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秘境守护者:做公众参与式的新媒体传播

时间:2015-07-27 11:11来源: 中华环境杂志作者:冷杉点击: 次

字号:TT
海南古村落跨年之旅,植物专家VC为大家做讲解。 阿对/摄
濒危物种伊犁鼠兔科考志愿者活动。 韦宗美/摄

    想把故事的开始写得浪漫一点,还记得那是2013年的秋天,四川大学校园里的银杏黄灿灿的一片,天蓝得不可思议,对于一年有200多天见不到太阳的成都人来说,享受当下是最重要的事情。
    两个在互联网公司辞职没多久的旅行爱好者和两位在环保公益机构工作的NGOer,一起畅想着用互联网这把新世纪的钥匙打开公益这扇门。于是,在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的帮助下,“秘境守护者”诞生了。“用互联网链接城市、乡村和荒野”这句话成了机构的宣言,听起来多少有些“玄”,但是,吴雯——机构的创始人,坚信互联网能实现将这三者结合起来。

以公益传播为着力点
    媒体出身的背景,令秘境的出发点首先落到了传播上。环保公益需要传播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传播。
    简单理解,传播就是将信息传递出去,这也是传播的根本目的。传播的两端是信息的输出者和信息的接收者,在环境公益领域,环保机构是信息的输出方,公众是信息的接收方。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环保行业在国内已经做出了不菲的成绩,环保工作者也越来越多,但是除了一些老牌知名机构和影响力较大的社会事件,公众能了解到的还太少了。
    “自然教育”就是一个例子。城市中不乏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宁愿打电脑游戏也不愿意到户外去跟小朋友玩耍,他们嫌泥巴脏害怕昆虫,他们认为鸡蛋是从冰箱里来的……人们从这些孩子的成长中发现了“自然缺失”的影响,于是自然教育逐渐兴起。虽然自然教育已经在中国发展了一段时间,其中也不乏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组织机构和领导者,但是对于中国庞大的城市家庭来说,它仍然是陌生的。人们不了解他们的理念、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也找不到参与的途径,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障碍。
    2014年,“秘境”申请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自然教育传播项目的第一笔资助,着手开始对自然教育行业中备受尊敬的老师进行人物报道,以图文约稿的形式推出了“寻找自然之子”和“寻找森林之女”系列,收到公众不错的反馈。暑期是自然体验夏令营活动最集中的时候,“秘境”以推荐的方式为多个机构及其夏令营活动进行了机构和产品形象包装。同时,秘境选取了十位自然教育领域里的代表人物进行视频拍摄和剪辑,以宣传他们的自然教育理念,让更多的公众能直观地从视频中了解自然教育是什么。在线下,“秘境”举办了多次新媒体传播培训工作坊,对新媒体的概念、传播渠道、营销手段、编辑排版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讲解。
    整体而言,“秘境”采用的也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公益环保的实践活动中。线下活动主要是两块内容,一是“秘境讲堂”,定期邀约相关领域老师为公众进行分享交流;一是公益生态旅行,线路、活动由“秘境”设计,招募参与者深入体验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村庄,参与一些当地科学保护以及社区发展的活动,以增强公众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同时达到科普教育的效果。

让更多人参与环保实践
    让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自然环境保护实践是秘境守护者开展传播及活动的目标,当下,环保仍是一小部分人关心的事情。柴静的《穹顶之下》让很多人共同发声对抗雾霾,相比城市环境污染实为人们的切身之痛,自然资源的破坏及生物物种的损失却是公众不易感知和了解的方面。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分离使得人们与自然也有了隔阂,很多人不了解中国的大自然,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不明白万物的生长是多么壮丽的一件事情。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生硬地讲这些“大道理”,公众是不会买账的。所以我们在传播上会做偏向生动有趣的内容,用精美的图片来吸引大众的关注,并在其中插入科普知识,让人们能够轻松地理解。有了认识需要行动,所以我们举办讲座,设计公益生态旅行,让有能力的人能够实际参与保护项目,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秘境”2014年组织的濒危物种伊犁鼠兔科考志愿者之旅。前期我们通过众筹帮助科学家李维东筹集了11部用于野外调查的红外相机,后期组织这批志愿者亲自回收这些红外相机的数据。这样的活动设计目的是让这些热爱自然的人除了通过捐赠的形式为自然保护助力,同时能身体力行参与到实际的保护工作中。这批志愿者中,有一位全国连锁服饰专卖店的老板,在旅程结束之后,他在所有的店里播放伊犁鼠兔的短片和照片,并独立出资印刷宣传册派发给顾客。
    “秘境”还很年轻,机构的工作人员一半是近90后。自然环境保护不应该是一少部分人埋头苦干,它需要广大公众投以关切的目光,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别人问秘境是做什么的——“公众参与式的新媒体传播”,这是答案,是目标,也是孜孜不倦的探索。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

公益人才培养亟待“下基层”

公益人才培养亟待“下基层”

最近,我加入了北京一家支持性社团,这家社团称有100多名机构会员。虽然参加该社团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