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守正与创新不可偏废

时间:2015-01-29 09:48来源: 未知作者:张华强点击: 次

字号:TT

湖北省武汉市开展电视问政活动。第五场关注医院、商场、学校周边秩序管理,开发区和新城区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实施问题,相关负责人走上问政台。图为蔡甸区区长彭巧娣现场吃掉被污染的橘子,这个橘子来自蔡甸区一个的被水泥搅拌站所产生的水泥灰污染的园
一年来有多地市长、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与其说这是舆论的一种调侃,不如说是提醒我们应当处理好环境管理创新与守正的关系。舆论用一种近乎原始的方式强调水环境管理效果的验证,事实上也引起了不少地方政府的重视。近日有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等地推行了由政府部门负责人领衔的“一河一长”制。水环境治理大有成效的地方不仅政府官员不惮于下河游泳,而且邀请旅游者一试。这既是守正,也是出新。
 
守正促进创新  
应当承认,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工作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创新水环境管理模式显得十分必要。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也属于群众对水环境治理不满意的一种表达,意在让懈怠职责的官员多“呛几口水”,通过解决“政府失灵”从而促进“市场失灵”问题的解决。与其说这是在促进水环境治理的创新,毋宁说是在呼吁水环境治理的守正,从而在排除“市场失灵”的乱相后倒逼企业创新。
一方面,守正是要求监管人员心正、行正,既不能在片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忘记了在环境治理中守正,按客观规律办事;也不能正不压邪,甚至被污染水资源的歪风邪气所俘获。对于后者,不是难以监督的问题,也不是一般的麻痹大意,而是有人渎职甚至以权谋私。日前,江苏省句容市发改经信委一科长朱某因涉嫌在污染企业关停等补贴项目申报过程中受贿131万元,被句容市检察院以受贿罪依法提起公诉。近一年中,句容市已在环境保护执法及相关专项资金审批环节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9件10人,涉及环保、发改经信委、财政等多部门公职人员。尽管类似情况在整个环境监管队伍中只属于个别现象,但也可以从中看出,解决类似问题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否则就难以摆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惯性。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在守正中敢于亮剑,让不法企业为污染水资源付出应有的代价,才会让更多的企业放弃侥幸心理,通过创新完成经济转型。这时候的守正就是守住底线、大义凛然,譬如“邀请”有严重污染行为的当事人下河游泳。这就像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让巫婆到“河伯”那里走一遭一样。史载当时的邺郡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相传与漳河发大水有关。于是就有以巫婆为代表的恶势力利用人们对漳河的敬畏,采取为漳河河神娶媳妇的方式将危机感嫁给他人和整个社会,自己从中渔利。西门豹则采用让巫婆以及为首的乡绅下河一去不复返的方式以毒攻毒,让一应劣绅受到震慑,收敛劣迹。从积极的意义来理解,这实际上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宣示。当众邪断绝之后,创新自然会被提上日程。
 
创新便于守正   
当然,在对水环境的治理中存在着法治创新、执法创新、政府管理创新等自身创新的问题。为了在水环境治理中守正,的确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有关方面在机制、手段、方法、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不至于到了非要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才能查明真相的地步。反过来说,这种创新不是监管部门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只不过果真下河游泳更能体验其迫切性。  
毫无疑问,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守正。比如在环境监管中进行信息技术的创新,就是为了发挥信息化在水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建设水环境管理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推进信息共享,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整合信息资源,盘活信息资产,发挥国家投资效益,促进跨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为环境管理提供环境信息服务,提高环境保护的信息支撑能力等等。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治水,有助于提升水环境治理的精细化、及时性和可靠程度。比如杭州江干区就建成了被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平台”的清水排涝智慧系统。“一个中心”指的是数据收集和处理中心;“两个平台”指的是业务支撑平台和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涵盖辖区内排水管网子系统、河道河网子系统、防汛排涝子系统、河道水质子系统,使得监控手段足以担当守正的使命。
与企业在经济转型中的创新不同,水环境监管部门在治理中的创新,主要是在企业创新领域发现、制定新规则,从而能够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更好地履行守正的职责。具体说来,就是要推进水环境管理信息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一方面规范水环境管理数据和信息标准,去伪存真。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管理和水环境调查的数据标准规范,确保水环境管理的每项工作有与之对应的数据标准。另一方面则是规范国家和地方的水环境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工作,防止对接梗阻。
 
守正创新共振   
守正绝非刻舟求剑,更不会拖累发展。相反,是为了更好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创新的正确导向,保证发展的质量。当年西门豹治邺,并没有担心因为粉碎了巫婆背后利益集团的发财梦而办不成事,相反找到了治理漳河的症结,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他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不错。这既是在守正,也是在创新,实现了守正与创新的共振。当代也一样,无论守正还是创新,都是为了迎接新的挑战。
在水环境治理中,守正创新都是为了在发展中更好的兴利除弊。正是在对水资源的治理与利用中存在着诸多利弊之间的纠结,才使得守正与创新不可偏废。针对浙江省多地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事件,浙江开展了“五水共治”行动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把水环境治理当做一个系统来抓,综合治理,以免按倒葫芦浮起瓢。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成功通水,更可以称之为兴利除弊的一次壮举。为防止对汉江中下游的生态影响,中线调水规划了引江济汉等四项工程,补充汉江因调水减少的水量。建设过程中除了有严格的工程监理,还专门安排了环保监理。用到渣场时,建设者会把表土收集起来专门存放,工程结束后再重新覆盖回去,不影响农民耕种。在兴利除弊中,守正创新相辅相成。
应当承认,水资源利用中利弊之间的纠结,除了自然因素的制约,更有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中的不同利益取向的博弈。在利益取向的多元化中,如果把守正或者创新变成轮番过招,往往使得问题无解。比如围绕着保护鄱阳湖工程的博弈,在历经34年的波折之后,才于去年11月底落幕的第十四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达成“鄱湖共识”。鄱阳湖水利工程方案再三闯关的背后,不仅有世界自然基金等环保组织的反对,还有江西省内部不同专家学者的争议,更有长江上中下游各省市对水权、防洪安全的担忧。解决类似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整治方案无懈可击,更需要走出博弈惯性,共同合作;同时需要完成制度创新,走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在守正与创新并举中争取多赢,造福子孙。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