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工作创新”大讨论。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强调,要以全局的视野、创新的思路、又严又实的态度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这是继5月7日~8日围绕“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编制好‘十三五’环保规划”、6月19日围绕“环评和监测工作创新”主题开展大讨论之后,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专题大讨论。通过3次集中讨论,环保系统思想得以解放,视野得以拓展,共识得以凝聚,作风得以转变。
综合来看,3次大讨论的主题虽各有侧重,但都没有离开提升环境质量这个工作重点。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之年,开展这样一系列集思广益的大讨论,为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明确了方向;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谋划之年,开展这样一系列凝心聚力的大讨论,为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积聚了动力,意义深远且重大。
大讨论的集中开展,契合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在不久前的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再次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3次大讨论的开展,是对中央战略部署理解的再深化、认识的再提升、落实的再动员。
大讨论的集中开展,契合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提升环境质量的殷切期盼。近年来,我国污染治理力度前所未有,进程加速推进,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接近或超过环境容量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环境质量差、隐患多、风险高,与公众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3次大讨论坚持问题导向,集思广益、改革创新,力求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致力于优先解决老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问题,回应了公众期盼。
大讨论的集中开展,契合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从新环保法实施到“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从环评改革到监测创新,从污染防治到执法创新,既有宏观设计也有微观考量,既有全局视野也有具体策略,既有体制创新也有政策建议,既有改革思维也有法治视角,既重当前破题也重长远破局。这些话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很多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一系列大讨论,环保工作重点更加突出了,难点也有了新的破解思路。
当前,大讨论暂告一个段落,但这只是一个节点,不是结束。正如陈吉宁部长所强调的那样,组织研讨,交流思想,畅通民意,集思广益,应成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制度和环保文化,这样的大讨论还应更聚焦、更务实地继续开展下去。接下来,就是要运用好大讨论成果,紧紧围绕提升环境质量谋划环保工作。
用好大讨论成果提升环境质量,就要将环境保护放在“四个全面”的大格局下来审视。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清晰目标,有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清晰路径,环境保护重点更加突出,动力更加强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结合这次大讨论成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格局下审视工作,明确要点,抓好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兴小康之业,谋改革之策,顺法治之势,筑中国之梦。
用好大讨论成果提升环境质量,就要将环境保护放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视野下来考量。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新常态下,环保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机遇难得,挑战也不小。能否自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来考量环境保护?能否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和契合点?能否站在国家发展大局上思考环境保护领域战略性、全局性问题?能否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这些都是事关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事关环境质量改善的重大问题。
用好大讨论成果提升环境质量,就要将环境保护放在“三严三实”的大背景下来推动。环境保护部开展系列大讨论,本身就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自选动作,今后的工作推进同样要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正如陈吉宁部长所强调的那样,务必要以“三严三实”的作风,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把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想深、想透,集思广益,从实际出发,研究和提出管用的办法,而不是仅做容易之事、浮于表面之事。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要做好“准、严、实、引”四字文章,准确把握环保的定位和重点,严格履行监管的职能和责任,务实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引导社会共治的共识和行动。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仍然处于负重前行困难期和大有作为关键期。只要我们将大讨论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下去,将大讨论这种开放兼容的工作氛围保持下去,将大讨论这种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加速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早日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