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综合新闻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焦点关注 >

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在京举行

时间:2019-12-19 16:29来源: 未知作者:admin

字号:TT
    12月18日,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在京举行,旨在通过总结40年来国内外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进展,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战略,开拓面向全球的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出席并讲话。大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办。
    大会指出,生态环境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加快推动实现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的转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大会强调,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龙头的监测技术队伍要围绕优化监测网络设置技术、统一监测技术方法、强化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完善监测评价方法、加强监测信息共享技术开展研究,明确未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略,开拓面向全球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为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
    会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合作交流倡议。大会设一个主会场以及四个分会场,邀请环境监测各领域专家学者作学术交流报告,并举办“守初心 创业发展四十载,担使命 开拓奋进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监测四十年图片展。
    来自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的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同志以及专家学者、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发单位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附: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合作交流倡议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19年12月18日)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胜利召开,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确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分工协作体制。《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顶梁柱”和“生命线”,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全要素、进行整体监测、综合评价。加快实现从传统的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的转变,需要树立大监测的理念,形成大联合的格局,开展大数据的集成,支撑大保护的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倡议:
    一是深入开展大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研究。从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在全面深化主要环境要素监测(含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的基础上,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延伸,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向天地一体、集成联动、自动智能、标准精细发展,加快构建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大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快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二是加快形成生态环境监测大联合的格局。整合和优化全社会生态监测方面的专家资源力量,组建生态环境监测专家委员会,广泛开展环境监测技术协同创新和联合研究,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监测科研、标准制修订、大数据分析等业务领域,充分激发和调动市场活力,丰富生态环境监测产品与服务供给。
    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的集成。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总体框架,建立覆盖全国、统筹利用、开放共享的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监测数据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及统一管理,提升数据共享、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能力,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管信息,推进生态环境管理、决策和治理模式创新,实现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
    四是支撑生态环境大保护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成果应用,建成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统一监测评估的工作机制,构建一总多专、分区布局的生态环境监测业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监测新格局,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监测产品需求。每五年召开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每年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专项技术交流,切实加强交流研讨,促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和提升,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监测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切实做到精准监测、科学监测、依法监测,坚守诚信监测的职业道德底线,追求卓越监测的行业发展高线,主动参与全球及周边重点区域或国家环境监测合作,为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