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十几年来的环保生涯,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王愉说,支持她走下去的就是那份从自然中感受到的力量和智慧。
环境教育种子萌发
那份自然的力量,已经离迅速现代化的中国城市越来越远。
王愉清楚地记得,她小时候昆明城还没这么大,从家出发,骑车二十分钟就能看到农田。昆明城三面环山,一面环湖,从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抬头望出去,一准能看到山,还有一片蓝天。
所以,她1996年在云南大学读书时,偶然听到“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诫先生的演讲,对她来说像是一记“当头棒喝”。那时的昆明城,现代化与工业化已经悄然发生。王愉意识到,环境危机已经迫近身边,而每个人都需要对环境承担一份保护的责任。讲座结束后,王愉和几个朋友创办了“唤青社”,这也是云南最早的高校环保社团。
王瑜和几个伙伴们经常相约,到大学旁边的翠湖公园捡垃圾。有一次,她们正在捡垃圾,旁边走来一对母女。小女孩问妈妈,这些人什么时候能把垃圾捡完啊?妈妈说,等到别人都不再扔垃圾的时候,就能捡完。
这提醒了王愉,她意识到,更重要的也许不是自己付出多少精力去捡垃圾,而是如何让别人不扔垃圾。环境教育的种子自此在她心里种下,并开始萌发。
在乡村开展保护项目
大学毕业后,王愉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工作。那几年,王愉经常奔波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她接手的第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哈尼族以其独特的梯田稻作而闻名:他们生活在高山上,世代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并且发展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民间森林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方式,使得在大山深处种植水稻成为可能。
头顶是森林,山腰是寨子,山下是梯田——为了保持水土,哈尼族百姓把农田与其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王愉和她的团队要做的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原则,支持当地环境的本地保护。
对于当地居民来说,“生物多样性”这个词汇显得十分陌生,尽管他们的耕作方式中处处体现着这
一点——一个几百人的村子里种植的水稻多达几十种。最初的沟通非常困难。经过一年的相互了解确认,项目开始在当地村落中实施。其中有一项,是以乡村集市的方式开展“换种会”。那时的村民,已经受到外来种子的冲击,开始种植杂交水稻。通过换种的形式,他们得以了解品种的多样性,并且思考如何有利于长期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新的想法又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十几年过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当初的项目去促使当地居民重新思考这些实践的价值,没有人帮助他们寻找到传统当中有意义的地方,受难以控制的外力作用,他们的变化会很大。”对王愉来说,乡村项目没有办法改变这种趋势,但至少在回溯乡村根源上做过一些努力。这些努力,终究会对未来的乡村发展有所帮助。
留学美国学习环境教育
在乡村工作的时候,王愉发现了乡村在环境教育上的缺失——美丽的村庄旁边,围绕着从雪山而来的河流。本来清澈的河水,在流经农田的地方,漂满了垃圾。乡村自身缺乏处理垃圾的能力,也没有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威胁。环境教育的需求很大,关注的人却很少。
2005年,王愉获得了去美国威斯康星州留学的机会。她选择将环境教育作为主修专业。威斯康星州对环境教育十分重视,对此有立法保障。大学里也设有环境教育专业,还有针对师范学生、在职教师的相关课程。课程大纲里还规定了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环境教育目标。
王愉在美国威斯康星州读书时,美国的校园中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学生们不仅可以在科学课上了解到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到环境中心学习,由老师带领走进自然,通过浸入式的方式体验真正的自然。
归国积累项目经验
2007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史蒂文分校环境教育硕士学位的王愉回国,开始在云南环境学会工作,半年后进入瑞尔保护协会中国部,担任项目部的培训主管。
瑞尔保护协会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丰富而脆弱的中国,王愉和她的团队采取在保护区周边进行社会营销的方式,推动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周边社区的行为改变。在这一过程中王愉学到大量培训技巧和社会营销方法,为她之后创立“云南在地自然教育”积累了经验。
2012年,王愉和几个朋友成立“昆明自然教育互助小组”,探索自然教育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实际案例。他们之前践行环境教育时,主要以环境问题出发,实施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很多瓶颈,如课程乏味沉闷、案例流于表面等。
的推进,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当初的项目去促使当地居民重新思考这些实践的价值,没有人帮助他们寻找到传统当中有意义的地方,受难以控制的外力作用,他们的变化会很大。”对王愉来说,乡村项目没有办法改变这种趋势,但至少在回溯乡村根
“在自然教育方面,现在的孩子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缺乏好的自然环境去玩耍;另一方面是没有时间,学习任务排的很满。这样长大的孩子,连一只燕子都没好好看过,他能去爱护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或者是关注几千米以外的一个保护区吗?”王愉试图换一个视角,从自然教育出发,把孩子拉回到自然中,重新建立孩子和自然的关系。
成立机构探索自主教育
2012年底,“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成立。机构跳出学校教育模式,以社会运作的方式开展活动,给孩子更多的机会感受自然,使之逐渐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自成立以来,“在地自然教育”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曾有人质疑,这种强调体验和趣味性的方式是不是过于“风花雪月”,但后来逐渐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改变。
2014年寒假,王愉和在地团队带领孩子们到云南的高黎贡山开展冬令营,观察白眉长臂猿。孩子们被动物本身的灵性所打动,之后开始观察白眉长臂猿生存状况,并关注它们生活的环境。
“在这样充分的体验下,孩子的心里会有一颗种子自然而然地生长,当他和动物有了接触之后,他甚至可以主动和我们探讨保护的话题。”王愉说。
目前“云南在地”同时正在搭建可持续生活的平台,希望将这份改变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