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综合新闻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环境时评 >

多管齐下推进绿色化

时间:2015-05-25 10:44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李国军

字号:TT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号召全党上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并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充分说明了绿色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党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

  绿色化,既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也是价值取向的绿色化。正如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绿色化也必将融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与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员,环保部门应如何推进绿色化?笔者认为,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下,环保部门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健全制度、创新驱动,多管齐下,才能不断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全面绿色化。

  首先,要严格环境执法,为推进绿色化提供有力抓手。严格执法是环保部门落实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破解生态环境瓶颈的基本手段。新《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作了明确规定,特别是赋予环境执法更多权力,提高了可操作性,加大了处罚力度。例如,环保部门可对企业实施查封扣押、按日计罚不封顶等措施,必将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环境执法越严,企业绿色化的动力越足,绿色转型的速度也越快,绿色产业的发展空间就越大。

  因此,环保部门推进绿色化,首要的是推动新《环保法》落实。各级环保部门在营造全社会学新法、说新法、用新法氛围的同时,更要敢于担当,严格规范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从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进程。底气来自能力。当前,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学习掌握新《环保法》的配套办法,提升基层环保人员执法能力。同时,加强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国家、地方强制性标准交叉冲突造成的执法尺度不一等问题,为环境执法提供支撑。同时,开展环保全面排查,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使环境执法不留死角,为推进绿色化创造条件。

  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为推进绿色化提供科学支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绿色化,需要有健全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支撑和保障。因此,环保部门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继续深化环保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关键是要选准突破口。当前,重点要在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用制度保障生态红线,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同时,要严格源头保护制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将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当中,形成激励与约束并存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和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为最终实现绿色化目标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第三,要坚持科技创新,为推进绿色化提供动力源泉。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就在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破解这一难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环保部门应紧紧围绕水、大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环保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环境保护参与国家社会经济综合决策和实现绿色化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当前,环境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目标导向模糊、创新主体错位、创新动力不足、技术集成欠缺等问题,需要各级环保部门下大力气予以破解。要加大环保科技投入,特别是要加强事关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科技专项投入,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奠定基础。要加大环保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应用,提升行业生产技术水平,显着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以此作为支撑,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激励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要针对环保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全方位整合现有创新要素,注入绿色理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更多绿色环保企业涌现,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绿色化进程的持久推动力,带动绿色环保技术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环境保护厅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