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巴黎会议,让气候变化再次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的焦点。虽然从1995年第一次全球气候大会开始,每年召开一次,但世人看到的是大会规格逐年升级,国与国之间的争吵越来越激烈,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搏弈更充满火药味,利益之夺愈发露骨。对普通人来说,这20年间的气候大会,“气候变化”这一名词是逐渐熟悉了,但却很难将其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至于喜玛拉雅山积雪融化、海平面升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频繁出现、岛屿国家面临可能的消亡等等难题,似乎更是我们个人力所不能及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气候变化于我们有什么关系?当我们在谈论气候变化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气候变化从科学预判,迅速上升为国际政治问题,与其说是科学家的呼吁,不如说是全球气候变化现实的作用:1988年苏联、美国、中国、印度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均遭受了罕见的旱灾;巴西、孟加拉国遭受了洪水灾害;加勒比海地区、新西兰和菲律宾分别经受了飓风、龙卷风和台风的袭击,人们真切看“气候变化的未来不是梦”了。然而相对一般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的特殊性远远超出了环境治理范畴,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都是气候变暖的“贡献者”。因此气候变化涉及到能源利用、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意味着重组和变革能源结构和能源体系,这无疑要动经济利益和未来发展的奶酪。从各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情形看,二氧化碳的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捆绑着国家发展的根本,所以要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其压力更是难以承重。
那么气候变化到底是什么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人类发展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被政治化,是因为气候变化治理始终纠结于危机和压力、减排和发展、期待和行动、现实和未来、坚持和妥协种种之间,说到底,是追求掌握更多的财富还是坚守人类共同的道德高地。其选择的背后还是要不要维护发展公平,要不要平衡奢侈消费和生存权利,要不要预留代际发展空间的老问题。
此次巴黎大会,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国站到了人类共同道德制高点,审视攸关人类未来命运的气候议题,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在公开场合再与减排、温控唱反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甚至弱小的贫穷国家,在“升温不超过2℃”问题上握手言和。这份被誉为没有输家的、“均衡的”协定来之不易,是国际社会多年来的坚持,是各国求同存异的让步;最终取得决定性作用的“自主制定减排方案”,厘清了如何实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贫困国家应尽的有区别责任,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本国达到减缓与适应之间的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减少排放量之间的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也可以说,在减排的同时兼顾了全球范围内发展的公平,给了发展中国家空间,解决了减排的后顾之忧。
虽然此次达成的协议离科学家的期待还很远,但其意义是终止了漫长的政治博弈,放下了争吵,开始了行动。对我们自己来说,现在需要关上门,研究如何将气候行动与我国政治开展的绿色化发展、经济升级换代、大众创新、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如何让减排行动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必做动作。这一切需要全社会从了解气候变化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明明白白知晓气候变化是什么、气候变化有多糟、减排有多重要开始。
要看到气候变化治理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路,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成河终能载舟。当社会每个人见微知着,善小而为,气候升温控制在2℃,甚至1.5℃,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中华环境》编辑部
2016年2月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