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辽宁省抚顺市,陈光标将自己在美国接受采访的报纸祭献到雷锋墓前。
2014年7月6日,陈光标称:联合国颁给我“世界首善”荣誉称号。仅不到24小时后,陈光标又表示:“我的‘世界首善’称号可能是受骗了,我办这个证花费三万美金。”7月9日,陈光标和办“假证”的基金会,两方网络喊话,相互指责。陈光标在微博上晒出了他和办“假证”的“中国全球合作基金会”的微信对话,说自己被骗,要委托人去美国报警。不过诡异的对话中只有对方,却看不到陈光标说了什么。给陈光标办假证的“中国全球合作基金会”则发表声明说:陈光标早知道他们不代表联合国,“假证”是陈光标自己做的。
之前,陈光标在接受国内某媒体采访时还说,自己奖状、奖杯拿了4000多个,还有3万多条哈达,接近两万面锦旗……每个(奖状)后面都有一个故事。
这些不靠谱的事情与数据,如果换在一个正常人身上,估计会在网友的骂声中走上天台,不过,对于陈光标来说则不同。他的种种行为,正是以慈善的幌子为自己搭建秀场,利用“眼球效应”为自己的事业带来正向的助推力。
陈光标的慈善事业起步于1998年,至今已有十几年时间,据称,在这期间他累计捐献款物约30亿元人民币,帮助特困户逾百万。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资深慈善家陈光标似乎还“稚嫩的很”,他的事业“并没有走出多远”。
这一评价的得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他慈善行为模式的不认同。因为,个人名义下的“大礼包”、“大红包”几乎成了陈光标式慈善的“行为艺术”—— 2011年3月11日,陈光标向盈江地震灾区民众每人发放200元救灾款;同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陈光标飞赴日本购买了5000个口罩,在街头派发给当地人;2011年9月25日,陈光标在贵州毕节现场向观众派发3000头的猪羊;尤其让人难忘的是,他用数亿元人民币砌成的“钱墙”……
陈光标动辄“发放现金”的招牌方式,让很多人不受用。这次在美国,他遇到了同样的尴尬:不仅有乞丐当场拒绝接受施舍,连当地官方也出面表示“不支持”。他的慈善做派,在一个相对成熟的慈善运作机制中,面临着不被认可的现实。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认知呢?
也许,作为一项社会运作机制,慈善事业远非“请客吃饭”这么简单。慈善,固然是一种物质捐赠,但它还有“硬币的另一面”,那就是价值传播与感染,用我们的流行语,就是要有正能量,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就重要性而言,后者一点都不亚于前者。
如今,中国富人开始涉足慈善事业,有些也是成功的、受欢迎的,但中国的慈善事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理论准备不足,慈善的施惠方和受惠方都不知道慈善事业的本质是什么?因此,施惠方往往把向公众高调撒钱当慈善,而受惠方则往往因个人生活需求、创业需求而向施惠方盲目伸手。
慈善行为从本质上讲,是为了满足社会危困群体或个人的需求,由团体机构或个人以出资、出物、出力等方式进行雪中送炭式的公益扶助。慈善事业要实现理想境界,施惠方和受惠方都要有最基本的素质:施惠方施善应尽量不留名、绝对不求回报(包括口碑宣传),而受惠方则应永存感恩之心,所谓滴水之恩,异日涌泉相报。反观近年某些慈善家,送钱时电视摄像机跟在旁边,这与新年春节时地方政府领导高调慰问贫困群体送慰问金的做法何异?
从这个角度,“中国首善”陈光标的慈善确实还有点“土豪金”,他做慈善很努力,但就是少那么一点点感染力。这种局限性从其个人表述中也能感受到。陈光标也认为,慈善不只是简单的捐助,但他更强调慈善是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然而,慈善显然不只是停留在分配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也远远不是投入大宗财产和爱心那么简单。
完整的慈善事业,需要一种深层的文化理解,需要一套更成熟的机制搭配,需要一个人性化的行为模式。与此对照之下,美国媒体质疑:陈光标所谓的慈善事业似乎完全是在通过施舍进行自我宣传。
中国的慈善究竟该往哪里走?陈光标曾经觉得应该为中国慈善事业做点什么了,于是就有了他在发达国家高调亮相的做派,但走出国门的“陈氏慈善”,并没有辅以中国企业家的内敛气质、审美态度和共生精神。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中国慈善本来不需要以国之名进行营销,因为这本来就是被人类共识所守候的,慈善事业只有国际携手合作的份儿,没必要为谁强出头。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