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18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7成受访者看好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成熟,自2020年起发挥减排作用,于2025完全运行;同时,多数受访者对未来碳价的持续增长有信心,预测到2025年碳价有望增长至86元/吨,认为碳价对投资决策将产生影响。
该调查项目由中国碳论坛(CCF)、ICF 国际咨询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并获得了荷兰排放管理局(Dutch Emissions Authority)、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及挪威环境局的支持。自2013年起,项目组已做过3次类似调查。据悉,此次调查收到超过 300 份有效回复,其中68%的受访者来自企业。近半受访者来自区域性碳市场的参与企业、或是即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今年还获得了各行业协会的支持,从而使调研结果较往年能更好地反映业界观点。
多数受访者态度积极
报告中,72%的受访者认为全国碳市场将在 2025 年实现全面运转(各关键机制将届时落地),但也有11%可能被纳入碳市场的企业认为,届时碳市场并不能实现全面运转。
此外,近三分之二电力行业受访者认为该行业能在 2020 年为碳交易做好准备,而作为另一主要排放源的水泥行业,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能在 2020 年底前做好进入全国碳市场的准备。
对于全国碳市场碳价的态度,多数受访者认为其将稳步上升,到2025 年每吨二氧化碳的价格或将上涨至86 元/吨。同时,多数受访者认为,碳交易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将日益显着。其中,34%的受访者认为在 2018 年碳交易将对投资决策产生强烈或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一比例到2025年将上升到75%。
报告发布恰逢其时
该报告系2017 年 12 月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方案”以来的第一次市场调查。当前,国际社会正在讨论《巴黎协定》的实施规则,也是中国的气候行动对全世界利益产生影响的关键时期。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指出:“近期中国启动了全国碳市场建设方案,这在全球关注中国气候行动的大背景下发出了明确信号,即:碳价将在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碳论坛的调查显示,所有利益相关方都非常关注碳排放的预期成本,这对增强市场参与方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调查显示,自现在起至2025 年,中国实现减排的政策工具将逐渐转为碳排放交易体系、环境税、信息公开及能源配额交易政策的组合。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教授表示:“中国政府继续通过市场手段推进环境保护、减缓气候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次调查非常有启发性,量化体现了市场参与方的立场及预期。” 调查结果还表明,政府需要为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强有力的法律基础,从而确保交易体系有效运行。94%的受访者表示为确保碳排放交易履约,需要通过国务院或正式立法程序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
为了激励企业在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不同时期,哪些是最重要的政策?(每年最多选3个选项)(N=256,253,257)
中国碳论坛副主席、报告合着者之一 Dimitri de Boer 先生认为,本次调查结果将增强各界对中国气候行动的信心。他说:“国际社会期待中国能够引领全球气候行动。中国政府正在在持续、大力推进工作,为全国碳交易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碳排放将很快达峰并下降。调查结果也让我们对中国超额完成减排目标抱有信心。”
荷兰排放管理局(Dutch Emissions Authority)局长 Marc Allessie 先生表示: “碳市场在中国的发展释放了明确的价格信号,这对于其他国家建立并发展碳市场有着重要意义。近期欧盟碳市场的改革、中国全国碳市场的启动都表明,作为一种市场化手段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将会继续完善。此外,中国全国碳市场的成功运营将能有效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责任编辑:fyx)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