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兴夫妇希望,在饮水安全领域,倡导一场全民觉醒,22年来,他们的民营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此。
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如今听上去,几乎成了时尚时尚最时尚的事。空气质量看PM2.5,饮水质量怎么看,没有衡量指标,就会傻傻分不清楚。如今,知名饮用水研究专家李复兴、赵飞虹夫妇推出的“饮用水指数N1”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根据他们的研究,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氮含量的综合指数N1,是评价饮用水质量的重要指数,相当于空气质量的PM2.5评价指数,据此,他们还绘制了中国优水地图。
国务院终身参事王秉忱教授表示“饮用水指数N1的发布意义不亚于PM2.5。”
这已不是李复兴夫妇首次亮相,此前,他们倡导的“安全水并不等于健康水”、“每天八杯水”、“水开后再掀盖烧一两分钟”等理论,已渗透到科研及公众生活中,并产生实效。
然而,作为一家民营研究所,在成立之初,他们的路子走得却颇为艰辛。
尴尬的初创期
李复兴夫妇创办的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前身为北京爱迪曼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一家非盈利、开放性的民间研究所。1992年由赵飞虹从官办科研机构独立出来创立,至今,在饮水科学领域已有22年的发展历史。
研究所定位为基础研究与商业应用之间的桥梁,具体做饮用水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产品开发、宣传教育、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的工作。
但现实总是会给理想先来个下马威,万里长城,最难的是放好第一块砖。创立伊始,研究所举步维艰。
做科研,人才尤其重要,但大多数高精尖人才削尖脑袋挤进了国家机构和官办研究所,为了抓住人才,李复兴夫妇开出了高薪。“那时候工资比较低,原来公家科研所开100多块的工资,我们给大家开400块,完全是在拿自己的积蓄支撑研究所”。
即便从其他研究机构招聘了七八个员工,研究所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主营业务之一,但承担研究所日常营运工作的赵飞虹,营养学出身,并不擅长水处理的工程技术,只得跟着工程队和水处理厂的人下厂,安装设备,自己画图,提供免费技术咨询。她笑言到最后,“我都自己干,成全能了。”
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后,又卡在了拿项目上,当时的民营研究所,社会地位未被完全认可,非常脆弱,可谓“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没有企业愿意押宝。直到1994年,研究所成立两年后,才接到了第一笔单子。加上两年来不断推广水与健康、水安全等科研成果、科普知识,强化对外合作,品牌效应开始发力,研究所状况不断向好。
谈及这段经历,赵飞虹表示,“当时,什么项目都没拿,也不知道怎么活过来的,特别艰难,特别苦,但是挺快乐。”
这段苦中有乐的日子里,研究所摸索中调整,形成了自己的主营业务,勾画了稳中有序的发展线路图。
科研与公益并行
研究所逐步形成了四大研究主体:水的自然科学研究、水的社会科学研究、水科普宣传、对外合作咨询。
同时,研究所强化对外合作、课题申报、研究所专利技术及研究成果的市场转化、对水企的咨询和技术服务,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在社会效应、经济效益等方面达到了双赢。
研究所还出版了一系列科学饮水书刊,《水,是药还是毒》、《健康七成靠好水》、《中国居民饮水指南》等。其中,《中国居民饮水指南》是第一本在国内外具有大众饮水参考价值的书。研究所2001年还创办了《饮用水世界》杂志,对其会员免费赠阅。
李复兴教授想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水知识普及,“我有个想法,可以开展记者沙龙,让感兴趣的记者来听课、交流,发掘他们的科普传播力量。”央视前记者柴静《穹顶之下》纪录片引起的全民关于雾霾的大讨论,让他看到了这种力量的强大和可行。
呼吁为民营研究所清障
赵飞虹坦言,目前研究所承接的国内外项目数量可观,多年来,自负盈亏,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也获得了水安全方面的话语权,未来会越来越好。但仍面临体制壁垒、国内申报课题受阻、资金存在缺口等实质性问题。
李复兴教授则呼吁,应大力发展民营研究所。他认为,基础研究,尤其是带有前沿性的、带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基础研究应以国家团队为主,但其他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最活跃是在民营企业,应该给民营研究所营造更好的生存空间和条件。
1999年以来,李复兴夫妇的研究所几乎每年都召开饮用水高峰论坛,这个论坛成为研究所的喇叭,把关于饮用水的研究和国外研究的动向传播开来。赵飞虹向记者表示,“我们每届论坛都会推出新观点,中国的水研究能走到今天,实际上,我认为我们研究所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研究所从2002年起,为企业做水源评定,这也是研究所的主营业务。工作人员到企业采水,并将水样送至8个国家检测机构检测,审阅相关资质和材料,根据各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为企业出具综合报告。此次优水地图和饮用水指数N1,就是他们潜心研究多年,行走数万公里,探访数百水源地,搜集数万数据而得到的研究成果。
李复兴指出:“饮用水安全和健康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我们希望N1的发布能更多的引起社会各界对饮用水健康问题的关注,更多地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水健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