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环境问题焉能自然解决

时间:2015-05-22 15:53来源: 中华环境杂志作者:成亚威点击: 次

字号:TT
    2015年2月28日,央视原记者柴静及其团队制作的视频《穹顶之下》,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引起国人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大讨论。无论对此视频是褒是贬,一个广泛的共识是: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极为严重,早已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的程度了。社会各界也呼吁环保部门严格执法,遏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
    然而此时,有专家却认为,现在治理环境污染不应该太着急,发展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举措。看到如此“高论”,笔者不禁恍惚,以为此公在推崇唯GDP论。但细细读来,此公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切中时弊,并无不妥。他提出的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绿色发展的思路,通过中高端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也跟大家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他却有意无意地忽视环境执法对于促进绿色发展和保护环境中的作用,认为不应过分重视环境执法的作用,认为离开国家的经济基础谈高标准的污染治理是不现实的,认为治理环境污染不能太着急。他还强调,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环境问题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健康、科学的发展而逐渐解决。
    对于此公上述观点,笔者难以苟同,有话要说。

    关于着急不着急的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早已到了非常严重且不得不治理的程度了。正如曲格平老先生所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面临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1/6的国土面积(160万平方公里)都遭遇灰霾天的严重侵袭,不光是大气污染,还有水污染、土壤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等,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大,老百姓连最起码、最基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都受到威胁。
    我们不禁要问,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人民幸福吗?如果老百姓最起码、最基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都受到威胁,如果环境因素致使人群疾病高发,如果基因变异导致人口质量下降,即使经济总量上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知道,有些污染危害会延续几十年、几百年,不仅会影响当代人,而且会贻害子孙后代。如果我们放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生态环境只会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届时,再高的GDP,再高的收入也不能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实际上,公众并没有对环境质量提出过高的要求,只是希望能有一个基本的保证。以国家当前的经济实力,早就到了可以拿出一定资金治理环境污染的程度了。无论从哪方面说,治理环境污染必须着急!不仅每个老百姓要着急,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也要着急,要切实负起防治环境污染的责任。

    关于环境问题自然解决论
    笔者参加环保工作近30年,刚一入行就听到一些人鼓吹污染自然解决论。他们说,现在中国很穷,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拿不出钱来治理污染。他们还说,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对于这种观点,我们批驳了几十年。
诚然,所有环境问题都是先发生、再发现、后治理的。但是,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主动去解决,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放任污染危害公众健康,并把治理的重负留给后人。
    回顾当代世界环境保护史,我们会发现,任何国家的环境问题都不是自然而然解决的,都是在媒体广泛深入报道、公众强力施压的情况下,政府响应民意,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逼迫企业加强环境治理才解决的。如果没有公众的压力,没有法律的强制,任何企业都不会主动花钱去治理污染。
    从我国环保工作实际来看,公众参与环保途径不畅,环境立法和执法软弱,以及地方政府的唯GDP主义,是导致我国环境问题长期积累以致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也与环保法治不彰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不能无所作为。绝不能幻想环境问题会随着经济发展自然而然地解决,而必须积极主动地去治理和解决,必须依靠法治的力量来加快这一进程。

    如何认识环境法治的作用
    我们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笔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不但有利于遏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还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环境与发展并不完全矛盾,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点,使之并行不悖、完美结合。譬如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会对增长带来一定影响,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大商机,会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成长提供广阔空间。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去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衡的关系。既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禁止发展,又不能把先污染后治理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必须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