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鸟兽虫木:用自然教育撬动全民环保

时间:2017-02-17 15:22来源: 未知作者:赖芸

字号:TT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句话。
    2000 年,我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创办绿野协会时,我说了那句让自己都咋舌的话——“绿代表生命、代表爱、代表希望,野代表大自然。环保不是我的工作,不是我的爱好,而是我一生的事业和信仰。” 从此,我走上了民间环保的漫漫长路。
    大学毕业后,走过参与大学生绿色营、创办绿野协会的学生时代,怀着一份热爱自然的情怀,带着对自然教育的发展愿景,我加入了一家国际环保组织,针对电子废物和水污染开展污染防治工作。自然教育的初衷只好兼顾着去做——工作需要去了北京,就在北京协助绿色营发展;工作需要到了广州, 就在广州培育本土力量——我相信唯有坚持,播下的种子才会有发芽的一天。



鸟兽虫木团队
 
鸟兽虫木的缘起
    2008 年,大学生绿色营到广东南岭开展自然解说员培训。我力荐了一批广州的环保伙伴参加培训, 希望借此机遇发展绿色营在广州的本土力量。于是, 有了鸟兽虫木的前身——绿色营广州小组。后来在伙伴们的努力下,活动开展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 绿色营广州小组破茧重生,变身“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并发出“致力于华南地区的自然教育和生态保护”的愿景。
    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以下简称“鸟兽”), 一群青年志愿者创建的保育机构,如何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呢?
    凭借着过去创办社团的经验,我想只有两点可以维持鸟兽发展:人和活动。说到人,一方面要培养骨干,例如鱼头、小宇、靖子、黑豆是最早的骨干,要给他们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成长,另一方面还要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至于活动,无论规模大小,形式如何,都得“逼着”团队定期地举办各种自然教育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为了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我申请了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 的华南地区志愿服务支持项目计划的小额资助5000 元,这笔经费帮鸟兽撑了两年时间。然而,要真正发展本土力量,必须尽快开展自然解说员训练营,培养一批批的青年志愿者。
    但这并不容易。2010 年鸟兽打算举办广东首届鼎湖山自然解说员训练营,却一直没能找到经费。最后,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的徐仁修老师筹款资助8 位荒野导师从台湾飞来广州,加上我、黄雍熙、阿水凑了8000 元作为补充,让第一届自然解说员培训营得以如愿举办。
    第二年初春,我们早早开始筹集经费,经过一番辛苦“化缘”,鸟兽第二届黑石顶解说员训练营顺利开展。于是,每年一批又一批的本土新生自然解说员力量,让鸟兽的志愿者伙伴初具规模,鸟兽核心文化初步形成。

自然教育与生态保护的实践
    自然教育是日常的工作手法,它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只谈教育,不身体力行去改变;亦不能只有推动,而环境素质教育没跟上。
    我希望通过自然教育推动大众身体力行保护自然生态——作为大自然的代言人,我们日常开展自然教育;而当面对生态破坏的时候,就需要奔走呼吁, 身体力行地去保护生态环境,做到言行一致。如果一边开展自然教育,一边面对生态破坏行为时又无动于衷,这就失去了鸟兽虫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11 年10 月,我们的解说员前往南岭开展生态旅行时,发现南岭国际级自然保护区正遭受毁灭性的开发,新修的公路直接把山体炸开,穿过了保护区的核心区。于是,我们多次深入调查、撰写报告、奔走呼吁,由此催生了“急救南岭”行动, 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了有力的呼声,最终迫使开发商立即停工,并承诺复绿。
    2012 年,鸟兽志愿者们留意到广东沿海地区的候鸟遭严重捕杀,特别是湛江雷州市纪家镇成了捕杀候鸟的重灾区。小宇和伙伴们便深入走访调查,绘制广东捕鸟地图,通过网络曝光捕鸟情况,一条微博转发达8 万余次,引起积极反响。随后,更多的NGO 和政府单位参与进来,推动广东候鸟捕杀问题的解决。到2014 年,雷州纪家镇的捕鸟情形有了大的转变,大规模的捕鸟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同时雷州市宣布其行政区域范围为禁猎区,禁止猎捕和破坏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存环境。
    从2009 年发起反对植物园兴建游乐场、房地产活动,呼吁保留城市自然空间,到2012 年发起急救南岭行动, 阻止开发商对广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南岭的进一步破坏;从2012 年—2013 年多次发起抵制萤火虫放飞活动,让更多人到自然中观赏萤火虫,到2013 年发起粤鸟行动,在广东湛江、茂名等地区呼吁停止捕杀迁徙候鸟,鸟兽逐渐成为广东环境保护的积极倡导者与行动者。

从志愿者团体到非营利性组织转型
    鸟兽起初是一个松散的志愿性团体,没有全职工作人员,没有资金来源, 更没有成体系的发展规划,一切靠的是大家对自然的喜爱。大家凭着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有限的时间,为鸟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毕了业的鼓励还未毕业的,遇到环境破坏议题就一起发力去推动改变。
    这样的状态维持了鸟兽最初几年的运转。时光飞逝,早期参与的志愿者们转眼也毕业工作,各奔东西,伙伴们虽初心依旧,却力不从心。为了谋求鸟兽的转型与发展,我们也曾争取各种资金支持,但也许是看不到鸟兽的稳定发展与长远投入的决心,资助无疾而终。我意识到,大学生志愿者始终不能作为鸟兽在自然保育领域发展的主力军和舵手,我也看到了鸟兽当时这种志愿者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
    2013 年夏天,我辞去了全职工作, 从北方回到南方。希望将自己十多年国际组织的环保经验带到鸟兽,在自然教育和生态保护领域能有所突破。与此同时,刚从国企离职的小宇也加入进来, 我们一起全身心投入到鸟兽的发展工作中。然而,要从一个纯志愿者团体转型到一个高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民间组织,并不容易。我们一起从零开始设计和探索机构发展和运营方式,并逐步尝试自然教育活动的模式、收费、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工作。
    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试错,又经过多次讨论与反思,我们决定走出公益项目的舒适圈,勇敢面对市场,在自然教育活动模式上做减法,活动数量上做加法, 先从简单的活动入手。2014 年初,我们终于迈向了收费的亲子活动模式,这也开启了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这是很困难的一步,小宇、我和各位伙伴经验全无,只有硬着头皮上,每个月的财政赤字让我们倍感压力。最忙的一个月,小宇带了近十次活动,疲惫不堪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是一次难得的蜕变, 让市场促进我们的活动质量,让参加者的反馈来检验我们的价值。唯有越多的公众参与,越多的人认同,才能够更好地传递自然保护的理念,同时,鸟兽才能以机构形式更持续地发展下去。
    在伙伴们的努力下,自然教育和生态保育的模式从2016 年开始稳步向前。短短一年时间内,我们从2 个全职工作人员,发展到6 个全职、2 个兼职的规模, 机构的财政赤字逐渐缩小,相信不久以后,我们就可以不再依靠支持机构的资助。这样一种社会企业的模式会让我们更加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自然教育与公众参与的故事
    当前,许多环境议题很多时候局限于环境NGO 小圈子范围内,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公众支持的环境运动似乎并没有真正形成。过去十多年的一线环保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普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基础和参与基础是环境保护成败的重要一环。
    我投身自然教育,是因为心怀一份理想,希望通过自然教育,让公众认识到本土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并投身参与到环境行动中,从而形成真正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让全民环保成为一种可能。
    这样的改变,在参与鸟兽活动的家长和小朋友群中已经出现,自然教育背后的行动力很快就凸显了。家长蜥蜴(自然名)在微信公众号撰文描述:她和女儿参加鸟兽的香港活动,探访了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在那里第一次亲密接触了神秘的红树林,第一次对这种生态系统有了美好的印象。不久前,在看到鸟兽的微信公众号上一篇题为《保护广州最后一片原生红树林》的文章后,蜥蜴马上申请做了志愿者。广州南沙坦头村红树林保育项目启动后,当她告诉家人和孩子,周日不能陪伴他们,要去南沙做红树林保育的志愿者时,孩子马上说:“我也要去,红树林里有小螃蟹, 还有小弹涂鱼呢,我可以去帮忙!”就这样,一家人默契地迈开了去南沙坦头村的步子。
    蜥蜴的文章令我很感动,她们不问得失,只是为了自己喜欢的生物、自然去付出努力。我相信有更多像蜥蜴这样的家长和孩子,需要我们去携手,让她们有机会一起为保护自然做些事情。相信有一天,自然教育的活动和影响力会遍地开花,犹如山坡上盛开出的那一朵朵耐寒的小野花一样,微小而坚韧,带给这个世界美丽与希望。
    (作者系鸟兽虫木总干事)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