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有一个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据说,花园中栽种了各式各样的树、灌木、以及藤蔓。阶梯型的花园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空中花园”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只留下一个遥远的传说。但如今,这种想法在世界许多地方已经实现了——绿色屋顶的诞生为世界带来凉爽,使世界上的每一栋房屋都变得会呼吸了。人们利用屋顶这个可利用的空间,实现着自己的都市田园梦。
谁来给屋顶批上“绿衣”
日本在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和空中绿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把它作为一种法令强制执行,以便增加绿地,改善生态环境。
上世纪60年代的东京曾经饱受雾霾之苦,80年代,日本开始多渠道地整治污染,通过屋顶绿化增加城市绿化就是重要手段之一。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搞楼顶绿化。日本设计的楼房除加大阳台以提供绿化面积外,还把最高层的屋顶建成“开放式”,将整个屋顶连成一片,使之变成宽阔的高空场地,居民可随自己喜好栽花种草。
然而,东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空余空间小,“钢铁”和“水泥”几乎占据了市区的全部土地,因此增大植物覆盖率绝非易事。为此,市府采取了两项最重要的举措:
第一,法律保证。早在1991年,东京就颁布了城市绿化法律,规定在设计大楼时,必须提出绿化计划书。1992年又制定了“都市建筑物绿化计划指南”,使城市绿化更为具体。从1999年开始,凡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楼顶花园”占楼顶总面积40%以上的业主不仅可以得到修建“楼顶花园”的低息贷款,而且其建筑的主体部分也能够享受部分低息贷款。
第二,科学指导。东京市政府首先确定市中心的住宅区和学校为推行立体绿化的重要试点单位,兴建“楼顶花园”和“阳台微型庭院”等。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初见成效,证明这种见缝插针的做法有助于大都市的立体绿化。在闹市区新宿,铺设有大量的不透水地面,由水泥、柏油等组成。以前没有自然植被,无法通过水分蒸发冷却,形同一块块巨大的“吸热海绵”,大大加重了城区的高温和干燥。而现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块块翠绿和点点艳红散布在建筑物的楼顶和千家万户的阳台上,把热岛改变成“绿岛”。东京在绿色屋顶建筑中,还使用了许多新技术,例如采用人工土壤、自动灌水装置,甚至有控制植物高度及根系深度的种植技术。
在政府的引导下,人们绿化“钢铁”和“水泥”住宅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出现了兴建“楼顶花园”和“阳台微型庭院”的热潮。高档天台上的“空中花园”、建筑物的“楼顶花园”和住宅“阳台微型庭院”等随处可见,整座城市“披红戴绿”,被打扮一新。这道靓丽的风景在吸引不少游客的同时,也造福了市民,对这座大都市的“降温”发挥了充分的作用。目前,东京市屋顶绿化率已达14%。据测定,只要东京市中心的立体植物的覆盖率增加10%,就能在夏季最炎热时将白天室外的最高气温降低2.2℃。
“绿色”市政厅,芝加哥的城市名片
当人们从芝加哥所住的一座高层饭店透过玻璃窗向右前方眺望时,会发现楼群上空好像有一座空中花园。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视觉误差造成的,定睛细细瞧,你会发现,眼前呈现的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中花园——那花园建在大楼的顶部,与之比邻的是一个楼顶露天游泳池,再往左侧一瞧,另一座楼顶上的葱绿也映入眼帘。
这便是早有所闻而未得一见的芝加哥“会呼吸的屋顶”了。
如果这块绿洲位于地面上,一点也不稀奇。但这片绿地并不在地面的公园里,而在芝加哥市政厅的屋顶上,面积达1900平方米,它是芝加哥的第一座绿色屋顶。如今,这座芝加哥市政厅屋顶上的绿色花园已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成为有生命的、会“呼吸”的屋顶。
在这块郁郁葱葱的绿色花园里,自由生长着150多种、两万多株花草,小蝴蝶、小蜜蜂、小鸟在须芒草、三叶草、仙人掌丛中飞来飞去。花园内还有一个养蜜蜂的蜂房,花园的管理者每年都义卖产出的蜂蜜,募集到的资金用于青少年课外活动项目。
如今,芝加哥市政厅的屋顶是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之一。芝加哥屋顶绿化也发展到在屋顶种植多种植物,建立生态系统的高级阶段。它平均每年为市政厅节约能源开支3600美元,直接减少用电9272千瓦时,这归功于绿色屋顶的吸收直晒太阳光热量的作用,它让屋顶表面温度在夏天比其他建筑平均低21℃,屋顶空气温度低9.4℃。
与东京一样,芝加哥也给私人住宅和新建筑开发商提供一笔建造绿色屋顶的资助,同时,对较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来说,如果忽略了屋顶绿化,工程就无法获得城市规划局的审批。
芝加哥市市政厅官员和环保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屋顶绿化是一种特殊的绿化形式,最直观的作用当然是美化环境,比如市政厅,虽然只有小部分人能登上楼顶近距离体验花园,但在四周高楼办公的人每天都能俯瞰这片绿洲,一些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风景,而这正是很多现代城市所缺失的。其次,“绿色屋顶”能够减少屋顶热辐射、缓解热岛效应,芝加哥市政厅顶楼的温度要比传统的柏油屋顶温度低很多。因此,绿色屋顶又被形象地称为“温度调节器”。“暴雨引起的下水道堵塞、路面积水以及污水外泄,一直是令芝加哥人头痛的问题。城市的绿色屋顶就像一个蓄水池,能截流和储存大量雨水,并蓄水48小时以上,降低雨水流速,一定程度地缓解城市内涝。”该环保人士告诉记者。
那么,屋顶绿化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吗?芝加哥环境保护局局长告诉记者,短期看来,增添环保元素会让项目更昂贵,但从长远效应来看是很合算的。由于大规模推行屋顶绿化,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芝加哥市政府每年大约能节约1亿美元的能源开支。此外,屋顶花园还为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为鸟类提供了食物来源,为市民提供了避暑纳凉的休闲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之,开展屋顶绿化好处多多。
加州科学院的“微型生态圈”
加利福尼亚州科学院坐落在旧金山的金门公园内。由自然科史博物馆、摩里生天文馆(Morrsion Planetarium)和史坦哈特水族馆(Steinhart Aquarium)三馆组成。
在一片天然景观中,各种设施、办公楼与展览空间一应俱全。高处是摩里生天文馆和热带雨林展览厅,底处则有一个中央广场。广场明亮闪耀、空气清新怡人,大部分为草地,就像是一个微型生态圈。
这个生态屋顶一共有197000平米,由大面积起伏的,多功能的,活的草坪建成,种植了40余种本地植物。从展区内部还可以看到这个屋顶,绿色屋顶连通内外,与加州植被葱郁的大背景相衬。
它最经典的地方在于:为了防止植物和土壤从屋顶滑下来流失掉,建筑师设计了一种被命名为生态花盆的有机花盆,他们一共用了50000个这种带有孔的,利用可降解材料(树皮,椰子纤维)制成的花盆。由于植物的根茎能通过花盆的空洞纠缠到一起,因此,屋顶就变得和纺织物一样,土壤和植物被固定得十分结实,再也不必担心他们会滑下屋顶了。
开放式的设计能让游客们来到屋顶近距离感受这座屋顶花园的魅力。屋顶种植了旧金山当地的各类野花,因此也是近距离观察当地鸟类,蝴蝶等昆虫的好去处。屋顶的天窗在一天里会打开好几次,以吸收阳光给室内提供采光。屋顶还有天气监测站,能预报天气,以及时调节室内温控系统。
新科学院包含一个水族馆,一个天文馆和展区。除绿色屋顶以外,科学院新楼还运用了自然日光,生物能源,水回收等最前沿的能源效率技术,是绿色建筑的典范。据预测,绿色屋顶能防止大约7570600升雨水流失。而且这种屋顶隔热性能超群,能净化室内空气,无需经常维修。
屋顶绿化成“气候”,需要多方的推动
在国内许多城市,屋顶绿化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2005年,北京市就率先在全国开始大面积绿化屋顶,在《北京市屋顶绿化规范》中详细规定了屋顶绿化的基本要求、类型、植物选择和技术要求等。杭州与2011年出台的《杭州市区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管理办法》中提到,在技术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建的屋顶,要种植植物、进行绿化或设置屋顶花园。上海则给进行屋顶绿化的相关单位以资金补贴。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新建成的小区都要达到一定的绿地覆盖率。如果在屋顶做绿化,这一绿化面积是得到相关部门承认的,可以计入小区总体绿化面积。但即使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开发商选择屋顶绿化弥补地栽绿化不足的情况还是屈指可数。
实际上,要造一个“空中花园”却没有那么容易。在屋顶进行绿化,需要大量的土壤,也要对房顶进行防水改造,这直接增加了开发商的成本。加上绿化并非一次性投资,在屋顶绿化后期的养护中需要一笔不小的花费,
因此,目前为止,我国的屋顶绿化整体覆盖率仍比较低。虽然已有人着手于此,但进展缓慢,甚至还无章可循。屋顶绿化对房屋顶层的防水质量和荷载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建筑物本身不具备相应的要求,推行屋顶绿化就会遇到很多技术环节的问题。房屋漏水、荷载不够、功能定位与先期规划不符等都是能否进行屋顶绿化的影响因素,由于前期的建筑规划并没有预留屋顶绿化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屋顶绿化推广的难度。屋顶绿化成“气候”,需要多方的推动。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思路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对于高温灾害的抵御能力。但愿在不久的将来,生活在喧嚣和忙碌中的我们,能看到更多的绿色屋顶。如果每个屋顶都有一个花园,那该有多么浪漫和美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