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首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上港澳台展馆内香港展区关于香港回归和基本法的介绍。 CFP/供图
“集体回忆”在近几年的香港是一个曝光“高频”的词汇。人们重温着漫画、音乐或者寻觅街头地道的小食,分享着“共同承载的回忆”。
实际上,“怀旧”的刊物在近两年已大量出现。2014年的香港书展上,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以及香港知名出版商分别推出了逾10种以香港为主题的书籍,包括由香港考古学家陈公哲在1938年撰写的、被誉为“香港旅游书鼻祖”的《香港指南》近八十年后原版复印。
此外,还有介绍香港游泳史的故事;讲述1899年英国人接管新界时,因乡民反抗而触发的战争历史;也有1950至1980年代的荷里活道警察宿舍的家庭回忆;有1946年至2011年香港建筑从战后的重建至今的历程,细数公共屋村、市政大厦等香港建筑传奇;有香港电车110年、巴士90年、铁路100年、海上交通170年的时代故事……
为何香港开始“怀旧”?
“我想是因为这座城市发展得很快,在1950年代成长的一批人,到现在已经慢慢变成老人家,到了喜欢回忆曾经的时候。”香港历史博物馆前总馆长、香港历史学者丁新豹认为。
“现在的确有年轻人也陷入了怀旧中,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其实过去也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年轻人容易把过往浪漫化,觉得以前什么事都好,现在什么事都不好。”丁新豹说,现时的香港的确有一股本土文化的热潮,也出现了很多相应的文化产物。“我希望这些书籍让大家对香港的过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社会都是慢慢发展的。”
“香港的故事与周围一直都有关系。当年的香港人有多少能说广府话不带一点乡音?”香港“80后”学者李峻嵘在《足球王国:战后初期的香港足球》一书中,以当年香港的社会形势为切入点,重塑战后20年香港足球运动。在他看来,“怀旧让香港可以看到当年社会的包容与多元。在讨论香港历史时,应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为香港在奋斗。本土精神更应该崇尚包容,而现在的社会欠缺的是接纳。”李峻嵘说,自己研究香港历史,“是要呈现出香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多元社会这个现实。”这位大学讲师说,希望怀旧能让更多香港人知道,“自己的根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单一、排他。”
曾经研究过“战前香港的外籍族群”的丁新豹说,当年少数族群对香港的贡献很大,而社会对少数族群也很包容,“以前的香港胸襟很广。但假如我们现在对自己中国人都不包容的话,是说不过去的。”
有着类似思考的,还有今年香港书展年度作家李欧梵。“香港文化在变迁,这座城市也开始有自己的个性。”这位定居香港十余年的学者评价说,“我一直告诉年轻人,我的立场是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不能闭关自守。香港多元文化少了,为什么?需要大家思考和反省。” (中新社记者 卢哲)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