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峰会的落幕以及雾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各国的凸显,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挑战越来越大。
从巴黎气候大会的成果来看,中国、美国和欧盟已呈现出更为积极合作的态势。然而,由于气候问题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国际政治学原理,国际博弈不可能因一次国际峰会的举办而销声匿迹。事实上,全球气候治理事关各国现实的经济利益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因此各国多重竞争与博弈在所难免。
缘起
气候变化原本只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然而随着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气候变化逐渐进入国际政治视野,成为政治议题。
一般而言,1985 年在奥地利召开的维拉赫会议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政治化进程的开端。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1985-1987年间,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还是臭氧层损耗问题,全球变暖问题依然处于国际政治议程中的边缘位置。
1988 年可谓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政治化进程中的关键之年。正是在这一年,国际社会才真正意识到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政治回应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中,如下两个因素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一,科学界逐渐认识到全球变暖问题的潜在严重性, 并在该问题的科学理解上基本达成了内部共识。1988 年6 月23 日,科学家詹姆斯·汉森在美国参议院能源与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表示,有99% 的把握可以确信,由于人类推动了温室气体向大气中的排放,气候确实在变化,温室效应已经发生;应该停止高谈阔论,采取具体措施到了。
第二,1988年世界各地发生的一系列反常气候事件加强了公众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认识,要求进行政治回应的呼声越来越高。该年度苏联、美国、中国、印度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均遭受了罕见的旱灾;巴西、孟加拉国遭受了洪水灾害;加勒比海地区、新西兰和菲律宾分别经受了飓风、龙卷风和台风的袭击。这些异常的自然灾害更使科学界坚信了他们关于全球变暖的论点,同时也使公众对环境问题更加敏感。
在此背景下,全球变暖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问题。1988年9月,气候变化问题首次成为联合国大会的议题,马耳他提议气候应成为“人类共同的遗产”。同年12月,联合国大会还通过了一项决议,强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并最终促成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成立。IPCC的成立标志着气候变化问题正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进入了“政治化”进程,成为一个国际政治话题。
此后,国际社会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治理而展开了一场场激烈而漫长的政治博弈。
表现
早在1988年6月,国际社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就召开了主题为“变化中的大气:全球安全的含义”的国际会议,这是第一次由各国决策者及科学家共同参加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多伦多会议之后,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政治层面上迅速升温,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包括在汉堡、渥太华、华盛顿等地的一系列国际气候会议的密集举行。 这些会议的召开为后来国际气候谈判的开启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到了1990 年,许多工业化国家开始单边承诺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些国家甚至在1990年前就作出类似承诺。例如,1989年挪威和荷兰就提前承诺了它们的限制排放目标。到1990年承诺限制排放目标的国家有丹麦、意大利、英国、奥地利、加拿大、德国、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欧共体成员国等。 美国虽然在1991年宣布了名为《气候变化:一项行动议程》的政策文件,但始终以科学不确定性和减排的成本过高为由,拒绝承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目标。
气候变化问题政治化的另一大表现是,该议题一再受到国际社会的“安全化”动议。随着1992年以来IPCC科学评估报告的陆续发布,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并且引起了“安全关注”。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2007年4月,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的气候变化对和平与安全影响的会议上,英国前外交大臣玛格丽特·贝克特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安全问题,但它又并非一个狭隘意义上的国家安全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个脆弱的、不断相互依赖的世界集体安全……联合国安理会则是讨论这一问题的正确场所。” 这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首次进入联合国安理会的政治议程。虽然此次会议最终并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但它无疑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安全化动议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
同年7月,联合国大会还专门举行了以“气候变化与全球性挑战”为主题的专题辩论会,这进一步提升了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安全议程中的角色。值得提及的是,在德国举行的2007年度八国峰会上,各国再次将气候变化作为“严重的问题”来看待,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上述有关气候变化威胁的“言语-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极大地推动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安全化进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使得“听众”对气候变化威胁的认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根据舆论调查机构科利登以及芝加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