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综合新闻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焦点关注 >

《2017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在京发布

时间:2017-11-01 16:56来源: 未知作者:hcq

字号:TT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大会将于11月6日在波恩举行,11月1日,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在北京发布《2017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度保持高水平,94%受访者支持中国落实《巴黎协定》,96.8%的受访者支持中国政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为此次发布发来寄语:“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时隔五年再次开展气候变化公众认知调研,从报告中看到公众认知保持在高水平,受访者高度支持政府的各项气候政策,尤其是有超九成受访者支持中国落实《巴黎协定》,这是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最大鼓励和肯定。希望此次调研的数据和发现能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国家和公众的气候行动发挥更多实际的推动力。期望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能够把这项有意义、有价值的调研工作继续下去,为我们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为报告撰写了序言,充分肯定了这次调研的作用和价值,认为“每一个公众、每一个家庭,是促进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低碳试点推广和造就低碳社会的根本驱动力。了解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现状,引导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帮助公众便捷地践行低碳生活,是中国发展低碳社会的起点。在这个角度上,可以说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开展的2017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是非常及时、有意义的工作。”

  这是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继2012年开展全国范围公众气候认知调研后的第二次公众调研。调研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式完成,样本量为4025人,覆盖中国内地332个地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特别考虑了城乡比例、性别比例,以更客观地呈现中国公众普遍的认知情况。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介绍:“2012年我们用同样的调研方法开展过首次调研。五年间国内和国际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希望通过新一轮调研更新和完善相关数据,为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以及其他机构, 多维度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状况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贾峰主任认为:“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非常严谨,五年的对比研究既展示给我们一个中国公众在这方面的基本面、基线调查,同时也展示了过去五年来我们国家政府、中国企业、公众、中国媒体、中国环保组织在这方面的努力所呈现出来的成果。十九大的报告指出政府、企业和全民参与构成了国家的环境治理的系统化整体,从这个角度来说了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对环境问题认知的程度、对采取的行为、支付意愿和想法,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好的项目,鼓励更多观众参与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供应链、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等,推动我们环保工作走上一个更高的程度。”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徐华清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过去几年,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逐渐显现,希望能在这些数据基础上携手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推动公众有效参与。”

  能源基金会传播总监荆卉高度赞赏这次调研开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它的价值在于展示了一个时间切面的公众认知状况和态度,同时通过与过去五年的纵向对比,又可以看到公众意识的发展趋势。“高效落实气候行动的一个重要保障,是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性认知、对应措施的深度认同和需求,以及被需求激发的积极参与的意愿。希望报告能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重要的参考,评估既往工作的成效以及未来潜力,并输送进一步推动气候的信心。”荆卉表示。

  本次调研从“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公众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度”、“公众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认知度”、“公众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认知度”、“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执行度”及“气候传播效力效果评价”6个方面展开。数据显示,受访者对气候变化保持高认知度,高度支持政府颁布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


圆桌讨论

  本次调研负责人、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联合发起人王彬彬博士介绍了调研主要发现,表示:“与五年前相比,更多公众认同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而且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对气候变化的担心度提高了2个百分点,认为自己经历过气候变化影响的人数提高了15%。这说明随着近两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公众对气候变化影响有了更现实的理解;同时,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议题上的公众传播工作也很有成效

  本次调研的另一个发现是,近半数受访者使用过共享单车,超九成公众支持共享单车出行,超半数受访者知道家庭和单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发电的用处。王彬彬博士认为:“五年前我国公众就有比较高的气候认知度,但在采取行动方面只有节约用能这类传统方法可以选择。五年后我们看到共享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公众采取实际行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也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贡献了鲜活案例。”

  结合最新的国际局势,本次调研专门测试了公众对中国政府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支持度。数据显示,94%受访者支持中国落实《巴黎协定》,96.8%的受访者支持中国政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长期研究全球气候治理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指出:“从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是得民心的。在当今中国,绿色低碳的议程在中国战略层面的重要性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国际角色正从参与者、追随者,向引领者、引导者过渡。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是最有利于中国发挥领导力的领域。”

  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摩拜单车、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代表分别从政府、媒体、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行业角度围绕报告发现展开热烈讨论。

  王彬彬博士最后表示:“公众了解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是明确的,关键是如何将意愿转化成更多行动。在认知层面,98.7%的受访者支持在学校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可以从气候变化科普进校园开始,从娃娃抓起。在行动层面,政府鼓励技术创新,有购买力的公众对气候友好型产品又表现出稳定增长的支付意愿,可以对气候友好型产品进行技术创新,使其更便于公众使用。从这两方面入手,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还有很多空间有待各方合力开展更多工作。
(责任编辑:hcq)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