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领域的NGO数量众多,竞争也相对激烈。竞争之下即有优胜劣汰,虽看似残酷其实极为合理。“绿行齐鲁”若想在这样的环境里立足并得到长期的发展,是需要我们自身有个好“身板”,具备一个好机构应该有的基因,那么,我们要做怎样的机构呢?
发心纯粹的机构
最近有人咨询怎么通过做公益机构实现盈利,我告诉他:不可能,不要做!如果能找到创业盈利点,那么就直接用商业手段、商业模式来实现,首先通过做公益机构来做最后可能落个“打着公益旗号来赚钱”的骂名;其次做公益机构也是需要时间的,这就很可能浪费那个稍纵即逝的盈利机会。
就“绿行齐鲁”来说,从几个年轻人在一块60平方厘米的旧白板上用基本没有墨水的白板笔写下“关注人的健康,进而关注水、空气、食品的安全”那个时刻开始,就基本确定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无论是设计项目还是选择合作伙伴,经得起诱惑,不忘我们的初衷会让我们走的更远。
能做成事情的机构
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要做成事情呢?社会组织存在的本质是要解决社会问题的,好多人,好多机构,一直在讲“只要做就会有价值”,这个对学生社团很实用,毕竟还有“提升自我”这一条。但是对专业的环保组织来说就有问题了,行业内的老前辈或许会用“慢慢来,做做看”来安慰我们后来者,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慢慢来,做做看,一年两年三年没看见做成什么事情,那么后果当然可预见。一个社会组织做不成事情,解决不了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做成是奉献社会,做不成就是浪费资源,做环保组织若浪费资源,必定首先被唾弃。
很多人都善意地提醒我们不会讲故事,我想这也未必是坏事,不会讲故事的人通常会讲自己做过的事情,做成的事情还是有把握的,只是不会编故事罢了,我们以后再交流的时候只要坦诚讲述我们做的事情,客观分析与理性预测我们的未来就可以了。尽管这样看起来短时间不能获得资助方青睐,可能在机构运行中捉襟见肘,但长期来看,一定会让我们的根基更加稳固。
服务意识极强的机构
我们的机构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我们想让它存在而存在,而是因为社会需求的存在。有些人“致力”于把自己的问题变成社会问题,也是想创造出社会需求,寻求存在的合理性。那些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却脱离社会需求,没有站在服务对象立场上考虑的机构,玩了一通,一定会蓦然发现自己在裸奔,没有追随者,没有“拥趸”。
“绿行齐鲁”的服务对象是那些在环境污染中的受害者,想要更好地服务于他们,我们需要对自身做出一些调整与改变,当下我们的决策机制依然是有科层制的影子,理事会领导执行主任,执行主任管理项目官员与实习生,实习生与项目官员再管理志愿者,然后一起服务于污染受害者。如果我们能把这个体系颠倒过来,应更能体现我们的想法:因为要满足污染受害者的需求,我们招募志愿者,招募实习生,并且需要增加机构的项目官员,然后需要执行主任来服务于项目官员,最后理事会根据执行团队需求再提供自身的服务,所有的组织架构围绕服务对象建立,改变自上而下地制定规则和分配任务,这样服务对象需要我们提供水污染方面的行动,我们就为之组建团队,提供服务;服务对象需要我们提供空气污染方面的办法,我们也要为之行动,进行响应。
▲2014年4月27日绿行齐鲁两周年志愿者见面会
环境适应性强的机构
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对环保组织来说也大抵如此,我们若想取得一点成绩,就必须认真研究我们所处的环境,然而许多的环保机构孜孜不倦的学习了很多手法、理念,却偏偏不了解本土,不了解现实,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能敏锐的根据身边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进行认真的思考,而是简单的把“一时的想法”称之为解决之策,往往导致问题解决之策成为新的问题。
就“绿行齐鲁”最近的工作环境来说,济南大规模的“创卫”活动正在被我们忽视,且不论其是否有劳民伤财之嫌,“创卫”的确在改善我们的环境,在政府机关从上到下都在做“攻坚战”动员的时候,一些平时不易处理的环境问题,一旦与“创卫”结合,必迅速被处理。
有自己方法的机构
检验一个机构是否摆脱初创期,进入成熟期,我以为就是看它是否有属于自己的方法论,草创期机构通常为了生存,资助方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看看人家怎么做就怎么做们 而成熟期的机构应逐步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有选择的做事,对做与不做有相应的判断。要做到对所做的事情分类、选择,的确很难,我想了几个简单的分类及分类的标准供大家参考完善。
第一类,核心项目。明显特征是:我们独创或引领,代表机构品牌的;我们改进或完善,能进行方法输出的。第二类,生存项目。明显特征是:短期生存需要,迎合基金会需求的;增加机构曝光率(公众形象),需要定期开展的。第三类,边缘项目。明显特征是:配合别人机构壮大声势的;偶有所想,尝试玩玩的。
第一类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只要看到,就要抓住,抓紧,仔细做下去,就像我们所努力推动的“排污口标识牌”建设,环保厅已经发文要求建设,下一步还要继续跟进怎么让建设的牌子能得到维护,能发挥作用。第二类也很重要,但不是核心竞争力所在,除非你能把它提升到第一类的位置。某一阶段,三个类型占用时间权重可能有变化,但是长期来看,所占用的工作时间和资源,一定是有次序的,如果次序不对,一定是出问题了,要不我们没有核心的东西,要不就是我们时间、资源分配不科学。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