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想成为主角的人,都会拥有一束光”。
憨态可掬的蒙新河狸、纵情驰骋的普氏野马、目光警惕的猞猁、还有怒目圆睁的野牦牛……这都是22 岁的新疆女孩儿初雯雯最好的朋友。
这个被称作“河狸公主”的美丽女孩, 来自新疆阿勒泰,现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保护区学院。初雯雯从小便跟随父亲以及北京林业大学在新疆的科研团队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野外工作,由于身边没有同龄人,她最好的朋友便是这些野生动物们,然而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并没有影响她正常的学习生活。高中毕业后初雯雯被保送至中国农业大学,四年后, 以英语和传媒双学位毕业的她选择继续深造。出于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执着以及对北京林业大学动物保护专业的憧憬,她于2016 年进入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师从国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专家胡德夫教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
很多人说野生动物保护太难、太苦,但对于初雯雯来说,这是一件“我愿意去做的事”。在一个多数人还在为未来感到迷茫的年纪,被导师称作“当代黄蓉” 的她,早已扎身野外,风风火火地开创出自己的事业了。对于这份事业,她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为了引起更多人对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关注,她走上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用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她记忆深处曾目睹的那些野生动物遭到的残忍迫害,她的深情演讲, 警示人们物种缺失、环境变化将带来的恶果。她将更多专业的科学知识与自己多年野外科考实践相结合,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去了解和研究野生动物。
“愿心有所栖,奋力于世”,对初雯雯来说,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大概就是照亮她一生的绚烂的光吧!
一脉相传、女承父志
初雯雯野生动物保护的“职业生涯” 是由父亲引领入门的。
26 年前,初雯雯的父亲在获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后自愿到新疆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出于对野生动物的热爱, 他二十几年如一日奋斗在野生动物保护前线,不畏艰难,孜孜以求,对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进行考察和分析,如今早已着作等身。在父亲的影响和鼓励下, 初雯雯从两岁起开始和父亲坐着晃晃悠悠的吉普车,走进新疆广袤的土地;五岁起开始了解野外考察的流程,帮助父亲记录表格数据;七岁起拿起GPS、风速仪和相机,开始了野生动物的拍摄之路。美丽富饶的北疆既是野生动物们的天堂,也是雯雯童年的天堂。在那里, 她认识了许多好朋友——河狸、野马、黄羊……她用相机一一记录下了与它们在一起的美好瞬间。这些童年难忘的经历让她早早立下了志愿,她要把野生动物保护的事业进行到底,拍出中国最生动的野生动物纪录片,让更多的人认识、爱护她的这些朋友们。
父亲的教育不仅为初雯雯打开了兴趣的大门,还培养了她独立自主、迎难而上的性格。在其他小孩还哭着鼻子要糖的年纪,初雯雯已经作为父亲团队里唯一的女性,也是唯一的未成年人,和大家一起工作。工作期间父亲没有帮她分担过任何行李,也没有给过她任何优待,如今回想起来,雯雯满是感慨与感激——如果不是从小这样的培养,可能日后她还要走很多弯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野外工作者。
与父亲团队工作的时光很幸福。她曾翻越一座座峻峭的山脉记录下盘羊求偶期打架的身影,曾踏过卡拉麦里的热土举着GPS 接收器追寻野放普氏野马的踪影,曾在充满露水的河岸边看着河狸宝宝忙碌储存越冬的食物……这一切都让她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野生动物的美好。她曾遇到新疆几十年不遇的大雪灾,与大家一起将黄羊冻僵的尸体弯腰扛走,为幸存的黄羊投放饲料。每一次的追踪与救助,都让她更加明白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为此奋斗一生的种子在她内心开始生根发芽。
亦苦亦甜,自得其乐
上高原,下海南,走南闯北;进演播室、出纪录片,一片好评……这个看起来人生像“开了挂”似的初雯雯,背后做出的努力也非常人能够想象。在跑野外的过程中,她曾遇到了翻车的危险, 被凶猛的野牛当作敌人“盯上”,被夏天的蚊子叮得满身是包,被冬天的严寒冻伤手和脸……
“有的时候脸可以戴口罩,但是手要拿相机,经常没有保护措施,很多人看见我的手都说不像是个20 多岁的小姑娘,倒很像中年糙汉。”这些在常人眼里无法想象的难题都被她玩笑一般地略过。“谁让我是个野生动物摄影师呢!”
然而野外的环境远比我们想象的难熬。“最难熬的就应该是野外蹲点拍摄野生动物了,2016 年为了拍天鹅,我在野外蹲守整整1 天,那次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天寒地冻,以前以为被冻吐是玩笑,那次我真的体会到了。”常人看来无法想象更无法体会的情景,成了雯雯口中轻松的笑谈。
“城市让我压抑,我觉得野外才是属于我的地方。”雯雯用洒脱的语气说道, 无论野外多艰苦她都习以为常了。
“猞猁的耳朵上有一撮毛,它躲在岩石后面以为我们看不见它了,其实那撮毛就在石头上面飘啊飘,我们看得可清楚了。”
“雄藏羚羊的‘后宫’很庞大,它们一只羊就要圈好几十只雌羊,雌羊还会跑,他们还要追……所以一到交配期, 雄羊就特别心累。”
“羚牛通体金黄,长着一对特别‘个色’的角。因为它们的攻击性比较强, 所以去拍的人并不多。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秦岭拍一拍。”
当提到野外的故事,初雯雯难掩一脸激动和兴奋,翻出手机边介绍着照片里的动物,边诉说着与他们的缘分。如果仔细观察,野生动物的眼神非常有趣。警惕的、温柔的、呆滞的、惬意的…… 它们就是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小精灵,他们灵动的眼神深深触动了她的心。为了这些精灵,她可以暂时忘却了身处的艰苦环境。
经历的艰辛一笑带过,留下的回忆终生难忘。在这些亦苦亦甜的日子里, 因为托付了深情,所以无怨无悔。
知行合一,超越融合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初雯雯收获了很多,也让她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普氏野马原为中国新疆地区特有的野生动物,后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人为因素在中国大陆彻底消失。考虑到对物种空白的填补,相关机构又将普氏野马从国外引进新疆,进行物种恢复。尽管近年来相关的科研进展非常快, 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但由于国内媒体对普氏野马的关注度不高,普氏野马很少进入公众的视野,相应的科普工作进展也很缓慢,社会公众对普氏野马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
对此,初雯雯感到很着急,这也使她从骨子里意识到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对普氏野马的研究了解,同时要借助公众媒体开展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普工作。所以当本科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继续深造,并立志在普氏野马的科研和科普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幸运的是, 导师胡德夫教授的研究对象之一正是普氏野马,与胡老师的交流让雯雯对普氏野马的研究和保护现状有了更宏观的架构性了解,也对雯雯更好地开展普氏野马的科普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父亲的坚守是以科研的方式进行野生动物保护,他进行调查,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写科研文章并且出版书籍, 这是他认为的保护,科研层面的保护。我认为野生动物保护不仅跟科学家有关, 更应该跟大众,跟社会有关。要让野生动物接地气,要让大家都看到野生动物的美好,认识到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我的选择,就是继承父亲的科研过程, 用拍摄纪录片和影像作品进行融合发展。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公众对于野生动物的认识和喜爱以及公众对于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的了解。只有大家都从意识上明白野生动物与人类共存的重要性,中国的野生动物们才有未来。”雯雯如是说。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野生动物保护长路漫漫,而初雯雯对此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规划。登上央视某综艺节目舞台后的雯雯,受到了许多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面对稍有变化的生活,她认真地说到:“我是替我的动物们发声,把它们带到大家面前,希望有更多人关注野生动物,关注我呼吁的理念……不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应该不会再参与到类似的节目当中了,我想跟着导师和我们的科研团队安安静静地做些事情,实实在在地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事情。等到有成果的那一天,我再带着我的成果登上舞台。”
雯雯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她也想把自己变成大众观察野生动物的一双眼睛,带观众们去看看最本真的大自然。能够深入野外、长年累月观察野生动物的人毕竟极少,但如果能成立一个记录野生动物行踪的工作室,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大大简化。“现在中国很多优秀的野生动物纪录片都是请外国人来拍摄的,我想要成立一个自己的工作室,拍出我们自己的精致的纪录片,并且推到院线水平。”问起如何定义自己,初雯雯坚定地说:“我是野生动物的代言人,还会一直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奋斗下去。我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如果每个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子?”
最后,初雯雯呼吁大家拒绝野生动物制品,理性保护野生动物。怎样对待野生动物、怎样与这个充满朴素野趣的大自然相处?这个主题不仅是初雯雯的漫漫征途,也是所有人都值得逐字翻阅的一部厚厚的沉思录。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陈国栋、周祎鸣、林龙圳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admin)