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随着新环保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实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越来越深入广泛,民间环保组织获得了更多的机遇和活动空间,这一年被公认为民间环保公益机构的风口年。
民间环保公益的成绩单
2015年,中国民间环保机构交出了一份可以量化的成绩单。
一批民间环保机构通过中国环保在线监测系统的信息公开,利用公开数据与企业及各地环保部门互动,推动了超过500家超标排放企业承诺达标排放。来自公众的监督正在发挥越来重要的作用,山东省环保厅公开进行双晒,将超标排放企业通过网络晒出来,让公众、民间环保机构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行齐鲁、绿色潇湘等民间机构连续5年通过发布报告的形式对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情况进行量化评估。报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山东、浙江等省主动邀请民间环保机构进行对话。中国环境保护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环境公益诉讼是新环保法赋予民间机构参与环境治理的又一利器。2015年元旦,自然之友发起新环保法生效后首例环境公益诉讼,一年时间内各地共有30多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例。虽然起诉和宣判的案件数量大大低于预期,但作为开端,民间机构通过司法手段监督企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由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山东省环保厅、青岛市环保局主办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论坛上,环保部门、学者、NGO代表展开圆桌对话。
随着环保正在主流化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市场化的民间探索也正在加速形成,2015年,民间环保组织在绿色金融、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发展上都有不错的成绩。
社会各界对民间环保机构的资助也开始多元化。来自基金会的资助继续保持增长,例如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在2015年继续投入资金资助清源行动,并结合互联网的技术输出,启动了环境云图项目。SEE基金会等也继续对民间环保机构进行了大量资助。同时,来自公众的捐款开始增加,一批民间环保机构尝试与公募基金会合作,向公众募集资金,还有为数不少的环保组织以招投标等方式参与了政府购买项目服务。
环保领域资助逻辑逐渐清晰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虽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缺乏主流化的外部空间,并没有随公益行业的蓬勃发展而日渐繁荣。近年来,环保机构在公益资助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公众募集的资金比率也很小。原因在于民间环保行动无法像教育和扶贫机构一样可以提供量化的产出,以及能够打动公众的故事。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以及中国绿色经济转型的大背景,环保机构的资助方开始越来越重视机构的建设和团队的能力,并逐步形成清晰的资助逻辑和评估指标,通过借鉴互联网行业创投的经验,建立科学的量化评估体系,以找到那些具有专业能力及社会动员能力的环保机构进行资助,来推动中国公益环保行业的发展。
类似于互联网行业的创投机制,在笔者所在的机构,正逐渐形成“善心—善能—善力”三维度进行评估的方法,对通过这一方法筛选出来的环保公益机构,我们会对其进行资金资助和技术服务,助力其成为参与环境社会治理的主力。
第一,善心。环保组织的善心是民间环保机构存在和成立的基础,机构需要形成清晰的使命和愿景,而这个愿景和使命应该符合环境保护的公共利益。在这个基础之上,除了民间环保NGO,甚至一批新创的环保型企业,也将可能参与到民间环保行动之中。
第二,善能。毫无疑问,大量的民间环保机构都是有善心的,那第二个维度的善能就是我们在选拔资助伙伴时的重要考量标准。环保机构是否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否具备机构治理的能力,是否有专业的能力……我们会通过这些方面,来衡量机构的能力。2015年,我们看到一批活跃的环保公益机构在信息公开、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显示出相当的能力,而且,一部分环保机构率先使用互联网和环保大数据的方式,开始进行更高层面的参与,这些都为未来取得更好的可以量化的产出奠定了基础。当然,也有一批成立时间较早的知名机构逐渐走向沉寂,主要原因就是未能进一步提升善能。
第三,善力。和企业类似,环保公益行业分工开始出现,环保机构之间的合作,环保机构和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都变得十分必要且日渐频繁。如果在坚持“善心”,发挥“善能”的基础上,更好的“善力”,也成为成功的关键一环。一批善于整合资源,与企业、政府合作的机构脱颖而出,拿出了十分出色的成绩单。例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云计算来获取、整合环境数据,大大推动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程度。又如,重庆两江中心,瞄准环保部门与环保组织良性互动的需求,并整合媒体资源,发布了一批关于环评行业不规范行为的报告,客观推动了环境保护部2015年集中整治环评机构造假的顽疾。
山东环保民间组织绿行齐鲁工作人员现场检测水质。
“十三五”是中国绿色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环境亟待改善的现状,一批有影响力的民间环保机构通过跨行业跨部门跨机构合作,来实现有效参与环境治理,将变得更加迫切。更多具有善心、善能和善力的民间环保机构将成为社会的刚需。环境保护的风口依然风势猛烈,中国本土环保机构能否不辱使命,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阿里巴巴公益基金项目经理)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