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5-01-06 15:21来源: 南方周末作者:汪韬
“既然中国的空气污染如此严重,那中国应当尽快修改标准,建立监测网络。”
2014年11月中旬,在第六届“更好的空气质量(Better Air Quality,简称BAQ)”大会上,听到这样的评论,参会的中国人员“惊呆了”——早在2012年中国就颁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纳入PM2.5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搭建起全球最大的大气监测网络。
误读背后的问题是:中国治霾急行军两年来,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
汇集全球空气质量管理官员和专家的BAQ大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大会由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斯里兰卡政府、日本环境省(相当于中国环保部)以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联合举办。
三年来,海量国内外报道塑造了中国灰蒙蒙的形象。但在这个专门讨论空气的大会上,中国官员的报告让国外的行内人意外。
以笔者的参会感受,会议报告大致分成两类:发达国家分享经验、发展中国家介绍进展和困难。例如美国环保署官员推荐了计算空气污染健康风险的模型工具,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参会者则称,在未来两年要加强监测和预报系统,并通过媒体提高公众意识。
中国虽然属发展中国家,报告内容却更接近于前者: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柴油车尾气减排战略、北京市大气监测体系、上海市以及长三角大气预报预警系统……
在“冷门”减排措施上,有的中国城市也已拔得头筹。船舶治污分会结束后,台湾环境署的官员拉住大陆代表,询问深圳船舶治污的细节。2014年9月,深圳市政府开始补贴船企,减少船舶污染排放。
治霾之路上,中国似乎领先了。如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执行主任Bjarne Pedersen所言:“行动计划、监测网络……中国已有很多与空气污染作战的经验,很多亚洲国家还没有。中国应该分享经验,即使现在中国的空气污染还很严重。”
这种评价很中肯。不管是“久病成医”,还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已定下定量目标,治霾方法日趋科技化、精细化。可问题是:空气质量正在改善,为何民众还感受不到?
当然,治霾有“持久战”一说,也有“欠债太多”一论。也许仪器监测的客观数据显示污染浓度降低了,老百姓的主观感受依然是能见度较差。
实际上,光有高科技和精细化的战略并不够。2014年12月9日,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2014年8-10月期间,实时公开的在线监测数据显示,不少上市公司频繁超标排放污染物。高科技已将灰霾元凶揪出来了,然后呢?
治霾不仅是一个精细化的科学问题,也是政治、经济问题。不改GDP政绩观,不改现有的发展模式,只是埋头耕耘科学问题,再精细化的专业方案,也可能抵不过领导官员的一个“招呼”。
诚然,中国可以向其他国家输出治霾的技术经验,甚至借机扩大中国的环保产业,可如果这些经验在国内都没有扎实落地,就不能责怪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治霾努力了。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公众微信账号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