定市第一水厂和磁县水厂已经切换了引江水。今年6月份,配套工程水厂以上输水工程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年底前全部完成水源切换。对公共供水能力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应该逐步关停自备井。

  未来三年,河北将逐步关停南水北调受水区的7700多眼自备井,预计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可达16亿立方米。河北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苏建平表示,这将大大缓解河北地下水超采的现状。

 

  苏建平:南水北调受水区80%以上的地下水都可以不采了。

据了解,此次关停自备井行动,主要是在南水北调受水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这一范围内的市民大多已经使用市政供水,不会产生影响。河北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苏建平说,根据河北省政府审议通过的配套工程供水价格政策,确定水厂以上配套工程全省统一供水价格为2.76元每立方米,但仍然使用自备井的居民,在供水管网接通之后,水费将按现有的居民用水价格标准缴纳。

  苏建平:自备井范围里面的居民,并入管网就按城市的公共水价来做。

  另据了解,为了保证自备井关停行动的顺利进行,河北省将依据刚刚出台的《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尽快建立水利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盗采地下水行为。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位铁强:

  位铁强:必须解决重立法轻执法的问题,解决好水利执法偏软偏弱的问题,我们将联合公安、法院、环保、国土、交通、安监扥部门的协同配合,定期会商研判,上半年,组织以保护地下水水资源为重点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取用地下水、非法排污、盗采地热资源等违法行为。

  位铁强说,除此之外,河北省还将推进地下水监控体系建设,依靠科技手段对地下水位水量进行有效监控,南水北调受水区将作为新增的重点监控区域,从而为关停自备井提供数据支撑。

 

  位铁强:在我省南水北调受水区7市新建地下水动态监测站1690处、非农取水户979处2373个取用水量监测点。目前,省级水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基本建成,各市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工,6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实现对我省地下水水位、水量的双监控。

(责任编辑:linguob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