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以前,杨曙辉在国 际机构工作了十年。十年里,她 接受了社会发展领域的理念熏陶 和规范化的项目管理训练,对公 益慈善领域有专业而深刻的理解。
2014年,她从国际NGO辞 职。“在国际NGO工作了十年,对 公民社会及公益慈善领域有了比 较多的了解,自身能力有了提升。 但是,时间长了就有一种想改变 的冲动,于是辞职离开。”
公益创业开启全新旅程
辞职后,她以独立顾问的身 份开展了近一年的技术服务,包 括为国际救助儿童会的紧急救援 和青少年发展、新疆妇联系统的 社区儿童服务等项目提供技术支 持。在此过程中,杨曙辉逐渐意 识到如果没有组织作为载体,很 难把自己积累的发展理念和NGO 管理经验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和应 用,特别是在新疆,NGO发展较 慢,“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在本土 NGO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面 发挥点作用,那么最直接的做法 就是注册一家NGO”。
杨曙辉说,选择环境领域开 始创业,是因为能够与新疆正在 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相 呼应。“在新疆这样脆弱的生态 环境背景下,也希望创立一个环 境服务品牌,重新发现民间智慧,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有所作为。”
她与创业伙伴一起,开始了 组织定位、确定方向、梳理战略, 2015年2月,正式在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民政厅注册成立新疆山水环 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以下 简称“新疆山水”),开始了全新 旅程。 “
2016 年4 月,杨曙辉(左一)与中学生在第一期“自然观察径”现场。
自然观察径”取得零的突破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杨 曙辉热爱新疆的大美风景, 但 新疆的生态环境脆弱, 需要调 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队伍中来。然而 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低, 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 保 护环境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行 为习惯,所以她想在环境教育方 面做一些工作。
“去年冬天,经常和一位野 生动物专家一起去乌鲁木齐周边 的天山山区,在他的导引下,第 一次看到了野猪在树干上磨蹭毛 皮的痕迹,还有野猪留下的毛发, 知道了野外马鹿留下的粪便是什 么样,还有各种野生动物的脚印,还亲眼见到了两只马鹿!”
杨曙辉发现原来寂静的森林 里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后来, 她以森林作为突破口,带着“新 疆山水”作为主要执行方,参与 实施由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 局、德国大众新疆分公司和中科 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发 起的“ 走进森林— 建立自然观 察径” 项目中, 她认为,这个 项目的核心就是用专业的眼睛, 帮助旅游者发现大自然中万物的 神奇。
“我们设置的‘自然观察径’ 就是在林区中选择一条或若干条 典型的线路,贯穿林区中的不同 生境,挖掘沿途的自然教育素材, 让旅游者有机会看到不同生境以 及当地典型的植物、动物和鸟 类。”杨曙辉说。
实践中,“新疆山水”团队 在线路沿途设置标识牌和参与式 环境体验装置,内容紧密结合实 地生境、沿途景观和天山森林的 特点,以及环境保护的理念。“自 然观察径”将不同生境的自然资 源串联在一起,形成较为完整的、 展现森林生态系统特点的环境教 育链条。
新疆山水“自然观察径”项 目的目标,是希望作为国有林区 环境教育基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在休憩 中了解森林和动植物的相关知识, 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自然体验, 丰富环境教育的素材和内容,加 深对森林的感悟和认识,最终改 变他们的行为,实现对森林生态 系统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
对于项目的亮点,杨曙辉笑 言:“应该是实现了一个零的突破 吧。”“自然观察径”的建立,填 补了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区的经 营管理中在环境教育方面的空白。 目前天山东部林区和森林公园还 没有一个自然观察的场所和相关 设计及活动,本项目的实施将是 第一个,也将由新疆天山东部国 有林管理局在全局推广。
创绿家为她打开一扇门
自从公益创业以来,杨曙辉 一直都在关注SEE,关注创绿家, 但迟迟没有申请。杨曙辉觉得, 虽然自己在NGO行业已经有十年 的职场经历,但在环保NGO中还 是彻彻底底的新人,缺乏环保的 实践经验,在做环境项目方面的 经验很欠缺,担心不受评审的认 可。一直到今年3月,她才正式向 创绿家递交了申请。
在杨曙辉看来,成为创绿家, 是进入环保NGO很重要的一步, 能够取得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可 以说是打开了通向环保NGO领域 的一扇门。既是对创业团队的认 可,也是对我个人作为创业者的 认可。”
杨曙辉说,她创业的最终目 的,是希望在NGO的专业化、职 业化发展方面做一点工作,能够 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了解民间组 织,希望通过组织自身的发展, 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
目前,杨曙辉的关注点主要 是环境教育,而通过参加创绿家 的评审,杨曙辉和团队也进一步 梳理了组织的业务领域和工作 板块,“未来会在环境教育这个 核心领域中,把‘自然观察径’ 作为一个主要的业务板块来发 展。”并且希望以环境教育为切 入点,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可持续 发展,包括生态文化挖掘、水资 源及湿地保护、社区可持续生计 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