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郝堂:一个乡村的样本

时间:2015-09-22 15:43来源: 中华环境杂志作者:admin点击: 次

字号:TT
    “绿十字”创始人、负责人孙君。他提出“把农村建设得像农村”的乡建理念。本文图片均由绿十字提供

    小小的郝堂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的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它真的太小,我们所进行的村庄建设甚至只涉及到其中的一个村民小组。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庄的时候,它和大多数那些中国没落的村庄一样,混乱,没有头绪,而且它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这样的村庄在中原地区,实在是太普通,普通得让人都懒得去记住它的名字。而且还要经过一些七绕八绕的村庄公路才能到这里。
    但我们却在这样的村庄里,在村里老村长费了半生心血保留下来的那几棵大树身上,看到老子在几千年前所说的上善若水,以明明德,是什么涵义。让村庄一直存在,让这些那么容易被漠视、被边缘的村民一直坚守在这片土地上。而那些已经离开村庄的年轻人,要怎么样才可以让他们回到村庄,他们要怎么样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两年以后,当我住在我们改造过的一个老房子里面,我终于明白这样的村庄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点像孩子回到妈妈怀抱的感觉。我站在晚风瑟瑟的庭院,看着那明亮如玉的月牙,月光透过黑色的树枝洒满小院。周围黑暗、宁静得只听得到风的声音。从那些喧嚣的城市来到这里,我竟然也可以平静得如村里的小溪,不紧不慢的细细地流。
    两年的时间,郝堂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这里做的,是把梦想一点一点的实现,我们的梦想,加上村民的梦想,加上村庄的梦想。面对这样的一个村庄,该如何赋予它新的生命?于是,我们在郝堂进行了一场艺术创作。
    郝堂村路边那些不经意处的残垣断墙,是精心打造的路边小景。一座座小桥,有的如黑白的琴键,有的如落入河中的星星,更有如赵州桥一样的石拱桥。而村民们每家每户改造的房子,都尽现各自不同的风格。路边随风摇摆的波斯菊,荷塘里蜻蜓落脚的荷花,经常有白鹭飞过的天空……一不小心就落入画中,落入村庄的那一分安静与淳朴中,落入艺术的怀抱中。
    郝堂,是一个艺术的村庄。美的环境,人的心灵也会随之变美。艺术融入村庄,融入到村庄的土地中、房屋中,融入到来到郝堂的每个人的心里面。

郝堂三号土房
    我们为什么会全力推动土房改造?为什么会把土房看成所有建设中最重点的工程?
    我经常与基层的领导说,30年前农民家拆掉房子的部件今天都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60年前被扔掉的破烂,今天会有五星级酒店与七星级酒店作为镇店之宝。近10年内被拆掉的村庄,最多过10年,就会被后人指着鼻梁骂没文化、败家子。就像今天的北京人,都在怀念梁思成与林徽因,尤其是中国人看了法国与英国的建筑之后,更是拍着大腿骂为什么要把老北京拆掉,老北京成了北京人心中的阵痛,历史见证了中国文化的脊梁是如何被拆除。
    没有文化不要紧,可是必须尊重文化,新农村应该怎么建设,不懂也没事,我们可以看韩国、台湾、荷兰、意大利,人家是现成的榜样,不会创新,难道还不会临摹吗?
    三号院在改造时候,原则是外表以旧修旧保持原状,结构是加固结合功能性改造,这些房子年代久远(近60 ~ 80年)又是土木结构,所以在防震防火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有问题。
    老房子没有卫生间,洗浴间、书房、茶厅,改造以后一应俱全,有中原地区标准的会客厅、乡村院落、水井、书房、厨房等等。
    土房还是原来的土房,面积还是原来的面积,材料还是原来的材料,可是土房已经从丫鬟变成大小姐,土房已经呈现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氛围。这里有菊花、兰花、腊梅、青竹、芭蕉,房子紧邻着溪流,一片古树与土房融为一体。在晨曦的阳光下,这些原来已经接近消失的土房子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是农民所欣慰的,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郝堂的沙土路
    对乡村而言,最适合的是沙石路,其次是柏油马路,最差的是水泥路,我到过很多国外的乡村与旅游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泥土路、杂草路和山石路。
    前些日子,南阳淅川的部分村干部与村民来郝堂参观,对沙石路就不太理解,特别对保留的土坯房和旧房改造更是不喜欢,他们明确表示要建新房,要水泥路。
    沙石路,最适合在坡度六度以下,尤其是在农田距村庄居民近的山区。其优点是便于维护,透水性强,视觉上很乡村。对旅游者来说特别喜欢,开车时有行驶感,缺点是大水易冲坏,要时常维护。在农民眼里档次很低,对城市人来说档次很高,这就是两者的差异。
    农民一辈子走在泥土路上,水泥路对很多农民来说是梦想,佛山村新修一条水泥路,有几位农民用双手在水泥路上不停的摸,说终于有水泥路了。而城里来的专家、记者、旅游者,一看到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沙石路尤为称道。
    我们在做乡村工作的时候,往往情感很是复杂,天平有时不知道往哪里倾斜,仅仅这条路就让我左右为难。 
    村民在这一年中,不停地抱怨沙石路,因为听多了,心里还是在意,所以在河边路上,我其实是一直受村民的影响。
    同时,郝堂人又想发展经济,做茶文化、乡村旅游、生态与有机、乡村养老等事情,这些本村的村民不会来消费,来消费的都是城里人。所以郝堂村的建设,很多时候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既为农村发展乡村经济,又保持乡村文化,守望乡土生态,把新农村建设引入到一个可持续的有历史感的新农村。

郝堂的色彩
    乡村的色彩远远比城市丰富,无论画家、摄影师都喜欢把画笔与镜头对准乡村。
    乡村色彩是自然的,是经过历史洗刷的,是四季分明的,人与乡村丝丝相关,充满人文主义,这一切的色彩往往令人神往。
    郝堂村的色彩我们特别小心,因为平桥区政府执行能力很强,我们的色彩错了,往往就错了,这里执行速度太快,纠正有时都来不及。
    郝堂红星组的旧村改造、旧房改造、新房建设、自然景观调整、大田与水面色彩调整、公共建筑与功能色彩,这些关系,需要专业与经验来把持,有时用语言也说不清楚。
    从宏观来说,郝堂产茶,故色彩需要宁静、干净、沉稳,所以80%用灰砖,保持原有旧房墙面。从自然环境来说,用乡村四季分明的色彩,砍去城市名贵树种与外来物种。整个郝堂(红星组)的景观没有一棵树是从市场和外地买的,全部取自附近山上和田间地头,这样的景观维护成本很低,四季变化常常会出人意料之美。
    所有房子屋顶,全部用黑色,包括旧房改造,有一些村民想用蓝瓦、红瓦或绿瓦,我们就努力说服他们。
    我们告诉村民,中国人是黄皮肤黑头发,习惯用的瓦是黑色,黄色是皇帝和寺院用的色彩,俗人不可使用。死过的人用蓝瓦,比如中山陵、十三陵等,绿瓦人们习惯用在灶王爷、土地庙、墓园,属阴宅色,活人最好不用。
    这个村水源充沛,水为蓝色,又不用花钱买,再说水多的村庄,一般比较干净。
    郝堂村、佛山村、七桥村山上的树砍得比较厉害,尤其是佛山村。我们运用水系种植荷花,花、水、灰砖、黑瓦这些元素与环境会让这里村民的心灵慢慢地改变。
    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就像我们回到家里,垃圾不会乱扔,到了商场不会随手丢东西,进了五星级酒店自然不能随地吐痰一样。一个村也是如此,好的环境、美的视角与和谐的四季,会让本村的人珍惜和爱护,村民在这个环境中,得到外来人的赞扬和自己的亲身感受,会引起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是希望这样的环境能让村民不再砍树,三到五年,村容村貌会变样。
    村庄建了一所老年活动中心,这个色彩是唯一座白色的,老年人视力不好,晚年心情会不愉快,故在色彩上尽量明亮一些。我们把位置选在村里景观最好的地方,三面环水,也是希望美丽的色彩能让老人们晚年心情更舒畅一些。
学校的色彩是灰色的,幼儿园柱子是彩色的,学校新址选择在高台上,让孩子们看得更高、更远,能看到五彩的乡村。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画家,我在画画,在画一个美丽的郝堂,画得如痴如醉。
    (本文图片均由北京绿十字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