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大部分时间又弥漫在了雾霾中,尤其月末,全国大部分地区雾霾指数爆表严重到了令人无法呼吸。
当人们认识到雾霾损害健康,甚至生命,就引起了集体的焦虑和不满情绪,但是雾霾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一次次来袭。从年初李克强总理发出“向污染宣战”,治理雾霾的呼声不绝于耳,政府发号召、定计划、制措施,出现了APEC蓝、阅兵蓝,但却好景不长,只维持几天,雾霾又光顾了。
很显然,决心是无法制止雾霾来袭的。雾霾是环境危机,是生态危机,是对我们长期以来要发展速度、要经济总量的报复。彻底根除雾霾,恐怕靠制度、靠技术、靠法治都无法实现,必须转变发展理念,从文化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政治机制上改善每个人对速度和数量的狭隘及偏执。
绿色化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全民价值意识和行为习惯。
“绿色化”的提出是今年年初的事,3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然而大半年来,媒体上对“绿色化”的解读、宣传并不是很多,一方面,社会对绿色化的理解更多停留在等同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上,“绿色化”更多是实施层面的行动,还没有积累起多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可做的文章似乎不多。
从年初中央在提出将“绿色化”与其他“四化”并列成“五化”,共同导航“美丽中国”的建设,一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使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的“圣坛”,开始步入了实践,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绿色愿景,定格在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上渐次展开;之后在“十二五”结束前夕,中央对“十三五”规划又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要贯穿未来发展中的建议,彻底颠覆过去靠追求速度和数量来满足人民福祉需求的思路,对以往高耗能、低效率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改良力度,从源头和过程中贯彻“绿色化”理念;当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时,作为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适时在近日颁布了《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以促进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视角,力争到2020年公众要基本养成绿色生活方式习惯,实现生活上的“绿色化”。
那么“绿色化”到底是什么?
应该说“绿色化”是一种生产方式——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着“经济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希望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绿色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绿色化”还是一种价值取向——“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
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改变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而“绿色化”就是要掀起一场由内而外的变革,强调每个公民切实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生态文化的传播、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从理念上转变对公共资源无价的、取之不尽的意识,从生产、生活行为上摒弃粗放、浪费、奢侈、过度的方式,每个人的绿色化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作用甚至胜过政府数百倍的投入。
然而这样的转变不会是一年两年,它可能需要一代甚至两三代人才能完成。
《中华环境》编辑部
2015年12月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