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在省内水域放流大量优质鱼苗,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不断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江豚、兰州鲇、鲮、达氏鳇、三角帆蚌、松江鲈、异齿裂腹鱼、丝尾鱯……这是日前揭晓的“十大河流水生生物名片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即十大河流生物名片。一些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稀少、非常濒危,急需得到保护;一些水生生物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经济类物种,甚至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面对着水产品市场需求与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部分水域呈现生态荒漠化趋势,外来物种入侵危害也日益严重、管理体制不畅、监管不力……因此在我国,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多措并举推进保护工作
以“关爱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十大河流水生生物名片征集活动”自 2013年5月启动,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负责实施,结合网络投票结果和专家评议最终选出的十大河流生物名片分别为,长江生物名片:江豚;黄河生物名片:兰州鲇;珠江生物名片:鲮;黑龙江生物名片:达氏鳇;淮河生物名片:三角帆蚌;辽河生物名片:松江鲈;雅鲁藏布江生物名片:异齿裂腹鱼;澜沧江生物名片:丝尾鱯;怒江生物名片:贡山裂腹鱼;额尔齐斯河生物名片:哲罗鲑。
据了解,该活动在2个月期间就收到25万人次的网络投票,覆盖全国22个省市地区。参与投票的网友“飞翔的鱼”说:“我作为一个生活在长江边的普通百姓,恳请我们的政府能采取果断措施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白鳍豚功能性灭绝说明长江的生态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毁灭性捕捞、水污染……这是破坏长江生态的最重要原因。长江已经无鱼可捕了!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真的刻不容缓!”
说起长江里的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陈大庆总是会拿美国密西西比河来对比。他清楚地记得2006年,他坐快艇行进在密西西比河上,河里的鱼追着他们跑,“有鱼跳到船上来”。接着说长江,只听他长叹一口气:“别说鱼跳到船上来,就是一个渔民拿渔网辛苦一整天,可能也就捕20斤鱼左右,这还算是好的。”根据他的研究,在过去的40年中,长江每年的捕捞量从50万吨下降到了不足10万吨,“五分之四没有了。”
2013年6月,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了长江上游科学考察。随后,双方联合发布了《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
该报告称:“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金沙江干流鱼类资源濒临崩溃,特别是金沙江流域大规模建设水电项目,今后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长江特有物种消失。”
毫无疑问,影响鱼类资源灭绝的因素并非水电一家,但是透过长江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折射出的却是我国水生生物资源不容乐观的现状。
为遏制水生生物资源日益严峻的危机趋势,2009 年的中央 1 号文件对休渔禁渔、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作了重要部署;近年来,由于受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重要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如白鳍豚、白鲟、长江鲥鱼等已濒临绝迹。为有效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农业部及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保护行动,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行动计划》、《渔业水生生物保护工程》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和管理规定,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救护中心、濒危物种专项救护、建立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经营利用管理制度等举措,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保护体系。
“目前,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已遍及全国近岸海域及内陆江河湖库等重要水域。”农业部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渤海和黄海北部重新形成中国对虾、海蜇、梭子蟹渔汛,浙江和福建部分近海海域重现大黄鱼群体,长江中游四大家鱼鱼苗发生量由 2005 年的 1.1 亿尾恢复到 2010 年的 4.3 亿尾;太湖通过科学搭配放流鱼类,促进了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北京密云水库、安徽巢湖、湖北梁子湖运用生物净化水体,取得较好效果。
来自农业部渔业局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全国共设立国家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16 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190 处,保护濒危水生动物 40 多种。自 2007 年首次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农业部现已分 4 批公布设立了 220 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形成了覆盖海湾、岛礁、滩涂、河流、湖泊等多种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区网络,保护了上百种重要水生生物及其产卵场等重要繁衍栖息水域 10 万多平方公里,保护了 160 多种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及其“三场一通道”(即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关键栖息场所。初步构建了覆盖近海海域和内陆重要江河湖泊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体系;相继建成长江豚类保护网络和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各地救治、放生中华鲟、海龟、江豚、斑海豹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 1 万多头(尾)。
水生生态资源保护困难重重
水域污染导致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人类活动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一方面是水生生物资源亟待保护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却是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面临的尴尬困境。
渤海油田溢油事故的处理一方面充分暴露出我国生态损害赔偿机制上的软肋,同时也充分暴露了我们水生生态资源保护的困境。由于《海洋环境保护法》对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赋权不够,使得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拒不执行环评报告书要求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权;更由于协作不够,所以才会经常出现在建设单位组织的环评报告书审查评价会议上,渔业部门因未接海洋部门通知而缺席的尴尬情况。
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太湖水质平均每十年下降一个级别,到本世纪,太湖水体总体已由二类以上水质降为五类水质,局部甚至为劣五类;长江流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导致长江水系生物体质变异和灭绝。近年,由于主要江河湖泊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近海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增加,导致内陆水域和部分海域尤其是河口及港湾海域的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生生物的主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功能明显退化,而频发的赤潮则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如湖洲滩涂过度种植杨树等植被,改变了湖泊原有植被和鱼类原生环境,破坏了鱼类产卵场和索饵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祖亮深感忧虑。
由于水域污染、捕捞强度过大和水上工程建设的严重损害,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而长期的粗放型经营和掠夺式的捕捞方式,更进一步加重了传统优质渔业品种资源的衰退程度。监测数据显示,渤海海域的生产力水平已经不足上世纪 80 年代的 1/5;长江流域年捕捞产量已从上世纪 50 年代的 40 多万吨下降到目前的 10 万吨左右;享有‘长江女神’美誉的白鳍豚已难觅踪迹,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程度加剧。
如今,不仅珠江口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通过三峡水闸下泄的鱼苗更是 99%死亡,长江水生生物种群资源正急速衰退。” 罗祖亮如是说。另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杨桂山博士介绍,由于湖泊污染,水生物种、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
大量涉水涉海工程建设项目在给人类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水生生物资源生态构成了威胁,加之一些地方对生态修复重视不够,进一步加重了威胁程度,直接导致大量水生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例如,近尾洲、大源渡、株洲大坝相继建成后,湘江“四大家鱼”产卵场年产卵繁殖规模已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的 20 亿尾左右降至现在的 0.5-1 亿尾之间,对洞庭湖渔业的持续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长江流域水文和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系统变化巨大,虽然相关部门也做了一些资源调查和评估方面的工作,但由于资金、设备、技术原因,加之缺乏长期、系统的监测和研究,所以对境内天然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尚未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有的资料甚至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缺乏应有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明显过时。此背景下,少数环评单位受利益驱动,往往站在项目单位的立场上,大幅减少渔业资源损失评估量,相关部门明知有假,但苦于无权威资料支持,亦难以提出充分依据,自然不利于渔业资源的补偿。
水生生物亟需系统保护
建立健全协调高效的管理机制成为破解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记者此前曾跟随长江源区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考察团对长江源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现状进行过采访。据记者采访了解,在整个长江源区,仅青海省格尔木市成立了渔政管理站。在采访中,专家建议,要不断完善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体系。财政、科技等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切实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相关工作,环保、海洋、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加强水域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将水生生物的保护提升到与陆生野生动物同等地位,切实把水生生物纳入到有效管理范围。
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如何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整合有关生物资源养护经费统筹使用?在采访中,专家建议,要积极改革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投入、银行贷款、企业资金、个人捐助、国外投资、国际援助等多元化投入机制,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水生生物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开发利用者应依法交纳资源增殖保护费用,专项用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对资源及生态造成损害的,应进行赔偿或补偿,并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
与此同时,针对目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抓紧制定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形成更为完善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养护管理制度,强化渔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执法装备建设,增强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保障执法管理经费。
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方面的科研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现有科研教学资源,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对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大力推广相关适用技术。加强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对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监测。建立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扩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有关国际组织、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等在人员、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建立广泛的联系和沟通。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保护管理经验,拓宽视野,创新理念,把握趋势,不断提升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