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设计中的环境文化

时间:2014-02-18 15:43来源: 中华环境网作者:屈遐点击: 次

字号:TT
   

肌理混凝土灯
 
    前段时间,以“非建筑——同行的设计”为主题的设计展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此展览是“Do度*联体艺术设计机构”首席建筑师程大鹏和同行吴文一、曹晓昕三人共同策划、发起的建筑师群体的“非建筑”之作。他们企图在环境保护的大前提下,通过这些具有功能意义的设计作品,反映建筑师的工作状态和思考模式,窥见建筑师注重“制作”、讲究“工艺”的传承精神。
    什么是非建筑
    也许有人会问,“非建筑”是什么?用活动策划人的话来说,与建筑无关的东西都可称为非建筑。可生活中多少事物与建筑无关呢?形式、色
彩、质感无不存在于建筑设计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可以说,建筑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类型的艺术。因此,建筑不仅是“功能”和“构建”,更是一种生活的过程,一种存在。为什么叫“同行的设计”,策划人吴文一说,可以叫同行(音:xing)设计,
因为建筑师们的生活、职业与他们的设计是平行的,他们在工作时做建筑,生活中各种美妙的小故事会慢慢融入他们的设计之中,成为灵感,成为设计的作品。另外,也可以叫做同行(音:hang)的设计,因为参展的人员都有着共同的身份——建筑师。
    此次展览,人们将目光过多聚焦在建筑师设计的桌子、灯具、室外休闲椅等等“非建筑”作品本身,忽略了建筑师对材料的运用和追求;只顾
追寻建筑师的影子和细节,忽略了对建筑师创作源泉的立体探寻。比如,仲松先生设计的“大有系列”作品,是用竹子冲压成名叫“钢竹”的材料
制作的书桌、座椅和屏风;约翰 * 范德沃特先生的作品“慵灯”,是受中国煤油灯启发,用豆油做材料设计而成的;此外,展出的还有用混凝土材料制成的吊灯、可以收集雨水的室外休闲座椅等等。不难发现,作品中廉价的竹子、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混凝土、百姓生活中每天用到的豆油都可以成为建筑师的设计材料。我们在佩服建筑师设计水准的同时,不能忽略时代对建筑师的影响,那就是建设师也不能置身于紧迫的环境保护形势之外。
    “非建筑”与环保的交集
  

                  
   
                                                   
 河马灯                                                                                                          程大鹏近照
 
    正如建筑师们自己所说,他们的生活、职业与建筑设计是平行的,在工作时做建筑,在生活中追求设计的乐趣。生活中各种美妙的事物、理念、文化,都会慢慢融入他们的设计之中,成为灵感,成为设计后的作品。此次展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师的设计想象力和材料驾御能力都是以环境保护理念作为支撑的。以竹子冲压的“钢竹”做材料,说明在当今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木材砍伐的形势下,竹子作为速生的木材资源,无论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是降低成本的角度都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收集雨水的休闲座椅反映出集约化理念,把雨水收集于座椅里,用于城市绿地浇灌,一举多得。陶瓷做的“河马灯”,从张大的河马嘴里,两颗牙齿作为闪亮的灯柱,透露出保护动物的点滴心意。
    近年来,体现环保理念已成为建筑设计文化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一件好的建筑作品,不仅要做到功能完善,经济适用,外观优美大方,有特色,还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建筑设计能否充分体现环保要求,已经成为评价建筑作品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建筑设计工作者树立环保理念,是时代赋予的一项崇高责任。
    建筑设计与环保文化
    宏观来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按环保的要求解决好城市的布局问题。一座大型城市被看做是一个“开放型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只有保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畅通,才能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机能有效发挥。单就建筑物本身设计而言,也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而建筑耗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耗能大户”。有资料显示,1986 年之前我国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建筑物,其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大约是发达国家的 3 倍,节能潜力相当大。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卫生、健康的条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共进的目标。微观来讲,建筑设计中的供水、供暖、供冷、卫生间等配套设计中,充分考虑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也是当务之急。就供水来说,由于水资源紧缺,中水回用已经提到重要日程,由单一的供
水系统转向分质供水的两套供水系统( 一套供饮水使用,一套供浇花、冲洗卫生间、拖地等 ) 已成为发展方向。 
    位于北京东城区的南新仓国际大厦在开发时即充分考虑到是它所处的环境,由于紧邻“古代皇家粮仓”,有不可再生文物资源的特性,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与街区建设发展要有机融合:按照人与自然和谐、人与遗产和谐、环境与遗产和谐、传统与现代和谐的理念,文物保护与特色街商业运作需要有机结合、均衡发展、和谐共生。南新仓国际大厦的建设成为当时北京第一栋全部采用德国原产陶土板与干挂技术的甲级写字楼,采用欧美最新流行的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绛橙色陶板艺术性地创新了北京写字楼外立面,实现了现代国际商务与皇城文化的融合。
    可以看出,与一个建筑、城市规划相比,建筑师谦称的“非建筑”作品算是“小品”了,但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精美物件,却能反映出建筑师
卓尔不群的设计思维,将环保理念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一个个“非建筑”作品中,这也会给城市环保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相关阅读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