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4-07-11 09:19来源: 四川在线作者:毕文章
6月10日,海曙白云街道发布广场舞文明公约,开始尝试探索广场舞难题的“海曙解法”。“中考期间投诉少了。”“去劝说大妈有公约可依了。”在收到不少正面评价后,7月9日,海曙区决定,正式向全区推广广场舞文明公约。海曙8个街道的广场舞代表纷纷签名支持公约。(7月10日《现代金报》)
广场舞扰民是个普遍的问题,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各级政府没有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发生了很多矛盾,在社会上、群众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海曙区推行《广场舞公约》防止扰民,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值得各地效仿。
广场舞扰民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跳广场舞的音响震耳欲聋,弄得周围的群众非常闹心;二是跳广场舞没日没夜,没完没了,周边群众不厌其烦;三是跳广场舞的区域大都是在居民聚集的地方,周边群众想躲都躲不了。要是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周边群众就不会强烈地反对跳广场舞了。海曙区的《广场舞公约》很好地克服了这三个问题,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他们明确规定了早晚跳舞的时间,中午休息时间不活动,持续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同时规定白天平均音量不得超过60分贝,晚上平均音量不得超过45分贝。有了这些约束,有效地化解了群众的怨气。
广场舞无论春夏秋冬都不肯休息,这是饱受诟病的一个方面。跳舞的大妈惬意了,周边的群众烦恼了。比如说,周边的群众家里有孩子参加中考,跳舞的大妈不管不顾,这就太自私啦。《广场舞公约》明确要求“如遇中高考等特殊情况,自觉减少活动时长或暂停活动”。广场舞场地离居民区太近,这是令群众非常反感的另一个方面。成群结队的大妈聚集在居民区附近,别说是跳舞了,就是你一句,她一句,七嘴八舌地聊天,就能把群众的房顶掀下来。海曙区把文化馆的器乐排练厅、音乐舞蹈排练厅等场所免费开放,让广场舞远离居民区。这真是哑巴吃蜂蜜——妙不可言。
诚然,只是依靠《广场舞公约》解决扰民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海曙区文明办还主动联系城管、街道等部门,加大监管和宣传的力度,并组织义工和志愿者等加强对不文明现象的劝导和指正。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不让矛盾进一步恶化,避免造成不良的后果。海曙区的做法贴近实际,效果很好。各地不妨一试。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公众微信账号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