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制止舌尖上的“鲜血”

时间:2014-06-16 11:35来源: 未知作者:刘建珍点击: 次

字号:TT

   ▲ 2013年12月14日,104国道静海县城附近,待售的野味。专家判断这些野味是区级二级保护动物,带有蜱虫,食用危险。 CFP/供图
“你知道什么是蝠(fú)鲼(fèn)么?”
“不知道。”
“那你知道膨鱼鳃么?”
“好像听说过,是保健品吧。”
“那你知道膨鱼鳃就是蝠鲼的鳃片,而且蝠鲼是近危动物么?”
“这个……不清楚。”
这是记者与一朋友的网上对话。随后我又问了一圈周遭的朋友,同样的茫然,“考我汉语识字水平么?”真不是。其实如果不是手持国际公益组织野生救援协会一份关于蝠鲼的报告,我连“蝠鲼”这俩字都不认识。蝠鲼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底层的软骨鱼类,被视为海洋中的熊猫,然而目前它们的生存却遭到了严重威胁,过度捕捞对这个种群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刚刚看罢余温尚存的报告,又有广东查获4吨走私穿山甲冻体的消息被爆出,这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蜷曲成堆的惨象格外刺眼和令人心痛。而这只是野生动物被人类赶向灭绝之路的两个缩影。
看来,当下需要考验的是我们野生动物保护的认知和能力。诸多经历了千万年物竞天择进化而生存下来的“蝠鲼”、“穿山甲”们该如何从人类的“虎口”脱险?不能失去野生动物独存的人类又该做何反思?
 
倒在人类嘴下的生灵
“外星人为什么不让中国人见到?因为中国人什么都吃,他们怕被吃掉!”中国人“几乎吃除了人之外的所有动物”,每次野生动物被爆遭遇生存危机后,这样的段子都会被重提。外星人是否会入侵尚不可知,但倒在我们嘴下的野生动物们确实在增加,无谓以何种方式,不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
野生救援协会公布的2013《蝠鲼希望项目》的增编报告显示,全世界99%的蝠鲼腮(俗称“膨鱼腮”)都在中国广州作为“保健”食品销售,且消费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膨鱼腮在广州两大海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量从2011年的60,969千克/年(大约61吨)惊人地增长到了2013年的138,299千克/年(大约138吨,相当杀死了近15万条蝠鲼),短短两年内,市场量增加了127%。
不仅如此,猕猴、熊、豹、大雁、岩羊、麂子、野猪等多种野生动物也充斥市场,各个餐馆竞相以野味为卖点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野味市场”繁荣的背后,则是从猎杀到贩卖、收购、运输,再到餐桌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它像一部庞大的绞肉机,夜以继日地进行着无情杀戮,危及野生动物种群安全,侵蚀着多年来得之不易的保护成果。
“对野生动物保护会考虑到消亡速度和濒危度,目前红灯已亮,非常危机。” 野生救援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子雯告诉记者,市场需求量的飙升让她非常担忧。
对滥食野生动物的痛批一直不断,早在2007年中国林科院首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楚国忠就曾经警示,对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我们绝不可忽视。如果不认真对待野生动物危机的话,许多中型和大型稀有野生动物以及珍稀鸟类将在10年-20年后灭绝。当时,在国际公认的640个濒危野生物种中,我国就已占了156个。
被误导的“食”效
为何要对野生动物痛下“杀口”,并肆无忌惮的大快朵颐?调研市场,综合信息,不难发现,都是所谓的味美、健体、有药用功效等“食”效惹的祸。直接食用、入药、制作保健品是将野生动物推上绞刑架送入国人腹中的重要罪魁。
在物以稀为贵的诱惑下,美食风、养生风朝猎奇求珍发展,吃奇吃鲜,甚至把吃野生动物当成身份的象征,成为所谓的“时尚”。
这种“时尚”在山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李占鹏看来并不那么摩登,此前他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更多的消费野味者其实还是由于迷信野味、认为吃野生动物可以强身健体。但研究表明,恰恰是这些被误导的“食”效正反向吞噬着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野生动物并不都像人们想象那样有营养,相反许多野生动物种类与人类共患的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鼠疫、炭疽、甲肝等。”另据专家介绍,吃野生动物是人类可能感染动物身上病毒的最直接途径之一。
此外,商家鼓吹是谋杀野生动物的另一背后黑手。受利益驱动,商家通过宣传所谓的“药用”、“保健”功效误导消费者,也将野生动物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很多年前,南方流行将蝠鲼鳃作为补品,此法后来慢慢鲜有人问津。但2013年,野生救援协会调查时发现,所有回答膨鱼鳃健康价值的销售商均表示他们相信膨鱼鳃的“健康”功效和“败火”作用,而且推荐给消费者,以此开发新市场。但事实是蝠鲼腮和膨鱼腮词条均未被收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不是传统、标准的中药成分,其“药用”、“保健”功效并未得到医学上的权威认可和实践证明。相反,根据国外2009年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蝠鲼的肝、肾、身体组织有高含量的汞、砷、镉等重金属元素。如果作为煲汤等日常食用,重金属在身体内不断积累,会产生致癌、不育、损害中枢神经和肾脏、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发育等健康风险。
“2005年做拒食鱼翅活动时,只有30%左右的调查者知道海上切鳍会给鲨鱼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信息提供很重要,要加强宣传,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拒绝购买能起到物种保护的作用。” 子雯认为,中国天人合一的理念,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强烈意识,当前缺少的是建立这种意识与物种保护的关联,“要向公众发出环保信号,从终端上解决问题”。
 
一张纵横相错的杀戮网
不否认对消费者实施教育可以改变未来市场的发展,但尚待时日。目前更令人担忧的是产业链前端的生产、销售环节正由个体的零星偷猎,逐渐走向竭泽而渔式的团伙盗猎、一网打尽式的产业化运作。
5月12日,广东珠海边防支队查获4吨走私穿山甲冻体,此次数量之大是近几年来罕见的。穿山甲属所有种已均被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在我国,穿山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私人捕杀和食用。但从此次冻体的多层封装、明确标示等均可见幕后走私团伙的专业性。痛斥令行不止之余我们不免担忧,不为专业走私团伙通上致死“高压电”,穿山甲保护就有可能沦为一阵风的“突击”运动。
野生动物协会在调查中也发现,由少数商家组成的销售膨鱼鳃的潜在市场联盟,占据了更大的市场联盟。2011年,20家大型销售商占据了79%的市场。而2013年5家销售商就占据了79%的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专业市场联合。
     生产链条的纵向强化使众多无辜动物成为流水线上血渍斑斑的产品,而电子商务和不良信息传播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批量产品更加便捷的输出。这张纵横相错的杀戮网,以其隐形但不可逆的杀气,压榨着野生动物们本就逼仄的生存空间。
在淘宝上,记者输入“膨鱼鳃”,出现了3大页共计118种以膨鱼鳃为原料的干货。销售产品包括广州市场上常见的三个蝠鲼物种:双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魟和褐背蝠鲼,而前两者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分别列为易危、近危物种。让笔者吃惊的是,竟然也能搜到被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云鹿、象龟的相关产品。更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在谷歌中输入“膨鱼鳃”,可查找到18200条结果,其中膨鱼鳃的食谱和烹饪方法五花八门。输入“穿山甲”,出现了 8,810,000 条结果,相关搜索里竟单列了一项“穿山甲的吃法”的关键词,还有烹饪完毕的“佳肴”配图。
 
构筑野生动物保护“防火墙”
为构筑野生动物保护“防火墙”,国家再度擎起法律利刃。日前,“为食用而非法购买珍稀野生动物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已写进新鲜出炉的史上最严《环保法》。一些环保机构和动物保护专家表示,该项立法是一大进步,但要遏制“舌尖上犯罪”,更关键的是要破解执法瓶颈。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实行森林公安、林业局、边防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所等部门的多层监督、监管,执法主体有待完善,如果执法部门的分工协调机制无法明确,势必导致执法疲软。此外,缺乏刑事打击非法猎杀、买卖珍稀野生动物的长效机制,也让人对执法效果表示担忧。在子雯看来“非常看好此项法条,为政府鼓掌,但是中国人多地广,执行起来比较难,中国亟需出台法律实施细则和相关规章推动落实。”
据《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统计,我国涉及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超过350余部,初步形成了包括国际条约、宪法、刑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地方法规等在内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体系。现行法律框架下有效保护珍贵野生动物需要政府更大的执行决心和力度。
实施经济替代方案和生态旅游是高线惩罚之外的另一项建议性举措。“很多人只看到猎杀动物的眼前利益,但其实拿蝠鲼来说,其旅游价值更高,政府应帮助渔民建立绿色经济链条,使他们成为最好的保护者。”子雯表示。
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23个蝠鲼观光旅游操作达标的国家,由蝠鲼带来的潜水和浮潜旅游业价值每年超过7300万美元,同时还带动相关的其他旅游消费,年收入可达1.4亿美元。这不啻是一个既可以提供长期可持续经济来源,又可保护蝠鲼的绝佳选择。而这样的经济账,可以扩展至其他野生动物。
野生救援协会从5月份开始在广州地区启动“保护蝠鲼,拒食膨鱼鳃”行动,此次行动将与当地政府合作,持续1-2年,多年经验也让子雯深刻感受到对公众宣传、教育的必要性。“要让公众先看到了解濒危野生动物名单”,鼓励消费者自觉抵制,“让公众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无力改变现状的,每个人出一份力,其实就会出现滚雪球式的变化,形成一种大的环保趋势。”
“野生动物非法盗猎已成为仅次于毒品、武器的第三大非法贸易,我们要行动起来,不要让孩子们只能在博物馆看到这些珍贵物种标本,让下一代为我们的无知买单。” 子雯语气里透着焦急和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