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城市与乡村是一对夫妻

时间:2015-07-27 12:25来源: 中华环境杂志作者:孙君点击: 次

字号:TT
     
    6月13日,山西永济李家巷村,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正在跳广场舞。CFP/供图
    “稻草人”是农民祖传下来的民间乡土习俗,是用来保护庄稼的一种措施。早些年,农民以稻草扎成“人偶”模样,插在田间地头驱赶雀鸟,故称为“稻草人”。如今,稻草人已经“升级换代”成布衣人了,人们还是习惯称其为“稻草人”。如今,有的农民还用废弃的风筝、彩灯、彩色布条、塑料袋等同“稻草人”巧妙混配在一起,制作成新一代的“稻草人”。这些“稻草人”, 有的十分逼真,被插在田间地头驱赶雀鸟,保护种子粮食等,低碳、环保,又不伤害鸟儿,还非常有趣味,经济适用,深受农民的喜爱。
CFP/供图
    孙君(左一)在乡村与当地农民一起商讨新农村建设。
    放弃空姐当村官。冯松佳,1992年9月4日生,诸暨店口镇上畈村,身高1.68米,今年刚从杭州育英学院空姐专业大专毕业。她在接到航空公司的录用通知书后,放弃空姐职业,选择了留在自己出生、成长的村庄,开始了创业之路。平时,喜欢看书上网,也常在双休日出去短途旅游。梦想做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为新农村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CFP/供图

    城市是“神”出问题,乡村是“精”出问题。城市的问题远远比乡村严重,正因为如此,未来的十年,我会集中在城镇化研究上下功夫。我个人归纳城镇化的目标是:村中城、城中村、民生为先、安居立业;以城助乡,以乡养城,追求城乡等值化。要懂得“集城疏乡”的概念,城一定要集中,乡一定要分散,乡村分散是田人合一,城市集中是天人合人。今天大面积的城乡合并,村组合并,十年、三十年后祸害无穷。

城要集中,乡要分散
    城镇化的目标,是要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城市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用乡村来补;乡村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用城市来补,这是城镇化最真实的价值。拉大城乡文化距离,提升城乡等值化。未来将会是乡村文化影响城市、城市科技助推乡村的关系。
    中国某些地方提出建新型农民社区,这在方法上是值得商榷的。农民自古以来是依田而生,依地为产。城市要田人分离,乡村要田人合一。乡村越分散,元素越小,环境保护就越好做,土壤也越好,污染就会最少,文化多元性就会越好。这是城乡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保护土壤、原生态种农业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做法,这个概念很多规划部门都不太明白。做规划时,只能相对集中,不能强行集中。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向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给农村建设带来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但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所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要面临这种过程。尤其中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国,所以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保护好农耕文明,让农民安家。
    有些做法应该及时调整,无论哪一种发展,都要吃饱穿暖才能工作,而吃饱穿暖来自哪里,不是来自城市,是来自土壤与农民。这是发展之本,这是文明之根。总在农民的土地上打主意,先卖村集体资产,再卖山卖水,再置换农民的宅基地(上楼),再圈农村的农田(工业),城市资本下乡村,抢占农民的土地。有买有卖才是市场行为,农民只卖不买,本质上就是强卖,这不是解决农民问题之道。城市反哺农村本质上是市场行为,工业反哺农村也是市场行为,企业反哺农村依然是市场行为,还没有真正解决农民问题。结果是村两委影响日益弱化,人心更加分散,原来只是农民打工,现在村委会也开始打工。市场行为在改变自然经济,加剧乡村文化退化,破坏乡村文化,弊多利少。
    要想真的解决农民问题,一是禁止城市资本下乡圈地,二是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三是还权于村两委,四是城乡就业同工同酬,五是社会保障城乡平等。还有一条,目前乡村选举方式可改善,三年一选,没有哪个村干部有长远计划,不像好好过日子的,对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建设是一种破坏。

让失地农民回家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失地农民”。有人问我,失地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严格来讲,失地农民没有出路。城市不能接纳农民,户口、上学、医疗等没有保障。农民失去土地后,很多地方并没有做好让农民进城的准备。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大问题。自古是有田才有人,有人才有村,土地是乡村的根,失地就是把农民的根切断。农民失地,天下必乱。这个问题将来会比较大。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名词和说法。其实农民的家园应该在乡村,城市人的家园在城市,各有各的家。从1987—1990年开始,大量农民进城。农民进城的概念是什么呢?农民本身靠土地养不活自己,一亩土地纯收入达到400元就很不错了,一户人家按5亩地来算(实际很多地方没有那么多),种地纯收入约2000元,而一个农村家庭每年正常支出约12000元,种田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农民穷在什么地方?穷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中,物价涨了60倍,农副产品只上涨16—20倍。如果农副产品涨幅也能达到60倍,农民的生活跟城市人是一样的。
    农民的出路,是让他回到农村,还他40倍的利润。包括现在的城镇化,依然是想尽办法把农民的土地从八分地变成两分五,土地变成两分五的时候,就没有菜地,没有前场后院。
    土地到哪里去了呢?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联手,开始以合法的名义征用农民的土地。低价征用,高价进入市场。按照这种模式下去,农民的出路会越来越艰难。也有很多地方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找到我们,希望探索一条出路。中央最初的政策不是这个初衷,中央最初的政策一定是想让农民过好日子,可在基层发生了变异,既不是农民喜欢的,也不是农民需要的。这些专家和学者希望找到突破口,就像我做的项目——湖北广水桃源村和郧县樱桃沟村、河南信阳郝堂村,都可以看到农民的出路。农民的出路是什么呢?是让他回到自己的家园,在自己的家园能找到就业岗位,有自己的土地和稳定的收入。这种出路在今天的社会微乎其微,但值得欣喜的是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慢慢看出道路和希望。
    市民和农民各有各的家,各有赖以生存的必要环境,失地农民已经没有他生存的环境了。回家是我们每个人很自然的需求。农民的家在农村,城市人的家在城市。各归其位,安居乐业,这就是最大的出路。所以我们要说:“让失地农民回家”!

农村污染源于城市
    随着财富增多,科技增强,乡村污染反而加剧,也不再是一方净土了,这是城市和乡村共同的困惑。
    第一,农村的污染,首先是从家庭联产承包开始。有的地方把部分河流、堰塘、水库全部承包给个人了,水系不能自然流淌了,也导致了农村的污染。
    第二,新农村建设把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带到了乡村,尤其是普通的常态乡村。如果是发展旅游的乡村,另当别论。常态乡村其实不能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国人口最多的时候应该是在3年前,农村的人最多。现在实际在农村生活的人口还不足以前的三分之一,为什么这么少的人群污染更严重,完全不合常理。农村污染到底怎么去解决?自古以来农村建房,都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每户人家单独一户排放,排到附近的河流、土地,毕竟不是化学污染,是家庭生活用水,氮磷钾适度流到堰塘是鱼虾的养分和食品,是相融的,没有危害的,其本身没有问题,所以每一家排出去是完全可以净化的。现在把家家户户的用水集中起来,然后排放在一处,超出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承受极限,所以造成污染。有的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家庭养猪取消了,或者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化养殖,又没有把有机肥利用好,导致污染非常严重。
   第三,现在是过于强调消费的时代。农村要想解决污染问题,要从城市人的餐桌开始,要倡导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大量的浪费粮食,浪费蔬菜,浪费越大,需求量越多。有人吃野生动物,就有人捕猎。城市人过多的浪费,就要求农民大量的以最快的速度种菜、养鸡、养猪、养羊、养牛,求产量。用大棚,用化肥,用激素,用转基因,造成农村的土壤板结,化肥不能吸收,就渗入河流,有机物降低,微生物减少,造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者失去平衡。如果想要城市环境好,首先要保护农村环境,要全力以赴修补好农村环境,因为它分解了城市的污染。如果想吃得好吃得放心,就不能减少农民的土地,要确保乡村生态平衡。
   所以说农村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城市人们集体无意识酿下的祸根。为什么韩国新农村建设是从城市开始的呢,因为它知道解决农村的问题是从城市开始。韩国新农村运动是成功的,我们实际上是把城市和农村变成“两张皮”,农村是农村的改革,城市跟农村没有关系,是酿成乡村环境污染的深层原因。

预言30年后的中国农村
   近几十年,城市变化非常大,现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美丽乡村建设。三十年后乡村会是什么样呢?
   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
   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年轻人外出上学、务工,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夺了农村的资源。不!正好相反,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农民70%的收入来自城市。三十年后,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再没有像今天分得如此清楚,“农民”这个名词会逐步被人们淡忘。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交通、污染、地质灾难,三十年后“空心城”将取代“空心村”。
   乡村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
   三十年后,30万人以下的城市会变成首选之地,3-5万人的小城镇将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中国完全进入老龄化时代。随着高速铁路、轨道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就像电话、信件还有电报,逐渐进入了博物馆。中国社会福利和税收改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让三十年后的农村人成为先富裕起来的人,把农民引入城市,富人住在乡村,成为农民,农民又成为工人。城市有工厂、有市场,农村是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
   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城市人会明白生活的价值。人类文明的源泉是土壤,社会的价值观在乡村发生重大转变,这种改变源于植被、土壤与水,它们才是文明的全部,是金钱之母。
   三十年来,城市在科学与技术中强大,其脆弱性越大。三十年后城市进入老年期,城市功能面临严重损坏,维修成本过高。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逐步不适合人居,水、电、气是关键问题。用人民币取代了污染,用法律取代了道德,用西方三百年文明取代了九千年中华文明。蓦然回首,中国到了三十年后,西方科技可以助力于中国,西方的文化养不了中国人。
城市与乡村,就像是一对夫妻,互为依存,不离不弃。未来的中国,一定是乡村文化影响着城市,城市科技在助推乡村。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

走马观花看东瀛

走马观花看东瀛

日本森林覆盖率为67%,占国土面积2/3,与芬兰、瑞典同属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