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绿色化的中国考量

时间:2015-12-18 14:45来源: 未知作者:李军点击: 次

字号:TT

河北石家庄遭遇雾霾天气,pm2.5 指数为重度污染,“等风来”成民众的期盼。CFP/ 供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是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
    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后,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而今年入冬以来全国多地爆发的持续严重霾污染,从实证的角度不断地提示我们,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并不幸福,只有绿色化发展才是我们的幸福之路。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全面做好绿色化设计,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用绿色厚植发展优势
    2014年2月26日,陕西镇安初中女孩江欣桐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信件落款显示,写信给她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原来,一个月前,李克强总理赴陕考察慰问,江欣桐给总理写了一封信,建议国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对此,李克强总理在回信中说:“如何兼顾发展与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方程’”,“我们正在想办法给这个方程寻找‘最优解’,走绿色发展道路,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当前国内经济发展而言,“绿色化”发展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突破口。而从全球视野来看,绿色化是国际发展新趋势,是国际竞争的新领域,更是赢得世界发展未来的新动力。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提出绿色发展理念,  既有基于现实考量,更有大国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胸怀。
    我们看到,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不协调成为制约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的水、吃安全的食品,越来越向往,甚至成为很多人安家就业选择的标准。可以说,没有绿色就没有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没有绿色再多的经济增长也无意义。
    面对环保严峻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如果继续原有粗放型发展模式,不仅经济增长难以持续、资源环境难以支撑,还可能引发更大、更严重的生态危机,导致人民群众不满,影响社会稳定。当前,急需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
问题就是导向,国情决定国策。从2005年首提“生态文明”概念,到中共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融入“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再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中,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国家向着全面小康的绿色进军,一个民族为了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

坚持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做好绿色化设计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格局。绿色化本质上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体系、价值观念等各个层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推动全方位的变革。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绿色发展道路并非坦途,仍面临许多障碍。如能源资源价格扭曲,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推力”不足;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应对环保和能耗问题,绿色经济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机制;现有增长模式存在惯性,向绿色转变可能遭遇既得利益群体的抵制,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绿色化”的体制机制障碍。
    “十三五”时期绿色发展能不能取得成效,能取得多大成效,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做好绿色化设计,将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
构建绿色空间和产业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红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先决条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对工业布局、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等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城镇化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使生态文明建设向农村延伸,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的形成,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和关键环节,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设计,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解决发展过程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资源消耗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推动城乡建设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在生活领域,绿色化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绿色化”的道路上,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一方面消费所占用、消耗的各种资源日益减少,另一方面消费所产生的各种污染排放也日益减少,这种双减少趋势,成为缓解人与大自然矛盾的重要途径。
    推动价值理念绿色化。“绿色化”还是一种价值取向,中央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这对新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做好“十三五”绿色化设计,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很重要,要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千家万户。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思路,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行为。加强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做好生态文明先行实践。

坚持绿色发展,破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很多人担忧,一讲到绿色发展,就意味着少发展、甚至不发展。真是如此吗?绿色发展真的与快速发展无法调和吗?浙江安吉给出了答案。
    安吉是中国竹乡,全国首个生态县。早年间,安吉竹子与白茶名扬天下;现如今,安吉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调研,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一席话,坚定了安吉人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
   10年间,安吉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绿色经济,用发展经济的成果反哺生态保护,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安吉县生产总值为82.38亿元,财政收入8.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61元。2014年,安吉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财政收入50.05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963元和21562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0年年均增幅在11.2%以上,连续10年领跑浙江。
安吉的转型发展之路,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生动诠释。类似安吉的例子,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这些生动实践也说明,强化环境保护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能够倒逼、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并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破解经济和社会发展困局,推动经济走上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环境更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我们知道,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环境代价,人类最终不是付出健康代价,就是付出生态代价,甚至两者都造成损害。其实,环境治理好后,亲环境的产业就会发展,一个新的更健康的经济结构就会随之产生。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绿色发展就是认可自然的价值。发展离不开绿色,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发展才是有质量的和可持续的。同时,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只有通过发展,不断积累起强大的物质财富和技术能力,才能不断加强市场投入和技术创新,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减少排放、治理污染,最终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绿色发展破解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体现了绿色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
    当然,经济新常态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绿色转型必然会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同时也蕴含着重大历史机遇,促进绿色崛起。
    首先,绿色产业需求巨大,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发展不仅可以刺激很多亲环境的经济活动,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对绿色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促进绿色产业和服务的不断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强劲的“绿色动力”。
    其次,绿色发展将显着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创新驱动的绿色转型过程中,传统部门效率不断通过升级改造而提高,摒弃了过去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资源环境消耗式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把经济运行的重心真正转到建立起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模式上,实现了均衡高效稳健增长。
    此外,通过绿色发展,提升环境质量,还可以提升民众的福祉和健康水平,让民众从增长中得到更多的幸福感,而这正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我国适时提出绿色发展战略,从基本国情和时代发展趋势出发,切中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破解促进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值得期待的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