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一化工厂因排放废气而导致当地居民出现数种病症,由此激起民愤,上千市民上街抗议;迫于舆论,也为推卸责任,该地县政府以“监管不力”为由,撤去了县环保局局长的职务。
经济的无序发展带来环境恶化,最终为平民愤而将板子打在环保部门身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多年前,某地储油罐爆炸造成泄漏,导致了所谓的重大“国际”环境污染事件,板子还是打在了环保部门身上。无他,就因为石化部门是“战略要害”部门,当地的利税大户,动不得。环保在有些人眼里不是要害,也没什么利税可创,一有环境问题就拖来垫背;环保局长这个官无权无利还老得背黑锅,整个一炊事班长的干活。
按照我们的国情,GDP依然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上什么重大项目,经济部门送审报批,政府主管都是一路绿灯,至于环评什么的,多半都是走过场,做做样子罢了。很多环保局长即便有什么想法,无奈权重太小,说了几乎等于白说,弄不好还被送上一顶妨碍改革发展的帽子戴戴,于是干脆识相点,不说了。然而不说不等于就没事了,经济多年没转型,落户到小地方的大多是高能耗重污染的项目,而民众的环保意识日渐高涨,出现问题就会给政府施压,主管官员为了平息众怒,就拿环保部门开刀。上项目的时候没环保局什么事,项目出了污染问题就全是环保局的事,这个理是到哪都说不过去的。但在很多地方却是常态,环保局长经常哀叹:局长难当呀!
可以说,中国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对环境的空前破坏之上的,这种原始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所证实,也遭国内民众广为诟病,我们自己正在品尝这个恶果。各地政府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应该是有些认识的,但他们大多数时候就像个糟糕的体操运动员,规定动作马马虎虎走形式,自选动作因循守旧了无新意,没有最高分——只要环境保护成了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所有的发展目标都显得那么可疑与无效。前面提到的那个县里的化工项目就是如此,看似增加了税收提高了就业,却是以全体居民的健康为代价的,遭到大家的抵制就理所应当了。这时候政府要做的就是对外向广大民众道歉,承诺化工厂立即关停整改,同时救助受污染危害的群众;对内应向环保局认错,研究各种补救措施。但政府显然是在逃避责任,将所有过错推给了环保部门,自动放弃了一次扭偏纠错、改弦更张走上经济良性发展道路的机会。
原始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疯狂掠夺,人性、尊严、文化、环境和健康,一切都可以量化,一切都被货币化了。从这种社会经济模式里发展出来的环境保护理念,是人类认识论里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它第一次将自然环境的存废与人的生存与毁灭相关联。虽然古代中国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散见于一些典籍,但综合东西方哲学伦理思想精华、整合各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集合国家与民间各类智囊和人才的理论与实践,当今唯有环境保护运动名至实归。不客气地说,环境保护是所有社会经济发展的纠错机制,环境保护者是麦田里最后的守护者,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良心;这个守护者先天不足,自小柔弱,不哭不闹没奶喝,所以一直也没发育长大。我们若要想圆一回中国梦,就必须改变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陈旧模式,拿出大智慧,鼓足大勇气,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并以此指导城市和乡村建设的方向。
因此,一旦发展中出了问题,我们的板子首先应该打在落后的发展模式上,打在老把环保当豆包的管理者身上。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