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际青年组织论坛暨北京友好城市青年交流营活动上,北京市副市长戴均良与营员代表共同向一象征性装置内注入绿色的甘霖,将干涸的沙漠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台湾女孩夏慧纹,从大学开始参加了许多环保活动,谈及当下的环保她忧心忡忡,“地球最大的威胁,就是你相信别人会去拯救她。我很不解,例如资源回收知识,我们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为什么到了大学校园,垃圾分类情形反而更糟糕?”
夏慧纹式焦虑正暴露了目前青年队伍环保不力的现实,对此的担忧不是个例。在日前召开的2014国际青年组织论坛暨友好城市青年交流营活动上,有专家指出“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意味着我们当前的青年一代,一生都在跟大气污染作斗争,希望我们是大气污染的终结者,比谩骂和抱怨更重要的是行动。”
“青年今日之责任,其重大百倍于他人”。九十多年前,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梁启超曾这样对南开学子大声疾呼。同样,面对今天严峻的环境形势,青年一代重压在肩,反思当下,我们该更有作为。
参与,更重要的是坚持
近年来,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公众环保意识急遽提升,NGO组织陡然增多,环保公益活动层出不穷,青年志愿者数量大幅增加,但热情有余而信念支撑不足一直饱受诟病。
李明玖是NGO组织——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的外籍国际关系专家。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坦陈,自己经常会处理青年学生的申请单,不少同学表示“我想出一份力”、“我课少,想做点保护环境的工作”,“但更多停留在慈善的层面,感觉自己在施舍,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多换取一些阅历,我认为这是不够的。”
李明玖表示,“我很少看到有同学说‘中国的环境如此之差,我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事’,‘我要做’与‘我应该做’,这之间的区别,会让你对环保工作有不同的理解。‘我应该去做’,青年志愿者除了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之外,还需要对你做的工作,有一个理念去支撑你一直去做。”
是否坚守“应该做”理念也被诸多公益资助基金所看重。
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中国区协调人吴昊亮在谈到资助标准时强调,他们更倾向于找那些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并且非常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事情,马上就动手去做的人。而很多人会说,有主意却不一定会做,有些人有热情,但却不持续。他们更欣赏那种为了一个问题坚持干10年20年,把事情坚持做出来的人。
环保界这样坚持做事的人还是太少。2010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显示,在20项环保行为中,有一半的环保行为采取率都未达到30%,公众在环保社会参与层面的行动力明显弱化。
说到底,这种“施舍”理念根源于环境责任意识不足,作为社会中坚力量,青年人乃至青年环保组织应正视这个问题。环保责任田中,我们不能只做参与者、松土者,应扛起深耕精种的大旗。
除了行动欠缺外,我们青年环保组织的专业性也有待提高。
行动,需要实实在在的专业支撑
剑桥大学地理系教授 Bill Adams在他《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文章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学术圈中科学和人文专业互不融合,甚至存有敌意,自然保护领域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无法传递给大众……必须认识到,在自然保护中,我们需要的并非综合性小组,而是具有跨学科能力的个人。”
毫无疑问,青年人是最有潜力、能力将自己武装成跨学科能力的人,最适合做自然保护学科鸿沟的填埋人、环保界的专业中介。将科学家掌握的科学技术传递给大众,向民众科普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严重性和其他生物存在的巨大价值。
但目前,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2014国际青年组织论坛暨友好城市青年交流营活动上,来自29个国家的青年营员就“青年与城市绿色发展”进行交流。记者最直观的感受,相比之下,国内青年组织活动的专业性、创造力、影响力都略逊一筹。
论坛上,韩国首尔市青年工作中心用数据分析了空气污染的来源,并介绍了首尔的城市菜园项目,他们通过发展城市农业来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墨西哥的青年组织在论坛中介绍了可降解材料和天然物料的使用,并用数据比较了使用前后的包装垃圾数量。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的青年组织则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分析了当前雾霾环境对美国、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健康危害,并据此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而国内青年组织的分享,更多的是口号宣传,对当前政策的解读、执行、效果展示,科技设备的运用等,这些执行性工作不是做环保的青年人的专长,行动效果也十分有限,颇有跟在别人屁股后边追的意味,欠缺主动性。
新阶段,环境问题细化,公众知识水平提高,信息来源多样,情怀和语言已经不够应付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那些简单有力的口号式宣传曾经让人瞬间斗志满怀,可是透过感性的表面,具体的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要如何解决,却需要理性科学的分析。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和逻辑作为基础,很难持续吸引注意力,也难以付诸实践。因为信息缺乏理性和科学,环保组织或个人的可信度下降,不但难以吸收具有科学素质的新鲜血液,甚至会沦为笑柄。
大部分环保组织,青年人是主力,但青年人得清醒的认识到,环保不能只有热血,不能只是追随,要积极主动,更需要理性、独特的判断力、综合的知识储备……唯有做好这样的专业中介,环保组织才能真正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生存,建立造血系统
环保人士,不该是清贫度日的苦行僧。资金问题一直是环保组织发展的瓶颈,与很多做环保的青年朋友交流,资金短缺也是他们常抱怨和担忧的。
目前,多数环保组织依靠公益基金支持、企业赞助甚至政府补贴等运营,扮演了嗷嗷待哺者的角色,主动且有能力做到“自力更生”者实属难得。
吴昊亮也是NGO组织——绿石的创始人,此前他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绿石之前的‘青新伙伴’计划,因为资方的捐款重点改变了,项目资金难以筹集到,不得不停掉。”
面临这样窘境的,不仅仅是绿石一家。青年人,作为环保队伍中的年富力强者,应摆脱这种束手无措的无力感。
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人改变的力量。
在同行来看,他把自然之友运营得非常成功。光环境教育这一方面,2013年自然之友成立了“盖娅”自然学校专门运营户外环境教育,一年的运营收入达到150万元,盈利用于其他公益事业,如目前自然之友正在为西南某地区代理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前期费用基本来源于此。
构建环保事业这个有机体,青年人应该当仁不让地争做“造血干细胞”,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形成持续的发展力,做好表率,带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