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以物种为指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思考

时间:2016-09-09 13:45来源: 未知作者:范志勇 陈沙沙

字号:TT
    自2011年以来,国内对生态 保护红线(以下简称“红线”)做 了大量探索和试点,有狭义的生 态功能基线,也有广义的生态红 线区,有的以定量的形式为指标, 也有的用定性的内容来描述。虽 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各方对 划定红线的作用的认知逐步趋于 一致,即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 连通性的保护要求划定需要实施 特殊保护的区域,维护国家或区 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红 线应该是一条保障重要生态价值 区域的闭合地理空间线,是保证 生态系统长期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划定红线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完 整性、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 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1960 年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时,区内有东北虎生存,然而到上世纪70 年代东北虎从自然保护区消失了。 WWF 供图
 
为何选物种这一指标
    生态系统完整性是生态安 全的必要保障,完整的生态系统 应该是健全的、稳定的、可持续 的、保持有特征性的生物多样 性和生态进程多样性。作为生态 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物种是基 因多样性的载体,为人类的生存 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 基础,对于维持生态过程、稳定 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 用。在不同的生态进程中,关键 物种的生存状况可以直观地反映 出该生态系统的完整程度、生态 进程的优劣状况以及区域生态安 全状况。
    比如现在的某些自然保护区 中,野猪或牛羚等食草物种的过 量繁殖就是作为关键物种的食肉 动物被不合理灭杀的后果。该生 态系统表面看来野生动物数量不少,但关键物种的消亡揭示出该 系统是不健全、不完整的。长远 来看必然会导致植被退化、生态 恶化,自然也就无法保证为人类 提供长久的生态安全。
    因此,我们在划定红线时可 以将物种作为一个抓手。以保护 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为思路,以 关键物种、伞物种或旗舰物种为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划定维持 一个或几个有效种群长期可自我 生存的连续栖息地地理空间,该 空间就构建了该物种所代表的完 整自然生态系统,这些空间叠加 后边缘所形成的闭合曲线就是保 障该完整生态系统长久安全的生 态保护红线。
    环保部出台的《生态保护红 线划定技术指南》中对不同的主 体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 弱区提出了若干指标和相应的计 算方法,需要大量基础数据和统 计数据作支撑。实际上我国很多 重要生态区域的基础数据是严重 不足的,这为红线的划定带来很 多麻烦。很多红线试点区域将已 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边界作为限 制范围来划定红线,多在主体功 能区概念下的禁止开发区或限制 开发区影响中徘徊,这恐怕对保 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保障生态安 全的贡献较为有限。
    长期来看,孤岛化和栖息地 破碎化是自然生态系统长期存在 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导致自 然生态系统完整性无法实现的最 关键问题。我们可以引入物种这 一指标来划定红线,为物种争取 最完整的栖息地空间,或再与其 他方式划定的红线区域相叠加, 重叠越多的区域生态保护重要性 越高,然后综合考虑各区域的重 要性和其他因素,取其合集,以 确保实现一条红线多重保护价值, 使生态安全保障最大化。这能为 红线的划定提供更为周全的新思 路和新方法,同时也为生态系统 增添了实现其完整保护的可能性。

熊猫与东北虎保护实践
    大熊猫的保护实践就非常能 说明这一问题。大熊猫就像一个 保护伞,只要其种群受到有效保 护并长久生存下去,将惠及其所 覆盖下的所有生物多样性和所在 的生态系统,包括那里的人们。
    截至2014年,我国大熊猫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达67个,面 积达33520平方公里,覆盖现存 66.8%的大熊猫种群和53.8%的栖 息地。但严峻的是,大熊猫仅残 存于川、陕、甘三省的秦岭、岷 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 凉山已基本相互隔离的六大山系 的局部区域。大熊猫种群在2003 年就已被割裂为相互隔离的18个 小群体,大的群体约200只,少的 只有3到5只;到2014年栖息地破 碎化进一步加剧,总数不到1900 只的野生大熊猫已被隔离为多达 33个小群体,100只以上的群体只 有6个。大熊猫群体间隔离使得有 效繁殖个体偏少,近亲繁殖致使 种群衰退,对环境适应能力和疾 病的抵抗力下降,最终导致种群 生存力降低,乃至小种群消亡。
    如果以现有自然保护区边界 划定红线,以大熊猫为关键物种 的生态系统就无法保证完整性, 很多的群体割裂正出现在自然保 护区之间,某些自然保护区承载 的大熊猫个体不足以维持其群体 的长久生存,在可预期的时期内 必将出现种群衰退或灭绝,生态 系统无法提供正常的生态功能, 就更不用谈保障生态安全了。
    再如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上世纪60年代建立,是我国最早 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面积达 190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温 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历史遗迹和 珍稀动植物。然而,长白山自然保 护区“如此大”、严格保护已达56 年,却仍然没能保住珍贵的生物多 样性。建立时自然保护区内有东北 虎生存,然而到70年代东北虎从自 然保护区消失了。长白山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不但没有保护住东北虎, 其他物种的生存也出了大问题,大 到棕熊、黑熊小到水禽、鱼类,已 知十几个有可比时间序列的动物物 种在该区域的不同系统中逐渐减 少或消失……
    因此,我们不能把长白山自 然保护区孤立地按主体功能区规 划划为红线区,而是要考虑生态 系统完整性需求,要把周边同质 自然生态系统按更高的目标纳入 红线区。如果以东北虎生存所需 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标来划定, 红线区域将与现在的自然保护区 边界大相径庭。长白山只有以东 北虎这个伞物种的长期生存为目 标来整体规划,才能实现长白山 及周边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长 久保护,也才能持续地贡献于区 域、国家和全球的生态安全。



大熊猫群体间隔离使得有效繁殖个体偏少,近亲繁殖致使种群衰退。WWF 供图
 
打破行政边界制约
    在我国,讨论保障生态系统 完整性时常常遇到不可逾越的障 碍,就是行政边界。行政边界所 造成的人为割裂,对保护完整生 态系统形成了极大的制约。在从 大尺度上考虑保护生态景观或完 整生态系统时,我们有必要打破 行政边界制约。
    例如正在试点的“京津冀一 体化”就是很好的探索。如果将 区域资源作为整体,综合管理、 保护和利用资源,则能使效益和 效率双重最大化。又如大熊猫自 然保护区和周边其他自然保护地 是分属于不同市县、不同部门和 层级管理的,由于管理目标、管 理措施、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 以形成协调机制和整合保护利益。
    笔者以为生态安全是需要大 尺度治理和协调、长期维护和保 障的。不同等级的政府在利益博 弈时的考量不一样,高层政府在 生态保护整体规划中所具有的全 局性、长期性、持续性、公益性 等服务职能是独有的和不可替代 的。我国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 的制度,为中央和省级政府保障 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最有 力的政策基础。国家在实践生态 安全策略时应该高度统筹、打破 行政边界的制约,以保障生态系 统完整性为出发点,以自然地理 边界为划定范围,才能使保护生 态安全效果最优化。反之,则不 可避免会导致破碎化的发生,自 然也就无法保证生态系统完整性 和生态安全。
    例如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 护区,自建立以来由于开矿等开 发博弈失衡做过六次自然保护区 边界调整,现在已是面目全非, 大大削弱了自然保护区本应发挥 的景观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功能。
    这不是个别现象, 我国已 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超 15%的边界或区划做过调整,这 些生物多样性最精华的地理空间 都无法得到长期维护,其他没有 覆盖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区域就更 难以实现完整性保护了。因此, 红线的划定一定要考虑生态系统 的完整性以及国家和区域生态安 全的需求。我们考量的不仅是现 在,而是更远的未来,要抛弃部 门偏见和短视以寻求解决方案。

顶层设计是当务之急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差异性大, 在划定红线时也必然会出现多种 差异。每一个红线区有其重要性 和特殊性,为保证区域内实现生 态保护效率最大化,针对不同类 型的红线区域要定制不同的管理 策略,采取“一线一策”管理办 法,实现对红线区域的强化管理 和保护。
    对红线的管理需要采取自 上而下的方式,基于现有的政策 环境和资源条件做好红线的顶层 设计也是当务之急。目前环保部 正在颁布《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 法》,但更重要的是推进《生态保 护红线实施条例》尽快出台。避 免在没有顶层设计的摸索中浪费 太多资源,甚至将来很多工作不 得不推倒重来。具体实施法规如 果走在前面,可能更有益于红线 的发展和落实。
    我们都意识到,生态安全隐 患由来已久,物种的灭绝与生态 系统的退化势如破竹,要扭转生 态乱象,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 全就必须尽可能打破行政边界对 自然区域的隔离,连通和治理破 碎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种栖息 地。红线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利 器之一,以物种长期生存所需栖 息地为抓手也是思路之一。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那些 处于岌岌可危状态的物种考虑, 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完整的生 态系统,保护美丽中国生态景观, 让子孙后代看到这些自然历史遗 产,让他们也有选择的机会,有 健康的生存环境!
    (范志勇系世界自然基金会科 学与政策创研中心高级总监;陈 沙沙系世界自然基金会科学与政 策创研中心项目协调专员)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