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公益机构如何建立信任关系

时间:2015-11-19 11:53来源: 未知作者:孙一江点击: 次

字号:TT
    我进入公益圈不到5年,算新人;但已深切感受到“信任”的价值。
    在腾讯乐捐发起的《还失独父母生的希望》项目,是第一次为心理服务进行公益众筹。4万多元,3个星期就完成了筹款目标。其中我发起的两个“一起捐”,筹款一万多元;很多参加过红枫活动的失独父母,也主动成为捐款人。
    前些天,到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公益培训。活动结束时,一位陌生的社区干部找到我,说社区有3户失独家庭,需要心理服务。几天后,又接到来自这个社区的电话,在了解了红枫失独家庭工作模型、可以提供的服务后,这位社区干部立刻表示:服务失独家庭如果需要经费,他们来买单。
   “信任”就是这样,在给你愉悦感觉的同时,带来公益机构特别需要的资金。
    而“信任”缺失带来的,则不仅仅钱的问题。2013年雅安地震后,我带红枫的项目组去为灾区学校的教师开展心理减压活动。天全县的一位小学校长在活动开始前坦言:“我很担心活动能不能达到老师们预期的效果”。是啊,他要为这个活动放学生两天假,老师们要因此给学生们补两天的课;如果活动效果不佳,他一定会被老师们骂!如果他对我们没有基本的信任,一定不会冒这个险。
    除了资助方、受益方,公益机构还需要项目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对自己的信任:志愿者出于信任,才会持续参加你的公益活动;媒体出于信任,才会深入采访报道你的项目;合作方出于信任,才会与你联手;供应商出于信任,才会允许你赊账……
    尽管“信任”如此重要,许多公益机构却时不时遇到“信任危机”。遥远的“郭美美事件”带给红会的麻烦就不说了,今年某市政府采购结项评审时,有的机构项目官员袖着两手去,检查组专家见都没见就通过了;有的机构拖了偌大一箱子材料去,足足谈了一小时,还差一点儿没通过!
   “信任”怎样才能和公益机构形影不离?窃以为,一要真实,二要真诚。
    真实的信息,是信任的基础。申请项目的信息、筹资文案的信息、活动记录的信息、结项报告的信息、媒体发布的信息、财务公开的信息、志愿者补贴的信息,等等,都应该是真实的。有个公益机构项目的中期评估没有通过,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一个活动中挂了两个横幅,而两个横幅上的资助方并没有共同资助一个项目;这样弄虚作假的信息,会成为公益机构的致命伤。
    也有一些公益机构,并不作假,但也没有树立起值得信任的形象。 究其原因,很容易想到现在很多人在用的“滴滴”等打车软件。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关系,正在司机与乘客之间悄然形成:乘客到达目的可下车后再用手机付款,司机可以立刻去接下一单生意,并不担心乘客赖账——软件系统记录的电话、身份以及账号等一系列信息,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监测体系,假如乘客没有及时付款,至少可以电话催款。而那些没有作假却也缺少信任关系的公益机构,正是在项目执行中缺少这样一个监测评估体系。  结果,项目即便做得再好,缺少评估信息,也很难令人信服。如果在申请项目时即提供科学的评估方案,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人,将监测、评估贯穿活动始终,结项报告中有一系列评估结果,那么,即便工作中有一些小失误,也不会影响信任关系的建立。
    说到“真实的信息”,不能不提及公益项目的“管理费”。由于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人至今深信世间存在“零成本公益”;许多地方政府采购的公益项目预算中仍然只能有不超过2%的管理费!殊不知,即便是一个书包,送到乡下也需要运费;而一个公益机构的运转,需要租房、设备、人员、办公等经费(如果没有足够好的薪酬,很难有足够多足够优秀的人才持续地服务于公益机构);如果相关的制度建设不能尽快跟上,错误的认知不能尽快转变,公益项目预算、决算中逼良为娼的“真戏假做”,恐怕在所难免。
    真诚的态度,是信任的保障。
    在凤凰网与“植朴磨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中,40.6%的受访民众对“为公益机构捐款捐物”持观望或不主动的态度。在不信任公益机构的人群中,有66.5%的人认为公益存在着不透明交易,40.5%的人认为是利益集团的宣传机构,还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公益活动的走秀成分很大。
   “走秀”就是不真诚,这类活动有多少,不得而知;更多存在的问题,是为活动而活动,好像活动做了,项目的任务就完成了;一些负责活动执行的项目官员,甚至连项目书都没看过(有的是机构不给看),从何考虑活动与项目目标的关系!
   公益机构,是持续地带来改变的组织。公益项目预期的改变发生了,项目的活动才真正有意义。当公益人以真诚的态度为项目的目标努力时,即便是很微小的改变,每个人也都会感觉到。对这个公益机构的信任,也就在这小小的改变过程中,一点一点长大了。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