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国电力圆桌项目在京召开十六部委煤电去产能政策落地座谈会。会上发布了一份题为《发电计划放开、煤电去补贴与搁浅资产处置》的报告。该报告由华北电力大学袁家海教授所作,首次探讨和量化分析了发电计划放开对煤电去补贴的影响,同时针对煤电去产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2017年4月《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通知》正式下发,明确了发用电计划放开的推进路线图。7月底,国家16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提出化解煤电产能过剩、支持煤电整合等政策。煤电在我国能源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电计划放开、煤电去产能都必然对煤电行业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袁教授的报告从去补贴的角度关注体制转轨对发电企业的影响。将计划保护给煤电企业带来的显性或隐性补贴概括为三部分:1)基于计划上网电量发放的环保电价补贴,2);计划保护下,煤电对可再生能源的“挤压”,3);标杆上网电价对煤电企业的“价格”保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化石能源补贴”,本报告所研究的煤电“补贴”是现行体制给燃煤发电提供的“制度性”保护。
2016年,燃煤发电因发电计划及其配套制度而享受的补贴合计为3057亿元,其中,环保电价补贴1194亿元,对可再生能源的挤压补贴171亿元,价格保护补贴1692亿元。随着发电计划的放开,煤电补贴将大幅削减至264-302亿元。计划保护掩盖了过剩煤电的资产搁浅问题。随着市场放开,补贴逐渐取消,资产搁浅问题会逐步凸显。
发电计划保护给煤电企业带来的补贴,短期看似对煤电企业有利,但从能源转型的大方向来看则不利于电力行业转型升级。高额补贴更是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在可再生能源基金缺口700亿的情况下,煤电却能享受着高额补贴,其助推的煤电投资冲动与中国能源转型方向背道而驰。16部委煤电去产能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并有利于为正在启动的电力市场培育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发电计划的放开,失去了计划保护的煤电在市场环境下竞争力将会降低,这有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电力低碳转型。
报告建议,科学把握发电计划放开下的煤电去补贴节奏。针对发电计划的电量和价格补贴,建议政府把握发电计划放开的进度,既要关注发电计划放开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也要关注煤电企业的承受能力,在二者之间适当平衡。另外,考虑到国务院近期明确了要逐步降低环保电价,报告建议国家尽快明确环保电价降低和最终退出的时间表。
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促进燃煤机组定位由电量型机组向电力型机组转变。用市场机制补偿辅助服务,促进煤电机组定位调整,并部分解决煤电转型过程中的效益下滑和搁浅资产回收问题。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中确定的改革,特别是那些支持经济调度和短期边际成本定价方面的改革,可以为建立电量、容量、灵活性和其他服务的竞争性批发市场敞开大门。这些改革和市场将鼓励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协调区域市场运行,整合可再生能源以及总体上降低系统成本和价格。
通过严控新增产能、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最大化降低煤电行业调整的冲击,缩短转轨阵痛期。建议政府尽快落实去产能政策,多部门协同严控新建项目,运用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力争达成更具挑战性的去产能目标。只有尽快将煤电供应能力调控到与新常态下的电力需求相匹配的水平,才能切实解决煤电行业的整体亏损问题。调整期间,政府对煤电企业亏损的规模和持续时间应有充分的预期和足够的容忍度。
通过科学的监管和补偿政策加速煤电行业去产能。建议能源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深入了解现有煤电厂运营状态,对“十三五”期间可能的减排要求加码等监管、法律法规的变化(例如需要额外投资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节水政策的强化等),提前通知现役电厂,以帮助企业科学决策选择进行投资以达到新的标准或选择退出。对于选择自愿提前退出的燃煤电厂,建议继续推行“十一五”以来关停小火电的财政补贴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容量退出补贴及员工安置。对于目前来看确属过剩产能、但需保留以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备用的煤电机组,可封存备用,其正常运行所需固定投入可在系统辅助服务成本中支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改革处处长张卫东、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副总经济师韩文轩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王万兴等专家分别从政策制定、企业应对和国际经验角度,就最近国家16部委联合发布的煤电去产能政策与来宾进行座谈。专家指出,放开发电计划、去除煤电制度性保护带来的“补贴”,可有效的加速降低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助力去产能政策落地。专家们还结合国际经验,探讨了在中国的国情下如何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处置煤电搁浅资产。
(责任编辑:kcf)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