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领 域具体的落地的表现,海绵城市 早已由概念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 段。2015年和2016年,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分两 批确定了30个试点城市,收到了 明显成效。
在互联网+中国生态城市高峰 论坛上,与会专家、企业对海绵 城市建设寄予厚望,但也指出目 前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还存在诸 多认识误区。
海绵城市不是简单的蓄水问题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 话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他强调: “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 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 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 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 海绵城市”。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出 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 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 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 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简单来说,海绵城市即下雨 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 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 利用。北京市已经做出了诸多探 索,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 范区将周边道路及广场雨水收集 净化后,用于绿地浇灌和道路浇 洒,替代原来的自来水。北京市 还探索在居民小区内将雨水收集 净化后用于冲厕所,既有效利用 雨水资源,又帮助老百姓节约使 用自来水的花销。
早期的海绵城市建设,多是 做透水材料、雨水收集产品的企 业在快速跟进。但随着海绵城市 建设日渐深入,诸多园林、环保、 水务等公司都在快速跟进,将海 绵城市作为公司未来重点突破的 领域。
但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水务院资源能源所所长王家卓 看来:“海绵城市是一个非常精细 的活儿,不是简单粗暴的处理, 就叫海绵城市了,要按照经济、 实用、美观的原则,有效的综合 解决我们遇到的水生态、水安全、 水环境、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是当前的重点”。
他指出,海绵城市除了源头 的减排,还应抓好过程控制,进 行系统的治理。海绵城市不只有 绿色这部分,还包括传统的灰色 基础设施,即传统意义上的市政 基础设施,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 应将这两部分纳入一个兼顾经济、 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雨洪管 理方案。
而降水的就地消纳和利用, 也并不是“不让排水,而是不让 雨水直接排放,要对它进行过滤、 净化、缓排以后再排放。”
多专业融合与多学科参与
王家卓认为海绵城市建设, 需要多专业融合,多学科参与, 目前亟须对城市水文学等相关知 识进行补课,做好前期工作。 “我 们要理解城市降雨的特征,降雨 之后汇流的特征,这都是我们做 建设和规划设计中非常关键的。”
对于大家讨论的热点——下 沉式绿地,王家卓认为这将涉及 土壤、植被的问题,“为什么要做 下沉式绿地呢?是为了对污染物 进行过滤、拦截、处理,所以土 壤的配制非常关键,深度非常关 键,进水口、出水口,包括植被、 选址,以及排水前处理都非常关 键。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仅仅做简 单粗暴化的处理,认为把地挖下 去铺点草坪就是下沉式绿地了, 这是不对的。”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园林、 道路、水、建筑等各个专业,是 系统工程。在王家卓看来,目前 所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 的沟通,甚至有些园林人士认为, 海绵城市为解决城市内涝,才把 水排到园林里,但“其实我们只 是让绿地承担一些兼顾的功能, 海绵城市对于绿地绝对不是洪水 猛兽,建设海绵城市不是把绿地 毁了,我们都在城市里生活,也 需要把城市建得很美观。”
海绵城市建设还面临技术力 量、建设、运行维护的问题,这 都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持和多部门 协调。在2016未来城市论坛上,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 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就 指出“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是工程 问题,更多是经济社会多方面的 问题,需要调节城市层面各利益 相关方中间的关系”。
海绵城市建设难以速成
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今年我国异常天气数量增多,极 端天气造成城市内涝增多,一些 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因严重内涝, 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
很多人质疑,海绵城市建设 不是要解决“城市看海”么?怎 么失效了呢?
海绵城市真的对内涝发挥不 了作用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 乡规划中心副主任、海绵城市建 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邢 海峰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确实能 对缓解城市内涝起到很大作用, 但它是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 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过 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出现 ‘城市看海’现象,就对海绵城市 建设产生质疑,太过片面。”而同 邢海峰持有类似看法的专家并不 在少数。
王家卓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就像一个人已经饿了七天七夜了, 你就给他一块饼干, 问吃饱了 没?解决城市内涝也是如此道理, 过去积攒了几十年的问题,指望 一年就解决太不现实,应该给海 绵城市建设多点时间。
我国台湾地区长期从事雨水 收集工程及研究的曾誉录教授, 曾撰文呼吁:海绵城市工程建设 不能是三年、五年、十年的寿命。 建设海绵城市目标在于改正以往 的城市建设发生的问题,所以应 该也是1000年的永续工程,像都 江堰一样。当年长江大桥设计寿 命是100年,今天的工程师必须有 这样的胸怀。
王家卓指出,当下的海绵城 市建设应突出问题导向,尤其是 要解决当前老百姓密切关心的内 涝和水体黑臭的问题。推进海绵 城市建设需要技术、资本的支持, 需要跨学科的交流,更需要更广 泛的公众参与,包括媒体正面积 极的引导,此外还需要加强规划 管理,加强施工和有效监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