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对中国来说,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作为绿色消费的实践者,政府应身体力行,加快完善并推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全社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我国已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消费模式开始由“追求生存消费为主”向“追求发展和享受消费为主”转变,居民物质性消费迅速增加,成为人类生产活动延展出来的对生态环境的另一大压力来源。当前我国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合理消费模式方面,从理念普及,到制度构建,再到人们的行为养成和转变与生态文明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亟待进行顶层设计和实践推进。
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央《关于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因此,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
消费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2011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5%,比投资贡献率的47.7%高出8.8个百分点,改变了过去十年中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局面,2012年,我国消费贡献率为55.0%,投资贡献率为47.1%,消费贡献率高出投资贡献率7.9个百分点。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发布的针对中国消费发展未来的研究预测,中国消费水平在2025年将提高到大约占GDP的50%,中国消费总量占全球消费份额可能会增加到11%~13%,但是这个数值仍然远远低于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据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分析,到2020年,中国潜在居民消费需求有可能达到45~50万亿,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从投资生产大国转型为消费大国。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在稳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规模最大、和民生关系最直接。
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下,政府需要通过改革创新,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可以预见“十三五”国家仍会出台相关政策刺激和扩大消费,以此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不合理消费模式增大环境负担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消费水平提速快,不合理的消费方式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加。
一是居民消费总量增加使生态环境负担加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量迅速增加,尤其是近十年来,增速持续增加。1978年,我国居民消费总支出为1759.1亿元,2011年为164945.2亿元。居民消费总量的迅速增加使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完成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指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虽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已经超过自身生物承载力(自然资源再生及吸收碳排放的能力)一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消费水平随着城镇化和收入的提高而迅速拔高,而生产效率的提高速度则远低于人均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人均消费与人口是导致中国生态足迹总量增长的原因。如果中国追随美国和英国的消费增长方式,那么中国的生态足迹将增加2-3倍。
二是以物质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使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消费模式正处在由“追求生存消费为主”向“追求发展和享受消费为主”方向发展,居民衣食住行等物质性消费迅速增加。统计数据表明,自1990年至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物质性消费占60%以上,服务性消费占比近年来虽有增加,但一直低于40%。物质性消费主要以资源、能源消耗为前提,并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如不采取措施必然会加剧水、气、固废、土壤等环境问题。
三是奢侈型、浪费型消费及不良生活习惯加剧资源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追求所谓“高大上”生活方式,与消费相关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对PM2.5贡献达22.2%,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私家车达8500万辆,比10年前增长13倍。很多人依然愿意购买大排量汽车,2008年以来,我国SUV销量持续增加。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度包装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包装废弃物占固体废弃物总量的一半,每年废弃价值高达4000亿元;每年包装产量达3000多万吨,而总体回收率却不到30%。由于商品包装使用量过大,且多属一次性消费品、寿命周期短,因此所消耗的资源和导致的废弃物排放量也很大。
全国每年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废弃的铅酸蓄电池超过200万吨,但只有不到40%进入正规危险废物回收渠道,大部分电池因消费者缺乏对铅酸电池为危险废物的认知以及监督薄弱等原因流入非法渠道,对土壤、水体等造成污染。同时,随着我国电子产业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时尚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手机、家电等电子产品的拥有量和更新率持续攀升,有调查显示,购买手机的人中,约70%是“喜新厌旧”,超过半数的人使用过三部以上手机,随之而来的是电子废弃物与日俱增。许多城市周边滑雪场、高尔夫球场云集。北京周边十余家滑雪场全年有效开放时间只为两三个月,用水量高达40多万立方米。数据显示,1平方米高尔夫球场草坪的维护用水量,与一个三口之家的用水量相当。
消费模式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在当前环境问题凸显、消费快速升级的态势下,应牢牢把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动我国生活和消费绿色转型,为此提出:
第一,推动建立国家生活和消费方式绿色转型总体战略。制定国家绿色消费发展战略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部署。将推动生活和消费方式绿色转型重要理念和部署纳入“十三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中央或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生活和消费方式绿色转型的指导性文件,明确生活和消费方式转型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部门管理职能,明确促进生活和消费绿色化转型的政策与监督保障机制。
加快制定并完善绿色消费相关法律和政策。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修改中,将绿色消费理念以及政府、企业、个人的可持续消费权利义务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依据。
第二,在全社会重塑生态道德观念,将推进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要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将环保理念内化为人应然的道德本性,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践行生态生活的荣辱观教育活动,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光荣、挥霍浪费可耻”、“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价值观。当前,追求时尚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生活方式,绿色生活应成为时尚和前卫的象征,那就是追求简约、回归自然,“从简弃繁”、避免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耐用且品质较好的产品,减少因使用廉价产品造成大量浪费。
应完善全民意识培养和宣传教育体系,将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理念纳入城镇职业教育、农村教育、妇女教育以及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和培训体系,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落实到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中,引导不同社会群体建立生态生活价值观,进而选择生态生活方式,使生态生活成为国民的内在德性修养、生活态度和日常行为习惯。
中央精神文明办可以将“建设生态文明 践行绿色生活”为主题向全民发出绿色生活和消费行动倡议,在全国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文明风尚。
第三,强化政府责任,提高政府在绿色消费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作为绿色消费的实践者,政府应身体力行,加快完善并推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全社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一是要尽快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在废物产生量大、污染重以及资源能源消耗大的领域做到“应采尽绿”,对政府定点采购宾馆、车辆、印刷等应实行绿色采购;二是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情况评估制度,将政府绿采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评估范围,作为考核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指标;三是加强政府绿色采购情况的信息公开,引入社会及第三方监督机制。
第四,通过引导和差别化政策,培育和增强绿色市场活力,增加高质量绿色产品供给。一是加快完善并提高产品绿色标准。如环境标志产品技术标准、绿色宾馆饭店认证标准、绿色采购标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引导企业为消费市场提供丰富和可靠的绿色产品及服务。二是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根据固废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加快出台《强制性回收产品和包装物目录》。三是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提高税率。将目前尚未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的资源性、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如电池、含磷洗涤剂、含VOC建材、农药等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高排量车辆等税率,改革计税方式,引导消费者自愿购买节能环保产品。四是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价格政策,拉大级差,对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惩罚性收费,利用市场机制抑制高消费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五是推进绿色消费信贷发展,积极开发多层次绿色消费信贷品种。就消费者选择大宗绿色消费品、小户型及节能环保型住房等给予折扣或较低的借款利率以及便捷的融资服务等信贷优惠支持。
第五,积极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化示范与实践。我国地域辽阔,发展水平差异大,推行绿色生活并无统一模式。可基于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建立一批生态生活示范区,为全社会提供标杆和榜样。在城市地区,可在居民住房、公共设施建设中尽量采用生态环保工程,如水源热泵、生态透水人行道和雨水收集装置、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灯箱等,依托社区居民会指导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采取节水节电措施,建立居民二手货市场、拼车出行信息平台等,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可依托乡村建设生态示范村,可实施绿化造林、引进沼气等清洁能源、实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行绿色农业,可建立城乡示范区对接活动,利用城乡居民消费间的差异,开展绿色农产品进城和绿色生活用品下乡活动。同时也鼓励农村合理开发当地生态旅游资源,激发广大农村群众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绿色生活方式转变。
(本文作者单位系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