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24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双方就重大双边、地区和全球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九大方面共127项成果。其中第73条化学品管理中明确指出:“中国环境保护部和美国环保局将继续在化学品环境管理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并考虑增加关于内分泌干扰物的讨论内容。双方计划召开关于长链全氟化学品(LCPFCs)和溴代阻燃剂(BFRs)的环境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探讨相关风险管理、使用、替代品的选择和研究。” 那么,我国相关的管控情况如何?PFOA是最主要的LCPFCs产品,本报特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相关学者从PFOA管控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氟辛烷羧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及其盐类(perfluorooctanoate, PFO),是氟化工领域广泛使用的含氟聚合物合成及加工助剂,也是织物含氟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及其消费品中的主要杂质。PFOA/PFO具有持久性和难降解性,能够在人体和生物体内积累,并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代谢、生殖和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于2014年6月发布的《关于人类致癌风险的专题报告》将PFOA/PFO划分为2B类(人类可疑致癌物)。
鉴于PFOA/PFO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国际主要科学家团体先后发表《赫尔辛基宣言》和《马德里宣言》呼吁加强对以PFOA/PFO为代表的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环境风险的关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已经先后采取自愿或强制措施减少PFOA/PFO的生产、使用和排放。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较大的PFOA/PFO生产、使用和排放国,对其环境防控必须进一步重视。
中国PFOA/PFO生产使用、环境状况和环境影响趋势
2004年~2012年,中国累计生产消费PFOA/PFO近500吨。PFOA/PFO在消费品中的来源主要有两种:
首先,PFOA/PFO作为具有表面乳化活性的分散剂,辅助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等主链含氟聚合物的合成工艺。PFOA/PFO本身并非主链含氟聚合物的组成成分,但由于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缺乏净化回收技术,合成结束后大量PFOA/PFO以杂质形式存在于主链含氟聚合物成品中。
其次,PFOA/PFO常以反应副产物形式出现在合成全氟辛烷磺酰氟、氟调聚醇的衍生物中,由于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缺乏净化回收技术,当上述物质进入后续的侧链含氟聚合物合成工艺时,PFOA/PFO也随之以杂质形式遗留其中。
随着上述含氟聚合物被进一步用于涂料、模塑材料和织物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等,较高浓度的PFOA/PFO开始进入金属玻璃表面涂层、食品接触材料、印刷电路板和金属浸渍轴承等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中。例如,浙江大学冯盘的研究结果显示,市售的一次性纸杯和快餐包装袋等食品接触材料中分别检出含有8.8 ± 2.4 ng/cm3和12.9 ± 1.3 ng/cm3的PFOA/PFO成分;东华大学学报李慧等的研究显示,市售纺织面料中检出浓度为40μg/kg~970 μg/kg不等的PFOA/PFO成分,部分产品PFOA/PFO浓度已经超过《HT/J 307-2006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生态纺织品》规定的纺织品中PFOA残余含量的限值250 μg/kg。
近年来,我国兴建了多个大型氟化工基地,世界各大氟化工巨头也纷纷在华兴建含氟聚合物生产设施。氟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导致了中国前几年PFOA/PFO的大量应用和排放。研究表明,中国每年PFOA/PFO的环境排放量从2004年的近20吨/年增至2012年的逾50吨/年,超过欧美等氟化工发达国家排放量的总和(图1)。主链含氟聚合物的生产是PFOA/PFO最主要的排放源,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1%(图2)。按照当前世界各国氟化工生产状况和污染治理措施推算,预计全世界2005年~2050年间PFOA/PFO的总排放可能在475吨~950吨水平,其中大部分将来自中国。
国外针对PFOA/PFO的管控现状
目前,国外针对PFOA/PFO及其相关物质的管控措施主要包括3类:
签署自愿协议。即通过协商,氟化工生产加工企业与政府环境主管部门签署自愿削减和限制协议,实现商业活动中和产品中PFOA/PFO的减量化。例如2006年3月,美国环保局与杜邦公司等8家全球主要氟化工企业达成“2010/15 PFOA责任管理计划”自愿协议承诺:在2010年前,以2000年为基准削减PFOA/PFO及其相关物质的排放和产品中残留含量的95%;在2015年前,完全消除PFOA/PFO及其相关物质的排放和产品中残留。
颁布行政立法命令。即通过行政指令,强制约束氟化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关PFOA/PFO的生产使用行为。例如,欧洲化学品管理局于2013年将PFOA列入高关注物质,根据其《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法规于2014年2月提案预通知,自2016年起限制PFOA/PFO,包括在其他物质、混合物或物品中作为成分的PFOA/PFO的生产、使用和销售。美国环保局于2013年10月颁布了限制地毯中PFOA/PFO及其他长链羧酸使用的“重要新用途规则”,要求不论本土产品和进口产品,一旦这类物质使用在防污地毯中,企业均应向美国环保局通报。挪威宣布,2014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有PFOA/PFO的物品,2018年1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含有PFOA/PFO的物品。加拿大2014年8月发布了禁止生产、使用、销售、代销和进口PFOA/PFO、前体物质以及长链全氟羧酸及其盐、前体物质的征求意见法案。
制定环境健康标准。即通过制定环境健康标准值,促使氟化工企业对PFOA/PFO相关污染进行治理和管理,采用少PFOA或无PFOA工艺,实现对环境质量的有效保证。例如德国联邦环境署下属的饮用水委员会于2006年设置预警值,要求饮用水中PFOA/PFO的浓度不超过0.1 μg/L(或ppb单位,十亿分之一,下同),包括PFOA/PFO在内的全氟化合物浓度总和不超过0.3 μg/L(或ppb单位);美国环保局于2009年设置临时健康建议值,要求水体中PFOA/PFO的浓度不超过0.4 μg/L(或ppb单位)。
我国现有管控政策和管控建议
中国暂无专门针对PFOA/PFO环境风险的管控政策。现有化学品管理框架中,涉及PFOA/PFO管控相关的政策法规包括:
一是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3年版)》,将以PFOA为加工助剂生产的不粘锅氟树脂涂料、厨具用防粘氟树脂涂料、食品机械防粘氟树脂涂料,PFOA助剂生产的聚四氟乙烯涂层不粘材料纳入了“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单。
二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以PFOA为助剂的含氟聚合物列入淘汰目录,并鼓励开发PFOA替代品。
三是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HT/J 307-2006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生态纺织品》,推荐采用国际纺织品生态学研究与检测协会的Oko-Tex 100标准,规定婴幼儿纺织品中PFOA残余含量应低于50 μg/kg,其他级别纺织品中PFOA残余含量应低于250 μg/kg。
但是,目前我国的PFOA/PFO管控措施还仅仅是初步的,与应对我国急迫的PFOA/PFO管控形势和全球管控PFOA/PFO的积极行动相比还存在差距。建议采取进一步管控措施:
加强顶层设计,尽早开展针对PFOA/PFO的环境风险评估及管控的环境、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确定管理PFOA/PFO行动计划;将PFOA/PFO及其相关物质纳入重点《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下《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等现有化学品管理框架;对于PFOA/PFO含氟聚合物加工工艺尚不具备经济有效的替代技术的企业,要求其逐步回收和循环利用PFOA/PFO助剂,最大限度降低PFOA/PFO在含氟聚合物中的残留;对于已经具备替代技术或正在研发替代技术的企业,要求其率先建立PFOA/PFO替代的时间表;建立食品接触材料和皮肤接触材料中PFOA/PFO及其相关物质的限量标准;加强执法监管,有效杜绝PFOA/PFO在食品接触材料和皮肤接触材料中的添加使用或残留。另外,将PFOA/PFO限值标准纳入到更多环境标志产品的技术要求中。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