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出行,常看到北京的各个快速公交站台上立着的那些全自动塑料瓶回收机。印象中是从2012 ~ 2013 年逐渐多起来的。当时很多路人会好奇地去看上几眼,拿手机扫个码,投个空瓶,哪怕只能赚个五分一毛的都很开心。然而时日一久,看的人和投的人就都少了。现在,有的回收机沾满灰尘,严重一点的已经看不清上面的文字和标志,有的干脆黑屏了,也不知是断电还是坏掉了,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为什么回收机的境遇会变得如此尴尬?笔者认为,症结在于回收机的模式设计不完善。企业之所以愿意免费投放回收机,赢利点在机具媒体运营,也就是回收机广告,所以机具点位往往选择在地铁、快速公交、机场、高校、电影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回收机常常很快就满了,许多人的瓶子根本投不进去,因为回收机的容量约为300 个,而旁边掏垃圾桶的大爷一个小时就能投80 个……回收机的广告难道是投放给这些大爷大妈看么?而且,一个初次使用回收机的人,从投瓶子到得到钱往往需要好几分钟,除了拎着一整袋瓶子而来的拾荒者,一般行人基本不会忍受这样低的付出与所得比。公共场所管理部门当然都很支持环保事业,但机具占地、施工走电、机器故障、物流收瓶等,都是实实在在的麻烦。
塑料瓶回收机是我国固体废物回收处置困境的一个缩影。北京等大中城市的垃圾分类已推行多年,却始终流于形式,后端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循环总是在美好憧憬里举步维艰,混杂多种成分的垃圾进填埋场还是焚烧厂也困扰着各地政府和社会。2016 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那么,究竟怎样的制度设计才能有效地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做好垃圾分类?
从环保角度看,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但从生活角度看,这就是一桩需要花功夫的麻烦事。让人愿意花功夫,最立竿见影的无非是“奖惩”二字。目前我国试点的“以奖促分”对实施垃圾分类的人予以一定奖励,比如积分换购小商品等。这对时间充裕、收入固定、生活节俭的老人确实有些作用,但对其他人群,除非钱给到令人心动的数额,否则少有人行动。国内资源再生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出钱大力奖励并无可能;而政府出钱奖励本质上则是纳税人自己奖自己。
看起来,分类推行不力似乎是因为奖励高低不就。其实,奖与罚的偏废才是主因。当需要创新进取时,奖励更好使;当需要守住底线时,惩罚才管用。不乱扔垃圾和垃圾分类都是一种底线和要求,可观的奖励虽可收一时之效,却不可持续,一旦取消立即打回原型。有的小区住户乱丢垃圾,物业查到后直接在其门上贴纸警告,四邻皆见,后来就不放了。“谁污染,谁负责”是基本原则,好的垃圾分类政策就应该让居民认识到垃圾分类和不乱丢垃圾是应尽的义务,让大家看到乱扔后的受罚和羞耻,而不是偶尔守规矩一次能拿到微不足道且几乎不可能再多的好处。
足够的惩罚力度也很关键。有家长送孩子上学经常迟到,学校为减少迟到规定每次罚5 元,结果迟到情况不减反增。因为小小的5 元钱“买走了”愧疚感,让迟到者变得更加心安理得。企业对迟到者扣百元能有效减少迟到,就是因为惩罚力度到位了。垃圾分类政策的惩罚措施就应该让违规者感到肉疼,所谓记吃不记打,有时候只是打得太轻了。
其实,从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中不难看出,让民众高度参与垃圾分类的关键,不是多么细致的分类说明,也不是垃圾袋收费等,而是强制分类,以及与之配套的限时收运、投放,不良记录评价和罚款等措施。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奖励措施仍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但要用在刀刃上。比如集中补贴那些愿意代居民承担分类工作的清洁工和拾荒者,让他们有利可获,不致唯高价废品是图,比起投一个饮料瓶充一毛几分钱的手机费以及积分换购一个挂钩两颗糖更能让垃圾分类这个好政策真正落地,实实在在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